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位创新
宝洁公司运用USP品牌定位最为成功:以洗发水为例,宝洁在国内推出了飘柔、潘婷、海飞丝、沙宣、伊卡璐五大品牌,每一个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海飞丝定位是“去头皮屑”;飘柔着眼于“柔顺发质”;潘婷定位于“营养发质”,沙宣定位于“美发定型”,伊卡璐则定位于“草本植物精华。
(校长点评:只说一个卖点,人们容易记住,高!)
2、定位创新
如购买可乐,选择可口可乐,购买创口贴时,选择邦迪,购买安全的汽车时,选择沃尔沃。此时,企业经营要由市场转向消费者心智,企业全力以赴的,是让品牌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某个类别或特性的定位,即成为该品类或特性的代表品牌,让消费者产生相关需求是成为其首选。
(校长点评:品类代表,才是顾客心理杀手。)
3、定位创新
我们曾为一个银行做定位战略,发现他们的小宗经营贷款业务,是业界的领先者,大部分的贷款都用于新移民的美国创业,实现人们的美国成功之梦。我们建议这家银行的区隔概念是“美国梦开始的地方”,以建立起自己品牌的定位。
(校长点评:这定位点燃了顾客的欲望。)
4、定位创新
几年前,我们把联合泽西银行(United Jersey Banks)定位为“快速行动银行”,他们很快就参透了这种精神,争着比来自“大城市”的对手(戏称“昏睡国家银行”)做得更快,大大地提高了贷款审批和解决投诉的速度,业务同步增长。
(校长点评:抓住竞争对手的弱点进行定位。)
5、定位创新
一个人如果在30岁时开始给自己的人生定位,等到他40岁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如果他等到40岁的时候在做人生定位,那么他在50岁时也一定会有大的成功。如果一个人一生都不定位,那么一生都不会成功。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就如同一个既想向东,又想向西的人,他只能在原地踏步,对于那些有明确方向的人来说,即使走得很慢,也会把他远远地甩在身后。
(校长点评:不定位,难成功。)
6、定位创新
很多人也知道自己需要人生定位,那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给自己的人生定位呢?因为人生定位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情。
如果人的一生有100件好事在等着我们,定位就是要让我们放弃其中的99件好事。这让我们很是难办,因为人都想把美好的事物据为己有。可见,人要想成功,要想给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准确的定位,就要抵御形形色色的诱惑,战胜人生中贪欲。
(校长点评:痛过了,快乐就来了。)
7、定位创新
仅管人生定位会让你产生极大的痛苦,我们还是不得不忍痛割爱的来做,因为没有人生定位的人,其言行总是飘忽不定,前后不一致,人们就会像不相信说谎的人一样,不相信没有人生定位的人。
一个人在没有别人为他分担的情况下,想同时做好两件事快速取得成功的人,就像有人想用一支箭同时射死两只兔子一样不可理喻。不管一个人有多大能耐,但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
(校长点评:一心不能二用,古人早警告过。)
8、管理创新
企业首脑的第一特征,是具有远大理想,这种理想能够聚合所有员工的能量成一道激光,也是员工忠诚感的源泉。
一提到企业理想,有的老总说我们的企业理想是三年实现利润15个亿,员工平均工资达到5000元,这是不对的。企业理想不同于战略规划、更不同于经营策略。企业理想是企业相对战略规划更加稳定的向往和追求,是只要企业存在、只要员工属于这个企业就要认同的目标和状态。
(校长点评:钱不是一切,无论它多重要。)
9、管理创新
对企业家来说,耀祖光宗、当人大、政协代表等是不够的,祖国、世界、人类、爱、贡献、终极价值等才是最有价值的。
对于每个期望成为一流的中国企业,都不能避开这样的一个基本问题:企业理想。正是这种理想,才能让这些企业获得一种卓尔不群的基因,并最终和那些平庸的企业区别开来。在追问中寻求答案,是每一个具有远见的行动主义者必然的选择。
(校长点评:有远大理想,才能超越平庸。)
10、定位创新
一九三二年,日本松下公司创立时,曾经制定了一项《250年发展战略规划》,且不论能否实现,单是实现这份规划所需要的毅力之大,就足以使人肃然起敬了。
伟大的企业首先是伟大的目标,而伟大的目标决不是容易实现的目标,伟大的目标往往需要几代的不懈努力才有可能基本实现。为了达成生产电器产品像自来水一样低廉、方便的目标,松下拟定了一项二百五十年大计划,也就是说,从一九三二年开始,必须过二百五十年,才能完成最先制定的伟大目标。
松下幸之助说:“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30年的眼光只能成为生意人”。
(校长点评:目标短小,难成大器。)
11、定位创新
