先读读以下资料:
从美国企业中提倡“创造设想建议制度”中得到灵感,日本开展了世界一流的“创意设想运动”,其声势,规模尤如中国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
例如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创意冠军”孤口启三,一年内提出3106项创造发明设想。
著名的丰田汽车公司,其总公司设立了“创造发明委员会”,其下属的各部门都组织了“创造发明小组”。通过“创意设想运动”的开展,该公司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75年,该公司共收到381438件来自群众中的创意建议,这些设想与建议的采用率高达83%,为此支付的奖金约3.3亿日元。当年仅其中的一个部门——制造部门,就从获益160亿日元。
…………
由于创意运动不仅可以丰富职工的生活内容,充实其精神生命活,而且还能意外地获得优厚的经济利益,所以,日本的大小企业都普遍开展意运动,广泛悬赏征求创造发明设想。日本的企业家强调,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创造发明不能总依赖少数天才,而要发动每一个职工,这样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有的公司不但鼓励职工提出与业务有关的各类设想,而且也支持那些公司业务范围以外的设想方案。这些做法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创意潜能,从而做到了“创意兴企”、“创意兴商”的要求。
…………
为做到“创意兴企”、“创意救企”,日本许多企业提倡“一日一创”、“一日一案”的发明运动,号召人们立足于本岗位,每天提出一项革新提案(所以又称为岗位发明),这就使得每个人都沉浸在浓厚的创造性气氛之中。此时人们之间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互相砌磋,互相促进,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下,自发形成了“创意氢弹”式的聚变机制,创造的机遇或灵感就时常会降临。正因为如此,日本才能出现当今世界上发明大王中松博士。中松义郎在50多年的发明生涯中,一共获得2360余件专利,大大超过了美国爱迪生的1320余件专利记录。在1982年的世界发明比赛中,他荣获了“对世界做出了最大贡献的第一发明家”奖。
…………
从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发现,现在中国除了为数不多的一批优秀企业外,相当多数的企业对于思维创新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新思维教育、培训、强化和激励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而不从根上抓起,仅靠一些口号和标语解决不了多少问题,最多有效于一时。
中国企业啊,中国企业家啊,你的创新任重道远。
舒明武
2007、4、6写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