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明武前注:
这个工程的可行性是很强的,希望能与中国一家大型的头脑产业公司或媒体企业合作发起这一工程。)
工程宗旨
革新企业思维方式,掀起企业头脑风暴,呼唤企业创新意识,激发企业创造活力。
工程目标
让创意思维方式为中国企业崛起于21世纪作出特殊的、巨大的贡献;
让创意思维成果在与中国企业发展实践的对接中实现自身的商品化、产业化。
工程背景
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强大的国家源于强大的企业,强大的企业源于强大的企业竞争力,强大的企业竞争力源于强大的企业创造力,强大的企业创造力源于强大的企业创意力。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尽管中国经济在最近20年中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到目前为止,除了少数优秀的、卓越的企业外,数量众多的中国企业中普遍缺乏创意、忽视创意甚至拒绝创意,这是一种可怕的落后,或许在市场经济的早期不那么可怕,现在则相当可怕了,并且只会越来越可怕。
可怕的原因之一:它不是一种较大的落后,而是一种巨大的落后。
世界名牌企业信奉的是什么,是“资源有限,创意无限”、是“企业的生机与活力来自于员工的创意”、是“本公司以创意为生,所以本公司寻找那些拥有创意并不会扼杀创意的人”,在日本许多企业,每年收到来自员工的建议、构想多达几万条甚至十几万条,有的企业舍得花钱向太太们买构想;美国许多企业更视员工的创意为至宝,比如在惠普公司,每一位员工的新创意都能随时传真到总裁的笔记本电脑上。我们的企业呢?大多还停留在小打小闹的提合理化建议的阶段,不少企业连合理化建议箱都还没有,有的建议箱十分简陋,有的收到一些员工建议也被部门官僚轻率处置了。某些企业领导大脑中回旋的是什么呢?是“员工会比我更聪明?”、是“办公室那些小青年的主意难道会有我的主意好?真是笑话,那企业为什么不是他们而是我办的呢?”,这一落后陈腐的思维定势根深蒂固,非一番大动作不能将之摇撼。
可怕的原因之二:它不是一种真相显现的落后,而是一种被掩盖了真正面目的落后。它被“企业落后关键是观念落后”这一句口头禅所掩盖了,这便是我们无论怎么努力却始终觉得未能努力到点子上的原因,是我们企业请了那么多的专家学者来转变观念,专家学者一走却面貌依旧的原因之所在(且莫说有些专家学者还有意无意的贬低创意)。观念指什么?观念指思想意识,观念落后指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了,但观念落后只是表象,思维方式落后才是实质、才是根源,只在表象上下功夫,犹如在一片铁矿石上栽花种草,是一万年也不会有所收获的。这一掩盖不仅蒙蔽了企业的领导,使企业的实质性落后得不到发现,更得不到解决;而且蒙蔽了企业的员工,使他们不知道问题的根本是出在思维方式上;恰恰因这一问题的解决陷入误区,反而又使企业观念落后的问题愈发严重,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搞得大家都心力交瘁、丧气灰心。
可怕的原因之三:它不是一种凭肉眼看得见的落后,而是一种无影无形的落后。
它深藏在企业许多表象的背后,仅凭天生的聪明才智是无法发现甚至感觉到的。在现实中,我不无悲凉地看到,许多缺乏创意与忽视思维方式的企业首脑,在尽力与企业的种种落后消极现象作斗争时,就象一个瞎眼的武林高手对几个乞丐的挑衅也头疼一样的难堪与无奈。这种落后可以被豪言壮语、宏伟规划、奖章锦旗、××策划及偶尔的(往往是非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成功掩饰于一时,但它有如一个隐匿的毒疮,是随时都会发作的。瞧瞧那些款式陈旧的商品、自杀性的降价大战、仍被视为简单劳动力的员工、员工建议上达最高层仍阻挠重重的现象、私营民营企业毫不走样抄袭的甚至变本加厉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一窝蜂而上的大商场、成龙、刘德华品牌形象的混乱使用、VCD广告中那统一的单调的故作雄浑的男声朗诵……就是一个个毒疮正在发作的表现。
可怕的原因之四:它不是一种已经引起了警醒的落后,而是一种至今仍被严重地、大范围地忽略了的落后。
