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保存中国的文化基因

[日期:2009-12-13]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创意网 [字体: ]

如果说上述几节说的是中国文化战术方面的问题,这一节说的则是战略方面的问题了——保存中国文化基因的问题。

什么是文化基因?总体上说,文化基因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文化特性,是能使一个民族千秋万代永远保持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个性。有了它们,一个民族就存在;反之,则消亡。

从中国历史的实践来看,文化基因是一种非常神奇、神秘的东西,甚至有如神话般的东西。有专家写道:我国历史中宋、辽、金、元一段,契丹人在军事上颇不弱,占据了半壁江山,建立了辽国,但是,这个民族最终烟消云散了,他们融入了汉族。继起的女真人推翻了辽,建立金国,军事上也厉害。可是,女真人也消失了,也融入汉族中去了。他们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文化,而全盘接受了汉族文化。《聊斋》的作者蒲松龄中文那么好,文学素养那么高,可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他是女真人?就是统治全中国200多年的满族,也大半融入了汉族中,现在除了极少数人之外,绝大多数人已经放弃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而完全汉化了。

具体上说,文化基因的三大核心要素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这三大因素越是成熟,就越稳固,力量也就越大。

仍是这位专家写道:契丹文字的历史很短,一冲就垮,现在没有人认识了。满文比契丹文历史长一些,相对比较稳固,不过也几乎消亡了。语言文字不仅是交流的工具,其中还隐藏着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和审美情趣。比如汉语比较简约、灵活,有时还有朦胧美,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我认为,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网友对中国教育过于重视英文学习反感,为什么有许多人对网上汉语文字的变异感到担忧,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一起抵制国家有关部门对46个汉字的修改,其根本原因就是害怕破坏了中国文化基因,因为这种破坏一旦发生,后果之严重,比某一场战争的失败、某一场经济的崩溃、某一次自然灾害的袭击,远不知要大多少倍。

全力保卫汉语,保卫中国语言文字的悠久、纯正、洁净、完美,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第一核心要义,

第二核心要义是宗教信仰问题。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已经出现了相当多的问题,前面已经提到一些,这里还得专门谈一谈。中国历史上,中国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道教,儒学似乎未能成教,属于世俗化运用的成分更多。近现代以来,西方基督教传入,有所发展,在新中国的前三十年销声匿迹(那时是共产主义信仰),近三十年来复苏很快。目前中国的宗教信仰处于一个众教纷起、多教并存、风云激荡的状态,谁能最终胜出,不只取决于宗教信仰自身,还得取决于中国政治、文化、教育、经济诸方面发展的情况。而我个人,对共产主义——充分吸纳了人类先进文明成果的共产主义信仰的回归,具有坚定的信心。我认为,只有这种人类最美好、最纯洁、最高尚、最壮丽的信仰,再度成为中国人心灵的旗帜,再度成为中国文化的火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成功的希望。

第三核心要义生活习惯问题。生活习惯包括的内容非常多,但从文化角度来看,最核心的是饮食习惯,它最稳定,最能起作用。虽然中国人——尤其是八零后、九零后的生活习惯,受到了以麦当劳、星巴克等为代表的异国饮食习惯的强烈冲击,但中餐在中国仍然是主流饮食,很多中国少年在长大后仍然以中餐为其主食,而且中式餐馆正在迅速向全世界发展,笔者家乡的重庆火锅,在海外市场的开发势头更是一年猛胜一年。前些年有关部门曾用力推行的分餐制,在公众饮食场合几乎是一败涂地,显示了饮食习惯这一中国文化基因的强悍。

中国人——包括我本人,应该在保存中国文化关键性基因的意义上认识保持中国饮食习惯的价值,从而更自觉、更热情、更坚决地支持中餐的发展,成为永远的中餐爱好者和中餐迷恋者。

 

——摘自正在创作中的舒明武第四部著作《强国九策》第四策、中国文化创新

 

 

舒明武

 

电话:13983101295

邮箱:smuce@vip.163.com

QQ524842691

创意生活QQ群:34692922

 

2009-12-5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为中国天才培育文化沃土
下一篇:日本、芬兰和以色列
相关新闻 舒明武第四部著作文章选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