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注:
本文选自2010年四月出版发行的舒明武第四部著作《中国软实力——影响中国崛起的五大软性力量》第一章第四、第五小节。】
中国精神井喷时代的到来,离不开精神养料的雄厚储备。可喜的是,随着中国出版、教育、文化事业的长足进展,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和中外交流的发达,随着中国人现代、当代革命与建设奇迹的创造,中国精神养料之丰富,可以说是以往任何时代所无法相比的。
1、自强精神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是这种精神的经典表达。中国古人就提倡个人要自强,国家要自强,不能依靠和等待他人的帮助支援。从神话中的大禹治水到现实中的商鞅变法,从都江堰到大运河,无不体现了,从一代代反击匈奴到成功收复台湾,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困苦,用辛勤劳动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不屈服于任何压迫者,“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其金石之音,响遏行云,穿透时空。
2、坚忍精神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自然生存环境并不是一直都好,面临的政治、军事与社会危机更是数不胜数,怎么办?特别是逆境与危机中怎么办?历代圣人先贤,无论在言与行方面,都为我们做出了光辉榜样。在言方面,有“小不忍则乱大谋”、“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在行方面,有文王牢中写《周易》;孔子受厄作《春秋》;屈原被放逐,《离骚》却问世;左丘失明,煌煌一部《国语》诞生;孙子膑脚,《兵法》却修列出来了;吕不韦迁蜀,《吕氏春秋》惊天而出……至于司马迁受腐刑之辱,仍发愤作《史记》,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成大业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3、仁爱精神
“仁者爱人”、“仁者无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等等,历经数千年传播教化,已经深入中华民族的骨髓。在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战争中,能找到“七擒孟获”的例子吗?至少我还没有读到。请记住,“仁、义、礼、智、信、忠、孝、和”,“仁”排列其首的,离开了“仁”,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是意义不大的,战国时的大将白起,就因为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这一不仁之举,永远入不了中国著作军事家的正册。仁爱精神,一直是中国各民族儿女亲和共处所依凭的准则,历经哲人先贤的琢磨锤炼,激浊扬清,凝聚结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构建伦理道德大厦的基准和标尺。
4、勤奋精神
仅从一则古代神话“精卫填海”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古代人显示的那种勤奋精神之强大,填海的工程量之巨大,今天的我们仍然想来可怕,但古代的中国人却敢做,虽属神话,照样不减其精神之光芒。
“愚公移山”则是更接受于现实的例子,凭借锄头与箩筐就要搬走两座大山,那不知要多少人世世代代的勤奋啊!勤奋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创造财富和探索未知的巨大力量,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所谓“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业精于勤,荒于嬉”。“书山有路勤为俓,学海无涯苦作舟”、“天道酬勤”……那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5、探索精神
“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格物致知”……中国古人的探索精神是古代世界各民族中最顽强英勇的。据说屈原在“天问”中一口气提出的100多个关于地球诞生、人类起源、时空奥秘领域的问题,至今人类也不能完全解答。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国古人从各个方面提出了生命、人性、国家、民族、人类、星空等领域的众多问题,并进行了顽强不息的探索,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埋下了深远的线索。仅仅一篇《易经》,一篇《道德经》、一部《诗经》、一部《论语》、一卷《离骚》……几千年,人们还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和研究。中国科技与发明曾令先于世界很长时间,探索精神功不可没。
6、创新精神
中国人历史上有没有创新精神呢?这是一个伪问题。世界古代的科技发明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国人发明的。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所著《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一书中指出,当代世界的基本发明和创造,可能有半数以上来源于中国的古老文明。他列举了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除了“四大发明”,在现代农业﹑现代航运﹑现代石油工业﹑现代气象观测﹑毒气﹑枪炮﹑降落伞﹑载人飞行﹑白兰地﹑威士忌﹑蒸汽机的核心设计,几乎都源于中国的发明,而要发明这些,没有创新精神可能吗?岂止科技领域,哲学上的阴阳转换,政治上的商鞅变法,教育上的科举考试,管理上的史官和谏官制度,军事上的围魏救赵等等,无一不是创新精神的体现。虽然到了近代,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压抑和摧残,但其谷底反弹的速度和力度仍然是惊人的,是与其底蕴雄厚有关的。
7、气节精神
提到中华民族的气节人物,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苏武牧羊,被拘禁在冰天雪地的异国十九个春秋,丝毫不减其志,连敌方也被震惊感动了。其次想到的是宋朝文天祥被俘后三年不降,无论元朝皇帝怎样的威逼利诱,一点不起作用,其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存丹心照汗青”绝唱千秋。气节精神是天地间的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气者,乃正气﹑骨气;节者,为节义﹑节操。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王夫之云“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均是中国气节精神的注脚。