我们的企业家中有危机感的不少,但又有几人有创意危机感?我们企业拥有的法律顾问、金融顾问等不少,但又有几家有创意顾问?我们的企业家,自己下动夫钻研创意思维学、力争成为创意高手的有多少?视员工的新鲜创意及创意力强盛的员工为奇珍异宝的有多少?又有多少企业对员工长期进行着创意知识、技巧方面的培训教育?而我们那些为企业服务的广告公司,有多少是以“贩卖创意”为天职的?我们的公关公司、咨询策划公司,又有几家是创意至上、创意至尊的?放眼看来,从工商企业界和广告咨询策划界,我们诸多的经理们,还稳稳地坐在自己的宝座上,谈笑风声,却不知脚下的大地正在摇动、岩浆就要喷涌……而造成这一切动荡的正是他们不屑一顾的创意。
(需要指出的是,在启动创意工程上我们决不是白手起家,最近一二十年来,我们已经有了郎加明的“金三极创新法”、许国泰的“魔球思维法”……有了泰朔的《大脑风暴》、吴克明的《创造之秘》、何阳的《点遍中国》、孙黎的《策划家》、宋太庆的《宋氏策划学》、陈放的《创意的革命》、李旭的《智利天下》、舒明武的《创意风暴》、文冲的《点子思维学》……
一切有如列宁当年所言:坚冰已经打破,航向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创意简释
既然这一落后那么的可怕,与中国企业21世纪的前途和命运联得那么的紧,那么,创意究竟是什么呢?在工程展开之前,我们必须对创意──中国企业所需要的创意──中国企业创意工程所需要的创意作出一个清晰的、明确的解释。
但由于创意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系统周密的、理论性强实践性更强的、现代性强未来性更强的学科,是一门在现代商业、经济实战中应用非常广泛并将更为广泛的学科。由于它太年轻,这里只能对它能作一些简要的解释:
创意实质:逆反常规,冲击平庸,升华平淡,创造新意(此意有时指主意有时又指意义或意境)。
创意表现:核心的一方面是指创造性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亦指其创造性思维成果(本文中主要取前者)。
创意功能:化平淡为辉煌,化腐朽为神奇。
创意规模:分为战术型(如某种产品功能改进)、战役型(如某次轰动性的公关活动)、战略型(如希望工程)、超级战略型(如“一国两制”)
创意水平:分为一般创意、良好创意、杰出创意、天才创意。
那么,企业创意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最主要的有四大方面的创意:企业战略规划、企业产品开发、企业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文化。
企业创意简述
创意是一种进取性、开拓性极强的思维方式,它是对广泛存在于企业中的陈旧落后的习俗、风气、规则永不知疲倦的挑战、出击和进攻,它是企业走出平庸、保守、僵化、呆滞之泥沼最有效的武器;
创意是一种独立的、充满自信的思维方式,在它眼中,没有什么经典案例、大师巨著、权威格言是神圣不可触犯的,它绝不承认现有的任何经营理论、管理理论、营销理论等是万能的,它认为它们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不过一种参考资料而已,它永远不允许任何的照本宣科、盲目跟风、一轰而上;
创意是一种超前的、前瞻性的思维方式,具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永远不会陶醉于昔日的辉煌业绩中,拥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企业领导,最关注的是企业战略发展方向,而研究人才和员工们日思夜想的则是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自我超越;
创意是一种倡导平等、蔑视等级、挑战权威的思维方式,一个全体员工积极进行创意思维的企业,其创意思维成果(叫合理化建议、新构想或好主意都行)决不会只来自于决策层与干部层,它对中国企业现有的森严如铁的等级制及视人才为高等工具、视员工为机械劳力的旧管理观念具有强大的冲撞力和摧毁力。
创意是一种尊重人才、喜爱奇才、崇拜天才的思维方式,在创意气息浓郁的企业里,任何一个普通员工的创意建议,即使有几分幼稚甚至几分荒谬,仍会受到尊重,如果这建议给企业带来了重大的效益,那他就会获得从总经理到库管员的全体员工春雷般的掌声,成为企业的英雄和偶象;
创意是一种能给创意者自身带来青春的豪放、奋进的激情、情感的高峰体验、难以言喻的心灵快感、人生的最大剌激并能强烈地感染他人的思维方式,它能使企业的领导和员工经常性地处于一种亢奋激越的状态中,不断地有新的发明、新的发现、新的突破;
创意是一种对创意者智商要求并不高的思维方式,中外企业中大量的事实也证明了普通员工甚至家庭妇女一旦被发动起来,在创意上就能搞出许多令专家大跌眼镜、学者拍案称奇的美妙创意来,这对中国大批员工基本文化素质不高的企业迎头赶上先进企业是极为有利的;
