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至关重要的一元化

[日期:2007-09-12]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创意网 [字体: ]

    专业化与多元化之争在中国持续了多年。持各自观点的人均有世界500强作为个案予以佐证,专业化论者强调,个人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均是有限的,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个方面已是非常了不起。多元化论者则认为,当赢利机会出现时、只要有闲散资金就可以为之,多不多元是由市场决定的,不是自己臆断的。
    现在,关于专业化与多元化问题已有了比较明确的共识:多元化不是绝对的,专业化是绝对的;越是多元化越需要专业化,专业化做不好多元化更不可能成功,所谓“亮了东窗亮西窗”。
    “专业化水准”是前提,“专业化优势”是结果;“专业化水准”是手段,“专业化优势”是目标;“专业化水准”是内功修炼,“专业化优势”是外在显现,两者相辅相成,形成核心竞争力。
    
    1998年4月,吉列北美及西欧公司执行副总裁罗伯特·G·金在纽约隆重宣布,
    该公司准备用MaCh3这种产品来进行该公司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产品推销活动”。
    这个受到35个专利保护的新一代产品有3个刀片,它提高了剃须的效率和舒适性。
    吉列公司认为,它是一个“技术上的真正飞跃”。这家世界剃须方面的领导企业试
    图重使1989年推出for。r系列产品时的绝招。如果当时不推出这种标志着历史转折
    点的新产品,吉列公司可能就无法占到世界机械剃须市场的70%了。
    
    陷阱之二:多元化八十年代,我国确实有不少企业是靠多元化起家的。之所以如此,是由于那时我国经济具有几个重要特点:其一,短缺经济,生产什么东西都能卖得出去;其二,当时多数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都比较低,消费者的要求也很低;其三,外国好的东西进来很少。那些先行一步的企业,正是利用了上述条件,四面出击,不是自己熟悉什么或擅长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市场上什么最短缺、什么赚头最大,就生产和经营什么。
    
    第二种是那种规模不但全力以赴在一个领域拼力发展的企业,因为作力以赴赚钱的机会总是要大些。我们只有在第二种企业里有机会,一口井挖好了再挖第二口井。
    诺基亚的故事……春兰1987年他就决定42个产品砍掉41个,这41个产品占了春兰总产值的80%……格兰士已占50%……
    从1994年开始,巨人集团进入多元化经营阶段,先后进入了生物工程、房地产、计算机软件领域,投资动作巨大。
    小企业要成功,绝不要多点,不要两点……小的是一个产品、中型的是一个产品系列、大型的是一个相关的行业领域……都要是一点,相关的一点……
    为了这一点,要敢砍……舍得下手……宝洁也在收缩……娃哈哈砍了感冒药、三九砍了冰骗…格力赚的20亿全投在空调上,我家两台空调全是格力……海外华人成功的船王、房地产王……把一样做绝……
    不要轻易多元化,不要轻信东方不亮西方亮,往往都不亮……太阳神,一下子上十个项目,紧紧吃住了资金,用光了人才,现在总裁要闭关两年思过……容易集团,就像对着老板写的一样,立丹……
    对一个企业如此,对一个乡镇、一个区县、一个市也如此……
    集中到一点的中小企业才有生存的资格,大企业也不要轻易多元化,柯达145亿美元都还不敢去大搞相机……
    目标聚焦一点,每一项战略都围绕某一特定目标……
    伊利诺斯工具厂主攻扣件、福特纸张公司主攻工业纸张……
    吉利公司,百年老店,主攻刀片,500强的老牌,1997营业收入1010亿,利润14、3亿,排名454……全球化公司,男性统治的世界……
    我们不妨看一看那些世界级的企业,看看他们是怎么发展过来。专业化定位、专一领域的发展是他们共同的特性。很少见到一个企业今天东咬一口吃了一块肉,明天西咬一口又吃了一块肉,然后能够发展成世界级企业。
    山西晋城汽车配件厂,主攻空压机,给二汽……与华中理工大学联合,吸收德
    国新技术……形成系列,几乎垄断中国空压机配件销售市抄…
    壳牌石油选出少量最有前途的产品加速发展,余者放弃。
    张瑞敏:企业规模大不一定代表竞争力强,大和强是两个概念,只有拥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市尝一流的质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和大。……问题不在于企业需不需要多元化,而在有没有能力搞多元化。
    
    格力……箭牌……盖茨名言:一心一意……永远记住太阳神、扬子江……十亿以下不要乱来,不同跨行业多元化……根本还是坚持核心理念的问题……
    
    企业的经营方向及范围指的是企业将在哪些产品、市场和技术领域内经营,实际上确定企业经营方向及范围是企业外部环境细分的结果,是企业外部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外部环境细分中,企业要找到适合自己从事经营活动的舞台。
    明确了经营范围后,企业就可以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与经营范围不相干的事完全不应去干,而是集中企业的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集中精力去考虑如何在经营范围内做出创造性的业绩。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张维迎谈核心竞争力
下一篇:避开对手的锋芒
相关新闻 战略创新头脑异常清醒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