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意教程
 
 *全员化的信息沟通
    如今企业的沟通,已不只是纵向沟通或横向沟通了,它是一种全向沟通,全息沟通,是一种全员信息化的沟通。
    具体说来,员工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就能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如市尝金融、行业、本企业发展趋势等资料和数据。雇员可以到企业任何部门,联系和拜访任何人以取得必要的信息。企业的内部信息网络、外部网络和专家系统对所有的人开放。人们只有象企业经营者一样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取得全部信息和资料,才能负担经营者的责任。制造神秘、互不信任的气
(09/12/2007 11:52:39,565) [查看全文]
 *新手段有如迷踪拳
    管理方法的创意到此为止了吗?不,不,管理方法的创意有如迷踪拳一样令人眼花缭乱的,不信我们接下来再看一看。
    灵活上下班制度——
    在德国的主要的航空和宇航企业MBB公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景:上下班的时候,职工们把自己的身份卡放入电子计算器,马上就显示到当时为止该职工在本星期已经工作了多少小时。原来该公司实行了灵活上下班制度。公司对职工的劳动只考核其成果,不规定具体时间
(09/12/2007 11:51:52,231) [查看全文]
 *激励机制的创意说明
    以前的中国企业管理,主要是监督机制在起作用,但十分明显的是,随着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随着管理观念的不断更新,监督机制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激励机制的一轮旭日正冉冉升起。
    监督机制是一种被动的约束,不能从根本上促使干部和员工努力工作,并且由于管理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监督性,付出高昂的监督成本不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而激励机制是一种积极的管理手段,它在促使职业经理积极工作的同时,
(09/12/2007 11:50:40,289) [查看全文]
 *奖励莫再是老面孔
    激励中最重要的法宝之一当数奖励,恰如拉伯福所说,他所辛辛苦苦发现得来的这条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就是:“人们会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你要求人们做出什么行为,与其仅仅停留在希望、要求上,不如对这种行为作出明明白白的奖励更来得的有效。”不过这奖励早已不是中国市场经济早期那种发点钞票就万事大吉的奖励了,近些年来,无论在中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奖励的创意如雨后春笋般的涌冒了出来。
    赫赫大名的联邦快递公司,经常让员工和客户对工
(09/12/2007 11:50:10,210) [查看全文]
 *美好的环境和气氛
    美国管理学家法兰西斯写道:“你能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能用钱买到劳动,但你却不能用钱买到热情,你不能用钱买到主动,你不能用钱买到一个人对事业的奉献。而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企业家可以通过企业文化的设置而做到”。所谓的企业文化,也就是一种最好的环境和气氛而已。
    在惠普,没有一个可以把门关上的办公室。即使最高决策单位,也是仅以小屏障分隔的开放空间。这样的设置,显然是为了支持公司的“开放”的政策,允许员工和经理讨论个人
(09/12/2007 11:49:41,530) [查看全文]
 *工资、股票与期权
    过去工资收入一种基本的保障,在激励机制之外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两者结合成一体来考虑了,激励机制也就大大扩张了它的范围。这方面也是创意频出,异彩纷呈的。
    有一些企业开始实现高工资无福利,它的观点是只有工资收入高人才市场价位,人才才稳定,虽有些偏颇,却也有几分道理的。比如,对华为总裁来说,最快活的事,莫过于每月把近亿元的员工工资签发出,他知道,那是员工享受高品质生活的保证。
 
(09/12/2007 11:49:08,900) [查看全文]
 *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使企业摆脱冷冰冰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中注入富有人情味的的企业文化,必然使企业充满了一种温馨的气息,仿佛一个子女繁多、亲友如云的大家庭,这也是一种激励,一种情感上的激励。一如张承耀先生所说,世界跨国公司的发展和日本社团主义社会状况表明,企业“家”的社会职能实际上取代了许多传统的国家和家庭职能。
    企业总是要求员工爱顾客、永无休止地为他们从未谋面的股东赚取利润的,为此,企业需要员工的责任心和信心。员工只有感到企业重视、尊
(09/12/2007 11:48:38,506) [查看全文]
 *为创意力培植活土
