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起因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离我们而去了,一代中华伟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代中华伟人,进入了永恒的历史。
当他离去后,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香港顺利收回,澳门回归在即,抚今思昔,感慨万千,邓小平把一生献给了人民,人民将永远怀念和感激他。
一个诞生和养育了伟大人物的民族,必定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用恰当的形式表达对自己民族伟大人物的崇敬与缅怀,是这个民族美好感情的自然流露,如英国有马克思纪念图书馆、达尔文博物馆、狄更斯博物馆、司各特纪念塔,法国有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前苏联有列宁研究所(该所创建了中央列宁博物馆)、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美国有杰斐逊纪念馆、林肯表演艺术中心、约翰逊航天中心德国有马克思纪念馆、图书馆和研究所、柏林还建有亚历山大广场,广场中心置有世界钟、国际友谊喷泉……
在中国人的世界视野日益清晰、历史目光愈渐深邃的今天,外国人的许多做法是值得借鉴的。我们相信,设计建造邓小平纪念广场,不仅是广安人、重庆人的心愿,而且是全国人民包括海外华人、华侨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的心愿。
策划宗旨
首先是为了永远怀念和感激邓小平,因为他不仅为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富裕强盛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笔宝贵无比的遗产:一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一个经济上崛起迅猛──21世纪定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深入改革开放的中国,一个具有伟大人格、无私品德、高尚情操、坚强性格的中国人之光辉榜样……
但又不只是为了怀念和感激邓小平这个人,更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子孙记住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的那一段历史──那一段怎样由外忧内乱转入安宁太平、由灾难频频走向温饱小康、由贫穷孱弱开始富裕强盛并将百年耻辱一洗而尽的历史,并从这段奋斗史中源源不竭地吸取开创未来所需的强大精神能量、智慧能量、意志能量……
核心理由
邓小平作为中国革命家、军事家,在其为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而战的生涯中,曾转战中国的南宁、瑞金、太行山、大别山、长江天险、大西南……作为中国国家领袖,曾访问世界的前苏联、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欧洲、东南亚……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是整个世界,构成了邓小平的人生广场。
广场,只有广场,只有宏伟壮观的邓小平纪念广场,才能与他转战万水千山、遍访五洲百国的经历,与他博大深远的目光、视野、胸怀、境界相适应;只有创意新颖的邓小平纪念广场,才能与他大无畏地冲破近几百年来中华民族之精神禁锢的气魄、思维、理论、思想相锲合。
广场主体
以下是关于邓小平纪念广场主体内容的三个超乎常规的创意构想,以供设计参考,以利打开新的思路:
平面地图式广场──
广场中心区域是一巨幅的高级磁砖仿真烧制的中国地形图(无行政区名、交通干线等),任游人“走遍祖国大地”。广场四周边线上是巨型的壁画、浮雕、碑林等,形成一大独家特色,附属场馆可转入广场的地下建筑空间。
山水风光式广场──
广场象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但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山水风光原景图──将中国山水风光原样缩微的原景图,广场周边则是中国各地风格的民居或仿邓小平故居或广安民居式样的民居或56个民族的民居(不要高层建筑),让其掩映在来自全国各地的绿树翠竹繁花中。这样,该广场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它超越了地域界限,比深圳的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村更有意义,综合旅游价值将大为升华,附属场馆可巧置于民居中。
绿化园林式广场──
