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重庆借力而飞得更高

[日期:2010-07-17]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创意网 [字体: ]

一、新的历史性契机

 

据以往世博会惯例,现有资料也证实,今年1031日后,上海世博园内的展馆大部分将拆除(能否保留五个最美之馆尚未得到官方证实),有些已经发出了“希望有人将其完整迁移,永久保留”的呼吁。

已有南京市民向政府提出了请求,希望政府利用地势之利,搬迁一些精美展馆到南京。其他省市也有人发出了类似呼声。

中国政府及上海市政府为这届世博会努力了八年,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与组织也花费了大量心血。世博园内,集聚了当代人类建筑艺术精华、人文艺术精华、高新技术精华……绝品纷呈,杰作喷涌,创意闪烁,眼花缭乱,却展示六个月便消逝,令人惋叹不已。

半年中,预计有7000多万游客入园参观,仅对中国13亿人来说,尚不足十分之一;而且由于排队时间长,参观展馆少,参观者也多是走马观花,意犹未尽。

能否把世博园在上海永久保留呢?看来难以实现。一则上海发展需要这片土地的商业开发,二则上海已在开发迪斯尼乐园、欢乐谷等超级游乐项目,三则受国际惯例刚性约束。

 至此,一个全新的、巨大的历史契机,已悄然隐现。

 

二、为什么会是重庆

 

 接下来的问题是:它将属于谁?或者说,它应该属于谁?它最好属于谁?

我的答案是:重庆。

主要理由如下:

1、作为一个城市,重庆拥有的面积、人口和资源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

2、重庆已升位中国五大中心城市,在辽阔的西部,它是国家认定的唯一的中心城市。

3、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两江新区已挂牌成立,进一步彰显了重庆的特殊重要地位。

4、重庆正力争成为西部最大的会展中心,60万平米的新型国际会展中心呼之欲出。

5、重庆与上海有着特殊的地理联系与人际联系,重庆在长江上游,上海在长江下游;重庆市现任市长黄齐帆是上海调来的,这简直是神秘的历史之伏笔。

6、重庆人富于激情,擅长创新,从摩托车的模仿式创新到重庆国际火锅节的原创式创新,都是非常精通的。

7、重庆具有超强的建筑设计与施工力量,从早期的重庆人民大礼堂到当代的近万幢高层建筑、复杂艰难的桥梁、公路与铁路建设,重庆样样干得出色。

8、重庆要原样搬迁来的,只是上海世博园要拆除的大批展馆中的精华馆或特色馆,这减轻了运作的压力。同时,由于只是异地迁移,设计和材料都是现成的,在费用上是最省的。

 

以上理由已经颇具分量了,但我还要加上,重庆人不会对上海世博园照搬抄袭了事,更会进行一番富有新意的再创造,使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们再创造一些什么呢?初步的创意构想有:

1、以重庆馆为核心,在现有重庆馆的基础上,增加面积,增加展品,增加活动,使之成为重庆本土最大的、最美的、永恒的形象展馆(为了体现慷慨豪爽的重庆性格,建议该馆免费开放)。

2、特别设计建设一个“上海世博园微缩景观区”,让从未去过的游客得以观赏上海世博园全貌。

3、针对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增设一些与时俱进的科技类展馆,实现对上海世博园硬件上的超越。

 

三、重庆能收获什么

 

这当然是一件耗资甚大、费力甚巨的工作,值得吗?这,最好从重庆收获的角度来回答:

1、天文数字般的游客流量。如果重庆真要干这事,20101031日之后,数以亿万计中外游客的目光将向重庆聚焦,因为重庆将着手再现——更高境界上再现上海世博园,满足他们未能畅游上海世博园的遗憾。

2、不仅如此,由于重庆世博风情园(暂名)票价更低,交通食宿更便宜,他们在园内停留的时间会更长,慢慢地看个够。

3、亦不仅如此,由于重庆世博风情园是长久存在的,所以,他们能够不急不慌,选择自己合适的时间来,多次地再来。

4、如山如海的游客,将让重庆跻身于中国超一流、国际第一流旅游城市的行列,超强带动重庆各大旅游景点持续的火爆。

5、借重庆世博风情园建设之机,重庆的市容风貌、市民素养、交通食宿、生态环保、平安宜居等都会踏上一个新台阶——比肩京、沪、津的新台阶。

6、世博风情园无论建在重庆主城哪个区县,都将带动一大片(万亩以上)土地的房地产开发、商业开发、旅游开发、文化开发和创意开发,令人惊叹不已。

7、重庆以此全新亮点——灵魂是世博之恋——为缘由,申办2020年前后的世博会,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四、站在巨人肩上