    这是一个新的企业管理命题,也是一个新的企业管理难题,对中国大多数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将创意视为一种企业的战略资源,一种企业的竞争法宝,一种企业的成功之秘的中国企业,目前毕竟太少太少了。但是,这一课题是躲不过、绕不开的,除了直面落后,奋起直追,后来居上之外,别无他途。
    遗憾的是,中国众多企业里的民主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局限于工厂车间和研制新产品的实验室内,与金子塔般的企业组织系统的顶端还相去甚远,“管理不到位”,是令
(09/12/2007 11:48:05,298) [查看全文]
 *培训与学习的创意说明
    置身20世纪末的海外经营管理专家已经表达着一种高度一致的共识,那就是,下一个世纪之初,世界一流的企业将在“比谁学得快”这一点上拉开惊心动魄的距离。
    大众公司培训主任迈多尔姆教授说:“上边出思想,下面出劳力的旧式分工已经死亡,未来属于各个层次都在学习的企业。”
    够了,培训与学习的重要性不用我再多嘴了,它们的一些基本方法也不用我饶舌了。我要说的是,创意在培训与学习中同样有
(09/12/2007 11:47:37,252) [查看全文]
 *带战略性的投资
    培训与学习是一种投资,这是常识;培训与学习是一种带战略性的即关系企业未来大命运的投资,这就是创意的认识了。之所以将它摆在第一位,是我感觉到中国企业家中拥有这一创意认识的人还不太多,仅从投资资金比例就可以看出来。
    据介绍,IBM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所作的投资,往往要占到营业额的两个百分点以上。这真是个惊人的数字,对比一下,我们的大中企业中有多少是员工培训资金超过了广告投放资金的。也正因为这样,在IBM工作的李洁认为,
(09/12/2007 11:47:09,230) [查看全文]
 *新方法的探索
    这一节的写作对我来说也是深受启发的,我对创意思维能够在未来的任何一个领域都能创造出奇迹这一点更加坚信不疑了。
    松下幸之助时常对来采访的企业界后辈说:“一定要牢牢实实记在心里的,就是每一个职员,只要好好培训,都是人才,而且也都是公司的一份贵重的资产。”松下的特训班,学生不会因为某一门学科的基础不达指定要求就推动全部受教育的机会。松下特训班,着重如何将基本的技能传授给学生,从旁散发每个人不同程序的才能,使他有机会在不
(09/12/2007 11:46:37,253) [查看全文]
 *内容越出了边界
    多年前,我在读到美国某企业要求经理们先读一部莎士比亚名剧剧本,再写出读后感来进行测评的做法时就深感意外,这太出格了吧。在研讨了许多现代企业的培训文章资料后,我认为,今天比如果谁还以为员工培训学习仍旧只是技术方面的内容或专业知识方面的内容,那他已经落伍了,已经开始不适应这个朝代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未来企业的领导者(包括高级职业经理人)将不得不兼任多种“角色”:首先,领导者是教育家。国外的大公司如CE电气、通用汽
(09/12/2007 11:45:10,328) [查看全文]
 *走向主动与开放
    所谓主动,就是员工的观念由企业要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这是企业培训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新的背景下,企业教育部门的最重要任务不是向员工传授、灌输知识,而是教育员工“学会学习的能力”,尊重、鼓励中下层组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教育部门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
    在新型的员工培训中,员工可以向经理人员提出自己需要接受的培训课程,公司培训部门、经理人员、员工三方协商安排。这种培训因为有员工本人的参与和决策
(09/12/2007 11:36:05,208) [查看全文]
 *把学校搬到网上
    依然不得不专门谈谈网上培训(又称在线学习)的创意了,因为网络这张有史以来最神奇的魔网已经把我们这一代人罩住了,我们无可奈何。
    太阳微系统公司是美国计算机软硬件及服务的著名公司之一,其销售额的90%来自于新产品。由于产品系列不断增加,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公司的销售能力。为此,太阳微系统公司利用其强大的公司内部网SunWEB(具有1000多台内部Web服务器和25万多网页),建立了提高销售人员知识
(09/12/2007 11:35:28,226) [查看全文]
 *向未来学习
    这个正在融合的、超速发展变化着的世界老是给中国人出一些新奇的难题(它可以说是创意思维方式上世纪末期最伟大的突破之一),本小节标题即是一个,未来还不存在,怎么可能向它学习呢?你这不是在搞笑吧?类似的疑问我经常听到,也经常弄得哭笑不得。
    在大多数管理课程中,你学到过压倒一切的需要是正确地界定你想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现在,一个新的革命性的要素出现了。现在,我们能够预先界定理想的解决方法,然后开始创造它。正如澳洲优先期货公
(09/12/2007 11:34:53,282) [查看全文]
首页 | 前页 | 后页 | 尾页分页 2/3  [1] [2] [3]  
网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