广场中心是一巨型群雕:《邓小平和他的时代》或《邓小平和他的同时代人》,基座是中国最好的汉白玉、花岗石。环绕它的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石、土、花、草、树组成的、由中国一流园林设计大师设计的、将中外园艺特色集于一体的、一个开放型的广场,附属场馆则巧妙地安排于其中。
(要向全球华人征集邓小平纪念广场的设计方案、设计创意、设计构想、设计想象……由一流设计大师初选后,公布数个设计方案,再次征求海内外华人的意见,历经多次反复后才最后定稿。)
附属场馆
这些相关建筑置于广场周边或广场的地下,大致构想如下:
收藏品馆──
邓小平自己的照片、文章、著作、题词、录音、录象作品总汇,如《时代周刊》上的照片……描画邓小平的美术作品总汇,如《良辰》……描写或回忆他生平事迹的文章、书籍、报刊、音乐、影视作品(可专设一个演出放映厅)总汇……如《邓小平》长诗手稿……邓小平的遗物,如扑克……
赠送品馆──
56个民族或各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内外各阶层人士及各国人士为邓小平纪念广场所赠送的书法、对联、绘画、碑刻、绘画、雕塑、泥塑、民间工艺品……它将促进20世纪末期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再来一次大荟萃、大创新。它是动态的,一直会不断的增加,其魅力之树长青。
纪念品馆──
它将不断地推出富有新意的电话磁卡、邮票、纪念章、纪念币、纪念卡、纪念名片、名言铭牌、丝绸、剌绣、壁毯……让游客欣喜若狂。它还可能(在作者的授权下)出售各种精美赠品的仿制品,特别是书法、美术等的仿制品,让它属于人民大众,这也将是邓小平纪念广场的不同于一般纪念地的一大独家特色。
相关创意
这方面可开掘的创意之点十分丰富,如:
大道两边──
在通往广场的主干线大道两边,耸立着本年度中国大陆十大企业(或名牌商品、驰名商标)广告牌、海外华人十大企业的巨型广告牌,它们随时向来宾显示共和国最新的经济成就,并告慰邓小平在天之灵。
广场入口──
是一幅电脑合成的邓小平超巨型彩照。
邓小平研究所──
每年一次的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可在此召开。
邓小平图书馆──
以收藏世界现代经济、科技、文化图书馆为主,收藏图书的起始时间可以自邓小平逝世之日起。
邓小平博物馆──
可属于断代史博物馆,从1904年8月22日至1997年2月19日,展示中华民族由衰弱至极逐步兴盛的艰难历程以及邓小平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让人们更深刻领悟邓小平的历史性功勋之所在。
邓小平科技经济文化发展基金会──
由海内外华商捐资组成,每年奖励一批有卓越成就、非凡建树的炎黄子孙。
地点思考
一、可建在广安,理由不必多说。
二、可建在重庆北部新城,理由如下:(1).邓小平与重庆有特殊的关系,他正是在重庆登上去法国的旅程,解放后又以西南军政首脑的身份在重庆工作了四年,重庆人民大礼堂就是他留给重庆人的永恒的纪念礼品,邓小平纪念广场也可说是重庆人的一种深情回报。(2).北部新城正缺一个有世界性意义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典范式建筑,可能没有比邓小平纪念广场更佳的建筑了。(3).随着重庆-广安高速公路的建设,重庆到广安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行程,游人们可以先观广安邓小平旧居再到重庆游览邓小平纪念广场,也可反之,到故居呼吸伟人生命最初的气息,到纪念广场吸取人生奋斗无穷的力量。(4).这也与邓小平不在故居搞纪念性建筑的生前遗愿相符合。
三、也可建在深圳,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中特殊地位也是众所周知的,不再叙述。
资金来源
可考虑全部由人民捐款──由海内外的炎黄子孙以个人、家庭、家族、厂家、商店、公司的名义捐款,不要政府出一分钱,将广场建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纯粹由人民捐款兴建的伟人纪念地。
这样,丝毫不会加重国家负担、当地政府负担、当地老百姓负担,只会带来国家形象提升和国家知识文化财富的累积增加、带来当地旅游业及诸多行业的兴旺(可考虑均以个人、家庭、家族、商店、公司、单位名义捐赠)。
但并不完全是一个捐钱的问题,还可捐物品(重点指各种高规格、高档次的建材、艺术品)、捐创意(主要指广场的设计、构想、建议、想象等)、捐义务劳动,这会不动声色地掀起一阵阵广场前期旅游热。
前景预测
邓小平纪念广场能极大地提升创建地的国内国际形象,推动其旅游及餐饮、交通、住宿、文化等行业的发展。
该广场还能作为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时的隆重纪念活动场地之一,作为和平统一台湾时的盛大庆祝会场之一,作为中国综合国力超过美国时的狂欢庆祝会场之一。
未来将证明,该广场对创建地的旅游、文化、教育发展乃至对中国旅游、文化、教育发展的特殊意义和价值,是会超乎人们眼下的预测与想象的。
(注:此创意合作者为周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