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到十八岁的时光,是一个人生命的年少青春时光,这一时光中,一个人对世界的深度认识才刚刚开始,对自然、艺术、科学、社会、历史、宇宙中的奥秘神奇充满了求解的渴望、创新的激情、创造的能量,没有多少框框套套的束缚,没有对权威大师的迷信,若引导得当,那是不得了的。
可惜,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与方法将却这批人的主要才华、智慧、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消耗在知识的接收与继承上去了,等到十八岁他们考上大学时,人生最可宝贵的青春锐气也消磨得差不多了,所剩无几了。
面对“独创力关系国家生死存亡”(日本人语)的21世纪,我们怎能不对此现象痛心疾首。
继快乐小学之后,我在此再大胆创意设计一座创造中学,以此再来猛烈冲击一下陈旧的中国中学教育。
这种中学的教师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特别是现代意义上的学习方法,在传授学习方法的过程中,顺便也就将中学的基础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们了……另一类是向学生们传授创造方法的,他们在向学生传授创造方法的同时,也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思考、想象与创造……
两类教师相互补充,形成一股新生的教学活力。
学校的学生一方面跟着教师利用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学习基础知识及基础知识以外的知识,另一方面利用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与技巧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革新、有所创造……
该校学生独特的个性很强,独立的思考能力很强,参与竞争、创新决胜的意识更强……这一点对他们进入大学或社会后成为大有作为的一代新人至关重要。
充满无限生机的创造中学将大大推动中国的发明创造的事业,使中国的发明创造事业有了一支强大的后备队与生力军。
学业完成后,学生们有的继续读大学,有的就不读大学了,迅猛投身入社会的创造性事业中,他们继蕴藏着新的牛顿、爱因斯坦、霍金、乔布斯、奥格威……更蕴藏着新的求伯君、王永民、袁隆平、段永民……
在这种中学的前方,一定是创造大学了,一定是的,一定会是的(请参见本书第一章《中国脑谷》)──我一想到这儿就怎样也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