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制度创新是基础和前提

[日期:2007-09-12]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创意网 [字体: ]

    制度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各种创新的前提,同时也是实现一个企业不断创新的保障。没有一个不断创新的企业制度,企业的其他创新活动就不会是有效的,也不会是持久的。另外,知识经济时代主要是人才竞争,而发挥人才积极性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创新。
    我们这里所说的创新,是指人的创造性劳动及其价值的实现。然而现实生活表明,人作为个体的创新,离不开环境,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制度,而制度,又一定是某种观念的产物。于是,在所谓技术创新的概念形成之后,人们又相继提出了制度创新和观念创新的思想。在这三者之中,制度与观念均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他们存在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促进和保障技术创新的实现而服务。
    
    其实,按熊彼特的解释,采用一种新的企业组织这种制度上的变革也属于创新。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发展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论。在某种意义上说,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因为没有制度上的创新就不会有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这就在于,技术创新取决于社会激励机制,而激励机制本身是一种制度。可以说,近代西欧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建立在产权制度与专利制度的基础之上的。中国科学与技术的长期停滞与封建社会缺乏这样一些制度相关。美国经济学家诺思强调增长的“路径依赖”,其含义就是引起近代经济迅速增长的科技创新是从制度创新开始的。
    
    企业制度是企业的最为关键的问题,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首先是所谓企业制度的创新。我听完之后感觉到,他们在企业制度创新上,都涉及到企业制度的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产权制度,二是企业的治理结构,三是企业的管理制度。这也是企业制度的最主要内容。四位所谈的制度创新涉及到这样三个大的方面,我认为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能够推动企业制度的三个方面的创新。比如产权制度。好几个企业都是从产权制度的改革开始的,包括华立、科瑞,都涉及到产权制度问题。尤其是汪立成董事长谈到他们的产权制度的时候,从所谓的普通的一般员工持股走向所谓的骨干员工持股问题,这个问题涉及了很大的问题。国外的这种产权制度的持股方式有两种,一个叫员工持股,一个叫管理层持股。这两种持股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员工持公一般是工会搞起来的,工会搞员工持股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员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比如说失业了,虽然有失业救济金,但是钱少,日子过不好,因此让你持点股份,人失业了,股份不会失业。但是全世界的员工持股都是大锅饭,平均主义,按人头算,它没有改革意义。所以华立经过这种方式,发现不行,转向所谓核心员工持股。我理解它的核心员工持股就是另外一种持股方式,就是管理层持股的问题。这种管理层持股是董事会搞的。董事会搞管理层持股的目的是要注重一种要素——人力资本。承认人力资本这种要素,所以让他来持股,是强调差别的。这两种持股方式在华立集团已经触及到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了,它的产权制度改革提出来要考虑两种不同方式的持股问题了。否则,恐怕持股方式反而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说产权制度都涉及到很多的改革,而且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做法。当然,对于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都提出了各自的做法,都各有特点。
    
    制度创新:新经济运行的保障
    制度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各种创新的前提,同时也是实现一个企业不断创新的保障。没有一个不断创新的企业制度,企业的其他创新活动就不会是有效的,也不会是持久的。
    
    首先,适时的制度创新能够使企业“趋利避害”、“起死回生”。企业的外部环境总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网络化格局的形成,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开放,企业只有和外界保持良好的关系,才能经久不衰,站在发展的前沿。
    
    其次,制度创新是搞好企业各种管理的基矗企业制度从广义上讲就是管理的制度化,管理本身便是强制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宽严相济”是搞好管理最根本的办法。
    
    再者,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的基矗目前,我们结束了短缺经济时代步入了竞争时代,其特点便是创新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尤其是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脚步的加快,大型跨国公司不请自来,在这场角逐和较量之中,谁胜谁负关键在于创新。所以,我国企业必须在经历了“生产型管理”和“经营型管理”的转型后,适时转向“创新型管理”。形成有效的创新机制,将创新体现于企业制度当中,更好地发挥投资者。经营者、生产者甚至消费者创新的积极性。
    
    最后,新经济时代,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而发挥人才积极性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告别了资源经济时代,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中的第一战略资源,其作用比以往任何时代更为突出,知识经济致力于通过智力资源开发来创造新财富,逐步代替工业经济的命脉——已经短缺的自然资源。例如信息科学技术的计算机芯片来自石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的受控热核聚变原料来自水中的氢。与此同时,对于稀缺自然资源可以通过知识和智力进行科学、合理、综合、集约配置。所有这些,都需要对知识和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然而,智力本身又不会独立存在,而是存在于劳动者的大脑之中。人作为有感情的社会性动物,其情绪对智力的发挥具有极大的影响。如何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归根到底要通过制度创新。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组织结构
相关新闻 管理创新提供坚实保障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