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注:
本文选自2010年四月出版发行的舒明武第四部著作《中国软实力——影响中国崛起的五大软性力量》第一章第一小节。】
古今中外的历史发展证明,如果没有精神世界的卓绝,一个民族要想挺立于立世界之林是根本不可能的。任何时代改革与创新,离开了精神的基础与动力,其成功将是偶然的、苍白的,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昙花一现,最后仍将走向虚无与失败。
不过,这一命题,对公元2010年春天的中国——已经立国六十周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比其他任何时间都更为重要。
请允许我引用一些网友、专家与作家的文字,我相信,这些文字同样是我们中国人、中华民族心灵的声音:
“‘为心灵找一个家’,这将是今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之一。”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姜义华这样预期。他认为,经过了‘唯GDP论’和过度注重物质生活的思想误区之后,‘精神家园’的提法变得频繁起来,这其实是回到了国家发展的核心问题——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年过七旬的复旦大学历史系资深教授朱维铮说,‘如何避免精神贫乏’将是新的一甲子,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必须直面的挑战。他认为,在新一波的‘国学热’‘孔子热’中,正确认识经史子集,避免脸谱化、快餐式的解读,将有助于建构中华民族所共同拥有的、充满和谐包容的精神家园。”
《大秦帝国》的作者孙皓辉认为:“我们这个社会极其类似于春秋时代,万物共酿,六合激荡,天下多元,而信念危机也很明显。我们需要一场强大的精神复兴,来做民族与国家复兴的先导。”
一位名叫龙行大野的网友更是热情洋溢地指出:“新精神的建立已经刻不容缓,我们处于信仰真空的时代;新理想、新目标的出现是势所必然。一切不死不生,迈着滞重而拖沓的脚步行进者,必然在大浪淘沙的涤荡中沦入历史的深渊。我们不要在历史的轮回中嬉戏了,我们该走上高山之颠,呼吸清新的大气,新的阳光已经在艰难的呼唤中透出天宇,让新精神的日火凝聚于我们民族青春洋溢的肌体。”
“新精神是中华民族过去一切时代的精神结晶 , 是建立在强大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并开拓创新的符合当代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强大精神指南。”
“这种新的精神所具备的穿透力,即要让我们的民族在以后的很多代人都能继承和发扬,直到完成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理想。”
…… ……
我不仅赞同上述观点,更认为,历经六十年正——反——合的精神发展旅程,中国人已经全面而深入地接触了国际社会,从发达国家汲取了先进的、丰富的精神营养,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中国长期历史积累的精神优势和积淀的精神污淤看得益发清楚,对中国社会当前面临的精神危机也有了透切入微的认识,对中国人巨大的、潜在的精神力量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激情。完全可以说,中国新精神的井喷孕育很久了,美观壮丽的中国新精神井喷期正在到来。
这一井喷期的抽象标志是,最近几年十几年来中国人(不论中央还是地方)对创意、创新、创造、独创的重视空前未有,与此相关的文章、著作、演讲、咨询、策划、教育等层出不穷,其势愈演愈烈,燎原神州赤县……
这一井喷期的具象标志是,在经济领域,以海尔、海信、华为、龙芯、奇瑞、比亚迪、皇明等代表的一大批中国企业,开始了向核心工业技术、高新尖端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商业品牌等领域发起了一波比一波更强大、更猛烈的冲击;在文化领域,《大秦帝国》超级长篇小说及电视剧的出现,预示着饱满充沛的中国精神本源即将回归中国社会;在教育领域,对以应试教育为灵魂的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的批判,炮火之猛烈为数千年来仅见,以创新教育为内核的教育创新,呼之欲出,谁也无法阻挡……
迎接——用精神创新的成果迎接中国精神井喷现象的到来,不仅是当代中国每一位有志之士的庄严责任,更是一种伟大使命。
舒明武
邮箱:smuce@vip.163.com
QQ:524842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