8、爱国精神
中国屹立五千年而不倒,是世界历史上唯一的现象,中国人、中华民族对祖国这片土地的爱之深切,爱之强烈,那是无须多言的。请看,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秋瑾“他年成败不计较,但恃铁血报祖国”;孙中山“振兴中华”……这样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无穷源泉,成为维护和保卫国家民族利润的不竭动力,使一切外部的居心不良者心惊肉跳,使那些疯狂的侵略者面临一一覆灭的命运。
9、革命精神
翻阅中国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农民起义的历史,从陈胜、吴广到洪秀全、义和团,要么内惩奸恶,要么外抗强暴,处于底层的中国人民——主力是中国广大农民一次又一次揭竿而起,以鲜血和生命捍卫自己和民族、国家的利益,可歌可泣,动地惊天。正因为这种源自上古的革命精神的火种不灭,才有1840年以来的中国社会血泪中的触底反弹,并历几代人的革命战争,最终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数千年来第一个人民扬眉吐气、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10、改革精神
最早的英雄人物无疑是商鞅,他不惜生命代价的秦朝变法为一个强大的秦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同代的申不害变法,也很有名。而当时的六国,无一没有进行或多或少的变法。接下来还有西汉时的晁错之变法。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明代的张居正变法,晚清的“戊戌变法”等等,共同证明中华民族的改革精神是一脉相传的。而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则是这种改革精神最新的弘扬,其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持续之久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空前的。商鞅所言“便国不必法古,利民不循其礼”;王安石所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仍然没过时的。
11、开放精神
唐朝时盛大恢宏的开放气象,是令中国人千年后回忆起来依然热血沸腾的盛世景观,其灵魂就是全方位的开放精神。中国民族的开放传统也是源远流长的,从《尚书》的“协和万邦”,到孔子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从陆贾的“宽博浩大,恢廓密微,附远宁近,怀来万邦”,到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到郑和的七下西洋……都证明了我们祖先的视野是广阔的,胸怀是博大的,思想是不保守的,他们在历史上所建立的为外国人称道不已的功业也证实了这一点。
12、五四精神
1919年5月4日,中国精神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在一次伟大的政治革命的呐喊中开始了。它不再像已往的农民革命那样,只反封建,它还反帝国主义,更反中国的文化传统,其“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震撼了千古江山。它让中国人民、中国社会迎来了全新的精神气息——包括科学、民主的精神气息,这种精神气息是清晰的、果决的、勇武的、超强的、创造性的,其直接的结果是两年后一个伟大政党的轰然出世,延续的结果是一个伟大国家的豪迈登台。
13、井岗山精神
井岗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那里孕育的井岗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的火种,是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传统的源头;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井岗山精神的主要内容是:打破常规,勇于开拓;不畏强敌,顽强拼搏;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崇高信念,坚定不移……
14、抗日战争精神
这一精神是血火硝烟中锻造出来的精神,包含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内容:国家和民族利益至高无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捐弃前嫌、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怕落后、不畏强敌、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不等也不依赖外援,以自己力量为主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进行军事战壕、战役与战略的创新,寻找独特成功之路的民族创造精神;担当正义、愿意为人类反法西斯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15、延安精神
延安,曾是中国的精神圣地,只要稍微回想一下在那交通闭塞、刺刀封锁的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一批又一批青春儿女,从五湖四海向那里奔去的激情现象,就会明白它的灵魂磁力有多么强大了。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个高尚的人的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精神,是永远不老、永远不朽的精神。
16、抗美援朝精神
面对武器装备世界第一的、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军队,在没有空军掩护的条件下,中国军队出征了——这是一种足以令人类历史上所有英雄额首致敬的铁血精神。不仅出征了,而且打胜了,这更是美国军方、印度军方及许多国家军方要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我们却知道,其核心原因是中国精神——以抗美援朝命名的中国精神,它包括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民族团结精神等等,闪耀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最新光芒,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永放光辉。
