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现象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而且变化迅速,恰如崔健所唱,“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但这个社会也正在以空前未有的规模和深度,释放着每个人潜在的才华,李白的名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年后终于成为中国人广泛的社会实践了。
只可惜,问题并没有全部的解决,个人才华的最佳点是什么?这种才华运用的最佳点在哪里?──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由于这两个问题上的模糊,社会生活中出现了相当多人才的错位和才华的误区。
这是许多人心理不畅快的原因之一,在青年时代,他们不承认自己没有才华,他们也确实有出色的才华,但他们的这种才华似乎老是发挥不出来,老是被有形无形的东西压抑着、憋着、扭曲着……久而久之,他们中的许多人会自我怀疑起来,于是,人生的悲剧──或者说才华的悲剧便在中年到来的前后开始上演了
用错了地方的人才等于垃圾,管理学上的这句名言的确说得不错,也广为人知了,但目前,反过来更需要注意的是,人才自己将才华用错了地方也就是把自己的才华弄成了垃圾,这种悲剧仍是比较普遍的。
当然,这并不容易,历史上,巴尔扎克30岁、高尔基32岁才找到自己最佳才华点和才华运用最佳点,有的名人大师比他们还要晚得多。
海克尔的那段名言亦是我们今天也不能忘记的,其大意是,许多才华卓越的科学家在年轻的时候考察探索了广泛的科学领域,认为他们的才华是无所不能的,青春和壮年期就怎么很快过去了,等到老之将至,他们把发现自己真正的才华或才华真正该运用的地方,可惜一切都已晚了。
社会已为人们创造了中国近几百年来甚至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好条件,如果我们今天仍然不可能全部杜绝这种悲剧的话,至少可以减少很多这样的悲剧,这是我们应该做得到的。
在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越详细的今天,我们可以着手了,着手创办一所引人走出困惑与迷茫的“自我认识辅导中心”了。
“中心”的广告词是那段古希腊名言:认识你自己。
宗旨是辅导人们尽快找到个人才华最佳点和才华运用最佳点。
主要的工具是详细的富有创意的自我认识测试表格设计(含动态测试),并在实践中不断的修正完善。
针对种种认识误区,“中心”可开班,可函授,可电话热线,可面谈,可在报刊上开咨询专页。
以指点、启发、促进为主。
让每个人再次定位,重新定位。
“中心”每一位客户的口碑就是广告,让从此心明眼亮的他们给朋友说亲人说给同事说,让再度意气风发的他们给报纸给杂志给电台电视台写信。
这个“中心”办好了,是对个人,也是对家庭、对社会的大功大德,是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的独特贡献,甚至是写入世界文明的清新一笔。
中国人的心理市场一直是封闭为主的,它广阔高遥又深不可测,它潜埋的宝藏比中国大地地底下的更多更美,困难仅仅在于不是那么容易打开罢了。
应有一批勇敢的心理学家领头,与教育学家、社会学家、文学家联合起来致力于此项事业,将它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大产业,一个越来越吃香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