在人类群体活动中,很少有像共同愿景能激发出这样强大的力量。人们寻求建立共同愿景的理由之一,就是他们内心渴望能够归属于一项重要的任务、事业或使命。
伟大的企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将洞察力与策略相结合,描绘出独一无二的企业愿景。
(校长点评:伟大的企业,必有伟大的定位。)
12、定位创新
为什么那些世界级的商业性公司要提出几乎与商业无关的理念,并且把它作为指导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原则和动力?或者说作为他们力量的源泉? 道理其实也很简单。这个世界外在的东西,不管是钱、权力,还是制度法律,都不可能为人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作为一种有灵魂的动物,只有灵魂才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这就是信念。
稻盛和夫:真正的经营者具有出于灵魂深处的坚定不移的信念。
(校长点评:全体员工的灵魂力量,才是最厉害的。)
13、产品创新
当传真机市场所谓的饱和时,电子邮箱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当盒式录相机市场所谓的饱和时,VCD、DVD机市场又出现了;当百货商场所谓的饱和时,超市、购物中心、专卖店又粉墨登场了;当大笔资金投向零售商场的建设时,电子商务、网络快递更是来势汹汹,霸气十足……
大屏幕彩电饱和时,纯平出现了,等离子、液晶又出现了;大米市场饱和时,精米、粗粮又出现了……
互联网时代引爆的笔记本、手机、便携式设备的大量更新,促使很多用户不再使用传统的台式机来上网、娱乐。便携式的笔记本与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上网冲浪的一种便利选择。笨重的台式机被扔到了一边,但平板电脑的出现又冲击了笔记本电脑……。
除特殊原因外,世界上没有饱和的市场,只有缺乏渗透的营销功夫。可口可乐已经在美国营销了上百年了,市场饱和了吗?
(校长点评:市场永远在期待新的产品。)
14、产品创新
美国有家玩具工厂,为了生产一种能受儿童喜爱的玩具娃娃,他们别出心裁地请来孩子参与决策。他们事先设计了10种玩具娃娃,放在一间屋子里,每次请一个孩子独自进屋去玩,看这个孩子最爱摆弄的是哪个样式。为了求真,这一切都是通过摄像机显示出来。
如此经过对上百个孩子的调查,厂方最后才做出具体产品样式的选定,中选产品在圣诞节前成批生产投入市场后,一销而空。
(校长点评:产品创新上,企业不见得比顾客更聪明。)
15、营销创新
汤姆·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分析美国最佳企业的管理经验时说,最佳公司喜欢听任用户的摆布,让他们推得团团转。“出色公司不仅是在服务、质量、可靠性和市场里寻找合适地盘方面比别人强些而已,它们还较善于听取用户意见……这些公司之所以在质量、服务等方面这么强,很大和谐上正是由于它们注意用户的需要,由于它们善于倾听用户的意见并把用户请到公司里来。”
(校长点评:用户的重要性,许多老总认识不够。)
16、广告语创新
“总统用的是派克”,干脆得落,掷地有声,美国及世界各国的富豪阶层、政要名流、成功人士……都不得不为之心动,至于价格,这时候反而不能低了。
(校长点评:你也寻找这样的一句吧,付代价也值得。)
17、产品创新
美国一个制造小汤匙的青年,只把温度计与之组合(也可说是增加了量温度的功能,因为创意思维往往有所交叉),便成了喂婴儿的好东西,发了大财,成本0、3元的小汤匙,零售价10美元却没人喊贵。
(校长点评:暴利,不一定都来自高科技,更来自人性的发掘。)
18、定位创新
欧洲那一家以粗俗无礼著称于世的餐馆,生意同样做得走。还有一家以故意宣称最差服务并且真的实施最差服务的宾馆,仍有一批冤大头、傻大哥上门。美国有一家名字叫“肮脏牛排店”而且店面看起来也蓬头垢面,吃的人却从来都是乐呵呵的。
(校长点评:许多企业的定位是平淡无奇的,不敢出人意料,所以收获有限。)
19、产品创新
在阿拉伯国家,虏诚的穆斯林教徒每日祈祷,而且祈祷的程序和要求极为严格:必须跪在地毯上,必须面向圣城麦加,教徒们往往为找不准麦加城的方向而苦恼。比利时地毯商范德维修生产出一种质地厚实的高级祈祷地毯,在地毯嵌上一个偏平的指向针。指向针并非指向正北和正南,而是在任何时候都指向麦加城。这种祈祷地毯虽然比普通祈祷地毯价钱高出许多,但一上市就成了穆斯林教区的抢手货。
(校长点评:同学们,这个改动要花许多钱吗?不要,只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就行了。)
20、营销创新
家住福州竹林新村27栋101室的中国税务报记者陈光平,在大年除夕夜的凌晨4点,拨通了海尔空调福州营销中心的电话,要求马上安装一台海尔空调。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没想到几分钟后海尔空调安装人员就如约而至。及时、热情、周到的服务,让陈先生感叹不已。
(校长点评:服务是营销的第一利器,看看,我们的差距有多大。)
2015、11、25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