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山谷公园也行,因为在山谷最幽静,山谷中音乐的效果的最好。
建在深山或山谷中最好,以减少杂音,把防水防蚀的音箱巧妙地掩映于绿树丛中,或将它巧妙地设计成花草、林木、岩石、雕塑的一部分,让喜爱音乐的游人伴着冉冉花香,叠叠幽气,漫步聆听似乎从大自然的丹田溢流出来的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俞丽娜的小提琴曲、凯丽金的萨克斯曲、重金属乐队的打击乐曲……
人类音乐大师的雕塑于花丛中若隐若现……
公园里没有文字,没有人的语言,只有音乐的旋律,诗意般的飘散飞舞……
游人们静静地走着,品味着……
时而是音乐的片断集锦,时而是一首最新创作的还未上市的都市流行曲……
游人可点曲欣赏,可低声随曲而踏步,可随音乐而欣然起舞,可随韵而歌……
草坪路,路边摆好了许多的舒适的做成树墩、树干、树叶、花朵、花树状的座椅、躺椅、吊床……
淡淡茶水,浓浓咖啡,喃喃细语或默默无言……
游人不能过于拥挤,不能唯利是图,破坏了整体的欣赏效果,每日必须限制门票总量.
可提前预订门票。
公园面积不一定要大,精选一段风景幽美的山区即可开发,开发时尽量减少乃至消灭人工痕迹。
依据资金大小,可开发出大型的、综合性的,也可开发成小型的、单一性的,甚至微型的、极专一的。
开些什么音乐公园呢?你瞧──
西方古典音乐公园、中国民间音乐公园……
港台流行歌曲公园、大陆流行歌曲公园……
电影插曲音乐公园、电视主题曲音乐公园……
邓丽君歌曲公园、西贝柳斯音乐公园……
世界圆午曲公园、世界摇滚乐公园……
世界爱情音乐公园、世界战争影视片插曲音乐公园……
中国革命历史歌曲音乐公园……
实话实说,大办这种公园的条件还不怎么成熟,至少在内地不成熟,中国城市人的音乐素养、文化背景、文明水准、物质条件都还差了不止一两个档次,可能在2005年前后兴办比较合适。
沿海及发达地区要好一些,但都只能试着来,一步步的来,不要头脑发热,一轰而上,要有亏本的准备。
但事情也不一定,凡顺应现代文明发展大趋势的事,有人敢想到就有人敢做到,有胆有财者不妨“亡命”一试,哗啦啦猛赚了一大笔也并非全无可能。高利润常常伴着高风险,在创意商业领域尤为如此。
从中国实情出发,从通俗歌曲着手,这是拥泵最多的一个艺术领域,最易获得初战的成功。
这个公园也不一定最先的就非设在真山林不可,设在假山林(人造山林)或真假混 合山林中可能更好一些,因为可以精心设计布置。
可先组织一个音乐爱好者沙龙或俱乐部筹划此事,再由音乐发烧友、音象出版公司、音象杂志社、××园林局或××乡镇共同集资兴建,××集团公司投资当然更好。
喂,让我来设计一张山林音乐公园的门票,试试手气如何。
我要在门票上印一段大师的名言:“热爱音乐的人将会得到无比的幸福”。
猜猜这段名言是谁说的吧,这可不是那位音乐家、作家艺术家说的,而是本世纪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斯大林说的。
但也可能我印上的是白居易或李贺的描写音乐的那永恒不朽的诗句:
大珠小珠落玉盘……
昆山玉碎凤凰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