是的,真正的创意是说不尽的:它是创新的火种、是创造发明的第一原动力、是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美好感受、是乐观昂扬的生活态度、是懒惰、消沉、哀怨等情绪天生的克星,是包含了敬业精神又高于敬业精神的企业新精神、是企业伟大广告的萌芽、非凡策划的灵魂、杰出设计的起点、是企业新财富不竭的源泉和企业新资产的象征……
工程总体内容
这一工程应该首先在中国的名牌企业中发起,因为它们的基础条件相应是最好的,要对它们的全体干部及员工进行创意知识和技巧的培训教育,让他们的创意从被动到主动,从低水平到高水平,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一片,让中国的名牌企业首先在这片新思维的熊熊烈焰中得到新生。
这场革命也要通过报纸、杂志、电视、音像教材、电脑网络等一切现代化手段,在中国的千百万家企业中同时展开,形成普及创意思维方式的新浪潮,让无论大小、无论性质、无论区域的中国企业深刻认识到,今后,所有不尊重、不普及、不激励创意思维的企业不仅没有发展的可能,连简单的生存也是维持不下去的,唯一的前途就是在竞争中衰落与灭亡。
分布于策划(企划)界、咨询界、广告界及其他各界的中国创意人,要尽快行动起来,搞出更多的创意策划精品,发表更多的创意好文章,举行更多的创意知识讲座与咨询,开办更多的企业家创意思维培训班、企业员工创意思维培训班,到处播撒中国企业创意革命的星星之火;而中国所有意识到创意重要性的企业家们也应该行动起来,支持他们的努力,配合他们的行动,共同推动中国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
只有在这样的一场浩大工程勇敢地启动的时候,美、日、德及发达国家的企业家们才会真正抬起头来,对中国企业另眼相看。在工程的进行中,我们自己要有耐心和韧劲,要勇猛砍烧旧思维方式的丛丛荆棘,要辛勤开垦新思维方式的处女地、要努力培育让新思维得健康成长的企业文化之沃土,不要急功近利(中国足球急功近利,结果弄了20年离世界杯反倒越来越远已是前车之鉴),不要幻想短期内大获成功,只要在21世纪的前20年,中国企业在这方面踏上了新的台阶,中国经济21世纪上半叶乃至整个21世纪的成功基础就尊定了。
工程具体内容
一、分类收集整理与企业有关的创意,主要为企业发展战略创意、企业理念系统创意、企业产品开发创意、企业市场营销创意、企业管理文化创意(一般不涉及社会生活、文化教育方面的创意,那属于另一项工程的内容),要特别注意最新创意、潜在创意,并以此为基础创建中国企业创意库;
二、以中国企业创意库为核心,组建中国企业创意网络,让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这一网络,及时得到最佳的创意服务;
三、组织一批在创意领域内颇有造诣的专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企业创意巡回演讲与培训,掀起一阵又一阵企业头脑创意风暴,不断推出新的创意成果;
四、有计划地指导、组织创办各地区的企业创意沙龙,促成创意(含创意策划、全文同)界与工商企业界的对话,爆发新的智慧火花,适应现代竞争要求,逐步形成企业创意交易市场;
五、在报上及各种新闻媒体上开辟“企业创意”专栏,同时创办内部交流、赠阅的《企业创意资讯》,并与公开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实现各方立体沟通,以后时机成熟时让它成为公开发行的报刊。
工程时间
我们不能再等了,美国企业正在这方面大步前进,英特尔总裁提出的“十倍速时代”之论点,吹响了美国企业进军知识经济时代的号角,据最新报道,美国正处于一次新经济革命的初期,发明创造到处都是。
我们不能再慢了,痛感自己的企业家中没有能出一个比尔·盖茨的日本企业,正在全力完成从模仿、借鉴到创造、独创的历史性转折,“独创力关系到国家兴亡”──日本学者的这一口号已经成了日本企业前进的巨大新动力。
所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在为自己的国家成为21世纪的创意(智慧、知识)强国而全力奋斗,力图将发展中的国家甩得更远。
真的,历史在这方面留给我们的喘息空间是一点也没有的,至少也可以说是太少太少了。
中国企业创意工程应该尽快发动,其总体时间可暂定为20年:
前十年为基础期,即中国大批企业洗脑、换脑,获得初步成果的阶段
后十年为收获期,其表现为中国企业中的创意思维方式开始风行,创意思维成果也越来越多,中国相当大数量的一批企业向创新型企业升华,令竞争对手感到可怕。
(摘选自舒明武著《智慧光源》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