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天才的意志、智慧与思想(一)

[日期:2013-09-03]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 [字体: ]

   

 

    (注:内容选摘自“舒明武作品选集”第七部《天才》第二章。)

 

1、非当下时空所能心领神会

天才的意志在着眼什么,推敲那些智慧的思维,恐怕也非当下的时空所能心领神会。他不见容于当下的时代,却将智慧的能量火花散播在未来的时空中,缓缓地,轻轻地,如影随形却浑然不知他的踪影,对于老子所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器晚成,道隐无名。”终于有了深一层的体悟。

这体悟来自于“才华养于平静,性格则形于激流。”这种智慧的道来自于右脑开发的左手训练,这种心灵的升华为灵魂意志来自于道法自然。

  ——巫石吉 

2、第一刹那了知

哲学之判断力,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判断力看到“一切是一”的结果。(这个结果进一步扩展了语言和交流的可能性,同时无限的扩展的人类的生存可能。)而这个判断力就是印度人所谓“第一刹那了知”。

有这种第一判断力的人就是天才。

   ——松骨梅魂 

3、提升思想深度

天才,是懂得如何提升思想深度的人,因而他们能获得一般思想程度所无法获得的知识。

 

4、衡量天才的标准

天才是一个“能够战胜一切,克服一切决不屈服,决不后退的强烈意志”。

意志力是成为天才的最基本的特征,是衡量天才的标准。

 

5、构思感人至深的思想

朗吉努斯(Longinus)在《论崇高》中把天才和崇高相提并论,崇高一旦离开了天才,天才也就不能成其为天才。朗吉努斯把崇高的品质建立在作家的心理特征——他们“灵魂的伟大”——之上的。拥有天赋的这类作家有能力构思感人至深的思想,由能力营造感染读者的强大情感冲击力。“崇高的天才是天生的,不能传授,而天分就是唯一能产生崇高的技术。”同柏拉图一样,朗吉努斯也强调神赐迷狂,强调灵感的神迷性,即在灵感的支配下的诗性的入迷状态。

 

6、在思想的形式下复燃了

大地与苍穹都有阴晴圆缺。但是,这人间与那天上一样,消失之后就是再现。一个像火炬那样的(天才的)男人或女子,在这种形式下熄灭了,在思想的形式下又复燃了。于是人们发现,曾经被认为是熄灭了的,其实是永远不会熄灭。这火炬燃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光 彩夺目,从此它组成文明的一部分,从而屹立在人类无限的光明之列,   并将增添文明的光芒。健康的革命之风吹动着这支火炬,并使它成为燎原之势,越烧越旺,那神秘的吹拂熄灭了虚假的光亮,却增添了真正的光明。

 

7、精通的是人类最根本的福旨

天才就是那些“不懂事”的孩子,他们不懂的是世俗之事,而精通的是人类最根本的福旨。

    永远像五岁孩子一样地大哭、大笑、大悲、大喜、大怒、大吼,永远地恣情纵生、为所欲为、不守“规则”;永远地质疑现实、藐视权威、蔑视传统;永远地惟我独尊、惟理独尊、鄙夷市俗——这就是天才。当他们表现出种种幼童心态,做出种种只有小孩子才能做出的举动时,他们的心没有任何束缚,他们是最真实的自主的人。

    “不成熟。”这是俗世所能加给天才的最简便的指责,同时也是对天才的最高的褒奖。

    幼童有最洁净的灵魂,天才有最伟大的心灵。

 

8、希望思想成为全社会的指南

天才为他们的思想自豪,再清高的天才也希望这思想成为全社会的指南,他们相信自己肩负引导民众的使命,救世济民是他们生命的最高宗旨。因此,对于哲学家个人的认可,往往便是对其思想的接受,而还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思想发挥了效益更能令天才兴奋的呢?他们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辱渴望公认,而是为了他们思想的普及与济世而幻想获得承认。天才是对庸众社会最为卑夷的人,同时也是抱有最多幻想的人,他们因为卑夷公众而诞生,又为拯救公众而卑夷他们。

 

9、无限的内心运动

他(克尔凯郭尔)看上去可能像税收官、市民、邮递员、餐厅老板、甚至呆坐在暮色中的贩依,然而,在他的外表下,内心中,他“已经并正在进行无限的运动”。他饮尽深植在无边弃绝中生活的悲哀,他知道无限者的痛苦,而他的有限者的趣味也一如任何不知有更高事物存在的他人,因为他在有限性中的停留并无害怕、焦虑的痕迹;反之,他在其中却拥有使他感到高兴的安全感,就像有限是一切事物中最可靠的一样。