17、铁人精神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现代工业正在紧张建设中,却被石油卡住了脖子,“中国贫油论“如一座大山,压在中国人的心头。这时候,大庆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人站出来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得抖三抖”,其气魄豪情绝非躲在象牙塔中烤火的文人所能写出。铁人精神就是不服输、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就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主动创造历史的精神,就是为国家发展、为民族未来甘愿舍弃青春与生命的精神。
18、雷锋精神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当代中国人的最高理想与信仰,但共产主义社会所需要的精神境界,人们不可能同时达到,必定有人先行作出榜样。雷锋,正是这样的榜样。有中国社会的物质生活还相当贫乏的年代,雷锋站了出来,多年如一日的无私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社会,让毛泽东一直号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化为一个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亿万人民为之感动,为之钦佩,为之鼓舞,为之而学习追赶,一时蔚为壮观,影响极为深远。
19、焦裕禄精神
中国革命成功之后,中国共产党成了执政党,管理着国家的一切,其干部的品德素质具有决定性意义。县委书记焦裕禄是这方面最好的榜样,他的精神主要表现为亲民爱民、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的深厚情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境界,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精神。他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将永远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0、两弹一星精神
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简称“两弹一星”,是在难以想象的艰难条件——甚至到了没有饭吃的地步的艰难条件下完成的,其精神真的称得上伟大。这一精神的源头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一精神的内核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这一精神的价值是激励中国现在及将来的科研人员不被任何困难艰险所吓倒,任何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21、海尔精神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对海尔精神是这样解读的:海尔精神就是创业、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就是每天从零开始,创新精神就是每天比昨天有提高!这种精神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国发展所需的物质财富的创造,有着巨大的意义和价值。
22、龙芯精神
面对美国高科技的封锁,面对英特尔公司制造的神话,以胡伟武为代表的龙芯人,不信邪,不怕鬼,从头开始,历经艰辛,百折不挠,终于造出了具有中国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这种精神对当代中国太可贵了,它能使更多的中国人不相信神话、不迷信权威,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以弱小战胜强大,并把祖国繁荣富强和自己的事业高度融合,获得事业、商业的双丰收。
23、丛飞精神
丛飞,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的农村,自小努力向上。收入并不丰厚,但进行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他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的事迹并不复杂,但他的品格实在高贵,他把扶贫作为全部的生活,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文明融为一体,为当代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24、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5月12日,一场大地震袭击了中国,但中国并没有被吓倒,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顽强拼搏,不仅迅速战胜了这一空前灾害,而且凝聚结晶出一种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抗震救灾精神是新时期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最新象征。
25、北京奥运精神
2008年的北京奥运,是有史以来最盛大、最成功的一次体育盛会,在长达8年的准备中,在奥运会的进程中,一种新的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诞生了,它就是: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升华,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彰显,是中华民族最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 ……
对空前丰富的中国人的精神养料来说,上述资料不可能包揽一尽,还有张海迪精神、孔繁森精神、1998抗洪精神、奇瑞与比亚迪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等等(来自于外国的精神养料将另外叙述),但从中已经能够看出,在打造中国新精神方面,我们已经具有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的优良基础,剩下的只是我们的优秀行动了。
舒明武
邮箱:smuce@vip.163.com
QQ:524842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