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文明的表现形式之一的酒吧,在中国却经常被人与“三陪”相联, 这实在是酒吧文化的一个误区,一场苦笑,一种无言的悲哀,
由于酒吧间的小巧玲珑,近似于中国特色的沙龙(涌现十八九世纪的欧洲贵族沙龙,中国人在资金上和知识上都还没来得及准备好),所以适于作各种新的主题性开发。
让我们在创意的世界中营造一座“军事迷酒吧”,为酒吧文化略作正名吧。
资料显示,中国的军事类刊物如《世界军事》、《兵器知识》、《舰船知识》、《航空知识》、《世界海陆空大战纪实》销量都在几十万左右,有的甚至突破了百万大关。
由此可见,在每个城市,都有大群大群的军事迷(也可称“军事知识爱好者”、“军事知识发烧友”的,他们,就是“军事迷酒吧”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取名是有考究的,可以取名叫“喀秋莎酒吧”、“斯大林格勒洒吧”、也可取名叫“黄土岭酒吧”、“上甘岭酒吧”,还可名叫“小米加步枪”、“地空导弹”,等等。
酒吧的外观上,可如垂直或倾斜着待发的防空导弹,可如登陆艇打开的宽敝大门,如能弄到一辆报废的坦克、装甲车,或一门迫击炮、多管高射炮、榴弹炮甚至一架军用直升飞机、战斗机(指大型酒吧),粉饰一新后,放在门口,那就更烈性了,每天与兵器合影的收费怕都不少。
桌子造型呢,可是一颗竖立起的原子弹的圆开的横剖面,吓人一跳,也叫人警醒(本来全世界的每个人摊到的核武器当量有四吨之多)。
酒杯可是艺术变形后的手榴弹、手雷、地雷……
射灯可做成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
酒的名字,“娄山关夕阳”、“珍珠港的霞光”……
小吃的名字也好取,“诺曼底登陆”、“麻雀战”、“百团大战”……
背景音乐主要是轮番演奏的各国军乐、战争电影插曲……
至于侍者穿什么,经理穿什么,这就有点……嗨,还是卖个关子吧,别让我一样样都安排完了。
几面墙上挂着巨幅的军事地图,墙边有指挥棍,每个军事迷可临场发挥,可临时调用其他军事地图来讲解,可以象历史上的××元帅、将军般的模拟指挥,也可自封军衔和官职,临场自由发挥,
某一角落有一个书架,上面摆着军事小说、刊物、画报,可任意翻阅,可以对会员出租。
还可设一专柜,用以赠送、交换、出售由军事迷们自己动手制作的军事型小礼品以及新兵器构思、战争重演方案等,以强调参与感,吸引更多的来客。
小规模的军事迷酒吧有此内容就足够了,如果规模较大,当然还能加许多内容的。
设一个军事电子游戏软件厅,如《大战略》、《太平洋·一九四二》等,多的是,可进行电子游毁高手演示,进行有奖对抗赛等。
设一个军事题材影视片放映厅,放映所有公开发行的经典的最新的战争片、军事资料片,并及时组织座谈会,交流观影体会,逐步建立军事影视片资料中心。
无论大小的军事迷酒吧,都应该是开放性的,都应该向外发展,一个极为广阔的天地将由此打开。
可以聘请驻军军事参谋人员当洒吧顾问,经常作现代国防知识专题讲演,如坦克与直升机、终究鹿死谁手、轻兵品的发展方向等,也安排军事迷可与驻军代表在酒吧联欢,参观驻军部队演习,条件许可时参与一些打靶、跳伞、军事训练等,军事迷们都是会大感振奋的。
可以办一份内部交流的《军事迷洒吧之友》,主要刊登军事迷们的诗、散文、短篇小说、评论、理论等作品,可赠予一些给外地的军事迷,以加深友谊,扩大影响。
可与南沙驻军、西藏驻军、天山驻军、云南禁毒前线武警官兵通信,向他们赠送一些书刊、报纸,赠送和交换一些自制的军事型礼品。
军事迷的热情和勇气决不亚于球迷、歌迷、影迷的,只不过他们表现的机会在和平时期逊色一些罢了,但如果发现了一个能进行军事知识方面的畅谈、探讨、辩论的好地方,一个充满男子汉气息、英雄气息的好地方,他们是不会吝惜金钱和时间地扑来的。
外地游客中,亦自有人慕名而来的。
小的个人可搞,大的公司可搞,除了必要的经商艺术外,老板必须是一个有相当水平的军事知识爱好者,最好还有一批朋友作为军事知识顾问团(办起来再寻找也不晚),这样他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每个城市建它几座是没问题的,各有偏重(有的偏重于陆战、有的偏重于太空战、有的偏重于新式武器等)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