 

10、智力空间犹如江河湖海

如果把普通人之智力空间比作水滴,则精英天才们之智力空间则犹如江河湖海——英国人曾说过:“一个莎士比亚之价值胜过一千万国民”。而美国人也如此评价钱学森:“他的价值抵得上五个陆军师”。精英对一个种族之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文化精英们。实际上,他们之名字已经通过自己之创造性成果和种族之精神与文化紧紧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了一个种族永恒之智力遗产。

智力空间之充分拓展是培植精英之根本途径,教育那是最最重要之手段——人类之进步就是自我教育之结果。

 

11、强烈的好奇心

天才的思想往往总是走在社会大众意识形态之前的,他们强大的思维力以及强烈的好奇心不能忍受长久的停滞不前,这就决定了他们终会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艺术事业的推动与发展,直至远远超前于同一时代其它人的行为和观念。

——豆批 

12、广阔的视野

地域的大小对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里,往往能够产生胸怀远大的人;而在一个国土狭小的国家里,就几乎没有这样的人产生。

要想成为一个天才,还应当有尽可能广阔的视野,不仅要胸怀祖国,还要胸怀世界;不仅要胸怀地球,还要放眼宇宙。

——严春友 

13、对人类最高的智慧惊讶不已

这种语言是天才专有的语言,没有达到这种思维境界是不可能产生这种语言表述方式的。莎士比亚的语言是这种语言的典范。一切伟大思想都在这充满激情、富于形象的语言中被极其准确地揭示了出来。在这揭示过程中,伟大思想不断自然涌现,深邃的哲理此起彼伏,灵感汹涌澎湃,他们沉浸在充满灵感、激情、智慧的精神快乐之中,对人类最高的智慧惊讶不已。

 

14、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思想

一个人能达到的最高境地,是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思想,是认识他自己……有些人生来就有这种天赋,他们通过经验发展了这种天赋去达到实际的目的。……诗人也是生来就有这种天赋的。

——《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卷288

15、对周围事物高度敏感

当他们完成对伟大思想记载的伟大作品后,睁开了眼睛,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大脑兴奋,他们对周围事物高度敏感,只要看到接触到的任何事物,都能使他们产生深刻的思想。 

这就是人类伟大天才的全部智慧特点,也是人类最高的天才思维境界。

 

16、萦绕天才脑中的思想

驱使或者说激励天才工作的,并不是什么新的思想,萦绕在他们脑中的是那些已被人闸述过却又闸述得不够充分的思想。

——德拉克鲁瓦

17、值得人类想几百年

有一类柔弱的天才,他们个人的生活是失败的,但他们低着头说出来的话却值得人类想几百年。

 

18、智慧脱离意志的羁绊

天才与之相反,他们的表情有个显著的共同点,脸上都能很明显地表现出他们的智慧,优于意欲,和智慧的获得解放……所以它给予天才的是:高而宽的前额和清澈晶莹的眼睛。那是因为眼睛和额都不为意志和穷困服务,它们只给天才伟大而超欲的快活。

智慧脱离意志的羁绊,在自由的对象中翱翔,不被意识所驱策,而又能旺盛的活动,只有在这当儿,世界才有真的色彩和形态,才能表示它全体的正当意义。当然,这种状态已经违背智慧的自然性和本份。也就是说已属于反自然,所以,这种现象的发生机会非常之小,但天才的本质就在于此。也只有天才才能高度而持续地表现这种状态……

天才与之相反,他的智慧已脱离意志的利害——即人格的厉害,他们以客观的直观将“世界”和“事物”融会贯通,一丝一毫也瞒不住他们。从这个意义来看,天才可说是很“熟虑”的。

——叔本华

19、始终伫守着自我精神领地

天才和傻子除二者都是人外,还有共同点是:对自身最主要的思想不迁徙不因为他人评判而改变。天才后天智力的开发不是用知识淘汰自身存在的思想,而是把知识利用为自我思想对比的对象,始终伫守着自我精神领地不掩埋在他人框架里,汲取他人的精华做补充,并继续延伸、拓宽自我的境地。

 

20、钻研人类的宗教精神

1920世纪外国文学宗师、文化巨匠,之所以大师辈出,天才的光芒,照耀了整个人类的世界历史星空,就是因为这些天才终身无一不是在努力钻研着人类文明金字塔的顶峰—— 人类的宗教精神,钻研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切最重大的古今发现与发明。福楼拜、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毕加索、梵高等等,他们在学术上的潜心的勤奋、努力,与他们对待自身的文艺作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与切身实践,相辅相成!