 

在城市发展的创新战略中,一直有两种战略,一种是模仿性创新战略,一种是原创性创新战略,两种战略都曾有辉煌的案例,在今天的城市发展中同样具神奇的魔力。

公元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不经意之间为重庆提供了一个运用模仿性创新战略的历史契机。

上海,伟大的上海,以其数百亿、数千亿元的投入,正在向祖国、向人类、向世纪交出了一份出色的世博会答卷。

重庆,非凡的重庆,只需站在巨人肩上,锦上添花,烈火烹油,完全可能以小得多的投入,书写一份倾倒众生的后世博答卷。

 

重庆市政府、重庆市人民、重庆市企业界、旅游界、文化界及各界精英,能够全面地理解、深刻地认识、迅捷地抓住这一历史性契机吗?

对此,作为一个重庆人,我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

对此,作为一个策划人,我充满了殷切的期望、坚定的信心、创意的躁动和八月洪峰般的激情。

 

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

开创后世博的重庆时代!

 

舒明武

 

电话:13983101295

邮箱:smuce@vip.163.com

QQ524842691

 

2010-6-21

 

附件、相关参考资料

 

1、为什么要拆除世博园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明确表示,极少数场馆或采取异地保留的方式,而且必须是设计理念、环境保护、材料节能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的,才有望通过遴选程序。据介绍,从世博会159年的历史经验来看,保持原样会给主办国带来很大负担,不仅后期需要资金维护,原有地块也无法重新开发,所以依照国际展览局的规则,世博会上的外国自建馆属于临时场馆,一般在会后拆除。更何况这些场馆的运行维护也需要大量的费用,另外,还涉及到设计的自主知识产权等问题。

 

2、各国场馆争相拉票愿留中国

早在今年年初,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上海接受采访时,就曾说过,“我们希望法国馆能够在上海世博会结束之后得以保留,并作为一个文化展览中心展出来自世界各国主要博物馆的艺术品。”

在开馆仪式上,卢森堡馆总代表格贝尔表示,很积极地想被选中,并当场找记者吆喝:“你们所在的省区,谁有兴趣接收卢森堡馆啊?”

沙特王子也忍不住站出来为沙特馆申请,希望能在闭幕后被保留。“上海世博会是让世界人民了解沙特的一个很好途径,我希望沙特馆可以永远保留在上海,作为中沙友谊的见证。”

记者了解到,早在开园之初,沙特阿拉伯王子曼苏尔为沙特馆剪彩时也公开表示,希望“月亮宝船”永久留在中国。作为世博会特色展馆之一,足足花了14亿元人民币的沙特馆,一直被认为全园区造价最高的。曼苏尔王子对此非常坦白:“目前世博结束后场馆的去向还没有定下来,但我们希望这个展馆留在中国。”

无独有偶,记者在园内听到,多个国家均积极申请,希望本国美轮美奂的展馆能被选中永远留在中国。

 

3、上海可能不愿永久保留场馆

  尽管美丽的展馆在闭幕后要拆除为各届世博会惯例,但连日来,无论是展馆方,还是游客,都怀着一丝希望期待展馆最大程度地保留。这个希望,目前已得到世博局高层的积极回应。据《广州日报》报道,上海世博局局长洪浩表示,一些在设计理念、环境保护、材料节能等方面有显著特点的场馆,有望通过一定的遴选程序予以异地保留。

就此消息,北京晨报记者昨天向上海世博会新闻中心求证,相关负责人表示,主办方目前尚无遴选5个展馆永久保留的计划出台。

此次上海世博会有200多个国家或地区参展,包括近60个超豪华的国家馆和企业馆。由于耗资巨大,因此,世博会结束后,这些展馆何去何从也就引起了包括国外媒体在内的人们的关注。简单地一拆了之,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而全部保留这些展馆,似乎也不太现实。毕竟,世博会是短暂的,但展馆却占据了很大的空间,这无疑会影响到上海的城市整体规划。

