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思想观念的组合,各种思维方式的组合,不仅表现在实质上,还应表现在形式上,而这种形式目前在太少太少了,偶尔有一些,也未受到重视,仅仅作为补充之一。
多少年来,我们已习惯了单一类型人士聚在一起的开会、讨论。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就事论事、线性思维、平面铺陈、中规中矩的教学形式简直是盘根错节、根生蒂固。最遗憾的是我们的职业教育、专职培训、成人教育、业余教育也把这一套基本移植了过来,这就为患非小了。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教育内容,还需要新的教学形式。我认为,在经过一段时间不会太长的探索期后,多元化立体进修班将在中国全面的开花结果。
这种进修班自身是华彩缤纷的。
两结合式──
如科技人员与厂长经理、总经理与发明家、广告人与推销员等,在一个张桌子上分别坐两种人,以便能随时交流。
三结合式──
如科技人员、厂长经理、诗人作家 / 商品推销员、公关活动家、消费者代表 / 政府干部、企业要人、学者专家等,课桌可设计成三角形的或一张同时坐三个的。
四结合式──
如科技人员、厂长经理、点子高手、诗人作家 / 心理学家、管理学家、 教育学家、创造学家 / 生产厂长、设计专家、未来学者、信息公司经理……
(还有自由随意组合式的,课桌子还可设计成圆形的、积木拼接式的,等等。)
学生可高高在上,教师居于中心,但由出色的“王海”式的消费者来当教师时,教师则可以居高临下了。
班上随时刮起自由组合小风暴,──以某种专题为要的临时组合,几种人士的新组合,无主题自由变奏的组合以及全班人头脑大风暴。
这个班上有陌生的同学,陌生的信息,陌生的思维……
学员们在知识、智慧、信息、优势、技艺上相互碰撞、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激励、相互完善……
由于从该班出来的人一谈起那些奇特的学生岁月一个个都眉飞色舞的,一个个都象换了个魂似的,一些拙于口舌的出来后居然会滔滔不绝的演说了,每个人的新朋友──有才或有财的朋友遍及八方,在他们身上似乎再也找不到什么畏难情绪,历来沉闷的生意被他们三两下就弄了个新局面出来。于是,许多人象疯了一样想马上挤进这座培训班读上一学期,想出了各种方法,包括找关系、走后门甚至行贿都来了,成了该市新的一大怪现象。
由于学生们在商界、企业界、发明界的出色表现,学生的对该的赞助(回报)也多了起来,莫名其妙的无名氏捐款也时常收到。
由班而中心、中心而校这是毫无疑问的了,但它最后能否成为一所大学呢?我想你心中比我还有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