 

21、具有双重智力的人

一个天才是一个具有双重智力的人:其一为自己,为自己的意志服务,其二为世界,他就是它的镜子,因为他纯客观地理解它。

——《叔本华散文选》,152

22、对其他事漫不经心

天才就是这样,对其他事情都漫不经心地应付,他的认真不是有关个体或实际的事物,而是理首于世界和事物的真相,研究它的最高真理,或者苦心思索以何种方法使它再现。盖以,走出个体进入客观世界的那种认真性,是人类的天性所无法了解的,是不正常的现象,是属于超自然的。但唯有靠着这种认真性,才可看出其人的伟大。

——叔本华

23、深入地理解整体

天才是这样一种人,在他的头脑里世界作为表象获得更大一种明晰度,留下了更清晰的印痕;在他身上最重要深刻的眼力并不细致地观察个别事物,而是深入地理解整体;所以,人类可以从他得到最大的教益。……还可以把天才说成是对于事物,从而对于其对立而即他自身的一种非常明晰的认识(意识)。……首先跟它作对的是愚昧,最后是妒嫉;如果他一旦经受住这一切,人们便会对他和他的作品一拥而上,希望从他得到一道什么光,来照亮他们生存的黑暗,甚至为他们说明这种黑暗的所以然……

——叔本华

24、少有的意志

他们都是在苦寒的风雨之中,找到、吸吮了难得的梅花的芳香,并最终将自己的非凡的智慧和福泽遍撒于人间的。是意志!是少有的意志将他们锻造出了有别于大多数人的气质!他们才是真正伟大的天才,是真正伟大的天才人物。但是,他们永远是人类的少数。

 

25、纯智力的生活

天分高的人像头脑一样,除了人人都过的普通生活外,还过第二种纯智力的生活,它不仅在知识方面,而且在相关的真正的理解力与判断力方面不断有所增长,修正和扩大。……它以持续不断的思考,学习,尝试和实践为内容,渐渐变成主要的生存方式,而将个人生存仅仅降为达到目的的手段。

——叔本华

26、天才的三大意志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别忘了,真正的苦难常集中在天才的身心上,煎熬阿!孤独呢!磨难喔!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倒下,或者从此一蹶不振;相反地,他们善用煎熬转变成强力意志!运用孤独转化成智慧意志!在磨难中使用“苦集灭道”的形而上升华出“灵魂意志”来。

原子撞击产生新的能量,学习意志、强力意志与智慧意志会激荡出什么超越生命的火花呢?!那还用问!当然是灵魂的永恒光芒。

——巫石吉

27、智慧的异常剩余

天才的本质在于他的“直观认识的完全和强烈”,在于智慧的异常剩余……它由三分之二的智慧和三分之一的意志构成。

——叔本华

28、天才智慧跃动的成就

当代人的生活主要呈现为物质性的外观,即使所谓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作为物欲的一部分,越来越作为一种物欲的释放方式而被人们的消费着。当人们作为消费者享受着思想的成果时,往往忘记了那些思想发生的过程。而事实上,稍加思考就不难发现,人类现实的物质生活从根本上说是思想的物化,即便是一件最为普通的工具,也曾经是一场思想革命的结果,是天才智慧跃动的成就。

 

29、吴清源大智慧:中的精神

    吴清源认为,悟透棋道,也可悟出人生之道。吴清源的棋道要旨是“完美的和谐”,他说:“阴阳思想的最高境界是阴和阳的中和,所以围棋的目标也应该是中和。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的效率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那就是中和的意思。每一手必须是考虑全盘整体的平衡去下。”正是这种领悟,使他远远超越了一个争胜负的棋士,而体现出一种极其充盈丰沛的人格。这也是他把自己87年波澜壮阔的人生自传命名为《中的精神》的原因。

而北大著名教授陈平原在《中的精神》的序中认为吴清源是“文武双修”,到达了大成功的大境界,认为吴清源正是以“中的精神”完成了“雄狮所无法完成的事业”。他写道:“德国思想家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个很有名的比喻:人的思想有三种变形,由忍辱负重的骆驼,到英勇搏击的雄狮,再到天真游戏的儿童。后者最为难得,其天真烂漫地去开始一切、创造一切,往往可以实现雄狮所无法完成的事业。

                       ——金庸

 

30、思想天才并不是已死的灰烬

思想天才们理应在人类的历史记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当代人的思想活动来说,过去的、真正伟大的思想天才并不是已死的灰烬或传统,而是一个不断地被发现的金矿。

                     ——张剑荆

 

                                  

 

2013831录入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天才的魅力、威力与魔力(二)
下一篇:天才的事业与成功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