应该说,这些展馆的投资是巨大的,其设施也是先进的,也应该具有保留的价值。但是,这些展馆是否保留,除了看其本身价值以外,还要看其今后的利用价值。如果这些展馆能够在今后继续发挥作用,能够继续为我们服务,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那么,我们又何必将这些美轮美奂的建筑拆除掉呢?要知道,浪费不是我们的传统和做法。但是,如果这些展馆不能继续为我们服务,不能得到很好地利用,甚至变成影响城市规划建设的障碍,那么,我们就只能忍痛割爱,对这些展馆进行拆除处理。

正如专家所言,看完就拆的方式并不科学,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整个发展环节,不要只盯着这些展馆”,因为“那仅仅是一些片断。”所以,世博会结束后,那些耗资巨大的展馆到底该何去何从,建议政府不妨聘请专家进行调查研究,结合上海的城市长远规划,决定这些展馆是继续为我所用,还是退出人们的视线。

 

4、看完就拆受到批评

报道称,此次世博会,包括近60个超豪华的国家馆和企业馆,据称仅沙特馆就耗费了1.64亿美元。而许多国家馆更配备了世界最先进的节水节能系统。“但是,世博会结束后,除了部分中国馆,所有的展馆都可能被移走或拆卸,这一不环保的处理方式已经遭遇来自中国国内外的批评。”报道还援引在上海从事教学工作的一名教授、理查德?布鲁巴克的话说,看完就拆的方式并不科学,“建设这么多展览设施,如果只是为了短暂使用的话,那并非可持续城市发展模式的好典范。”(《新京报》59日)

 

5、异地保留场馆的历史先例

据了解,有保留意义的临时性展馆在会后被迁建保留早有先例,比如1851年的水晶宫,因为反响不错,世博会后即移至伦敦南部的西得汉姆。

 

6、申请异地保留个别场馆的时机已现

近日已有不少外国场馆抛出“橄榄枝”,如法国、卢森堡、芬兰等。记者了解到,一些场馆虽将拆除,但将移植到其他地区。如位于世博园浦西片区的远大馆,体现了“低碳、节能”的概念,将整体移入四川的建川博物馆。

 

7、南京市民的呼声

本届世博会,每个场馆几乎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月亮船”沙特馆、“紫蚕岛”日本馆、“蒲公英”英国馆、“藤条篮子”西班牙馆……不少个性鲜明的国家馆已被人们所熟知。然而,除“一轴四馆”外,半年会期后大部分展馆将被清拆一空。

这样的做法让不少市民感到疑惑:花巨额资金建成的这些场馆只运行半年时间就被拆除是不是有点浪费?网友周明龙表示,各国场馆不仅各具风情,不少还造价不菲。如沙特馆的面积仅次于中国馆,总投资额超过10亿元,本届世博会是沙特参加规模最大的一次;日本馆总投资额为9亿多元;而法国馆更是经历了筹资难的历程。

昨日,不少南京市民致电本报,希望南京可以申请接收,异地保留个别世博场馆。家住在河西的张筱雨说,世博场馆保留在历史上也有先例,比如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在建的时候也都是世博会上的临时性建筑,后来因为世博会后反响不错,才保留下来成为永久建筑,“现在这些建筑已经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如果南京今后也能有这样的著名建筑,不仅美化城市,更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

“对于确有保留价值的临时性场馆,现在已经有一些省市想进行迁建保留。南京离上海这么近,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有关部门应主动出击,为我们南京人‘抢’几个场馆回来。”南京市民刘伟说。

日前,南京市城市管理局网络新闻发言人回应称,世博会42个外国自建馆中,很多国家在设计观念、环境保护、材料节能等方面具有学习和借鉴意义。南京将做好前期调研、方案论证等方面工作,以进一步确定是否能接收,异地保留世博会一些外国自建馆。昨日,记者也从南京市商务局获悉,他们会对市民提出的建议做慎重考虑。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上演新时代的舌战群雄
下一篇:重庆天桥
相关新闻 综合性大创意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太精彩了   (玉指纤纤 ,03/31/2011 15:21:50 )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