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为中国天才培育文化沃土

[日期:2009-11-15]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创意网 [字体: ]

将这一条摆在中国文化创新第一条,可能会出乎不少人的意料,老实说,它也不是我最先的顺序安排。但反复考虑后,我还是坚定地把它放了第一条。

    为什么呢?根本的原因在于,自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之后,中国文化的狂浪巨涛停息了,转成了平静深沉的河流,有时还成了淤积的死水一潭甚至回水之沱。

    这时期的中国文化,渐渐由成熟变为圆熟,由圆熟变为老熟,由老熟变成为老朽……其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是它压制了中国天才人物的诞生,摧残了中国天才人物的成长,偶尔出生长大的几位,也被扭曲得不成人样了。

    是的,我们还数得出毕升、李时珍、张衡等天才人物,还数得出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天才人物,或许,我们还数得出包拯、岳飞、林则徐等天才人物,可数量仍然太少,且曹雪匠、岳飞之生平命运,怎一个惨字了得。

    就在成吉思汗大军横扫中国大陆之后的不久,西方人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了长达几百年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开始了一个“产生巨人(天才)”的伟大时代。但丁、莎士比亚、拉斐尔、达·芬奇、雨果、巴尔扎克、歌德、雪莱、贝多芬、李斯特、肖邦、瓦特、牛顿、伏尔泰、康德、黑格尔、尼采、罗丹、惠特曼、普希金、托尔斯泰、欧文、圣西门、马克思、恩格斯、普朗克、爱因斯坦……从诗歌到小说,到科学到哲学,从音乐到美术,从技术到发明,无不群星耀眼,光华夺目,令人数百年后仍然心旌摇荡,意追神往…

    同时期内,西方文化中的“天才学”在古希腊、罗马早期天才学的基础上,迅速繁盛兴旺起来,论据充分,论点独到,论述新颖,论著层出不穷,不仅如此,整个社会中,赞美、颂扬、崇拜天才的风气日益兴盛,帮助、扶助、资助天才的人士——包括上层精英人士、富有人士也愈见增多,其特征之一便是当时由欧洲上流社会贵夫人主持的文化沙龙的兴旺。梅克夫人对柴可夫斯基长达十年的通信和资助,已经成为天才故事的千古美谈。

    近几百年西方社会高速发展、天才巨人辈出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精英只能在崇拜英雄、推崇精英文化之社会里产生。精英之产生更有赖于社会建立一种“筛选机制”——使有才华之人受尊崇,享有财富,崇高荣誉和社会地位。法国建起了“先贤祠”,美国对来自外国的人才提供了优越待遇,等等,都深刻地证明了文化土壤的重要。

   这方面,这数百年,我们被彻底甩下了,我们在国家级、世界级天才人物的数量和质量上也被彻底甩下了。此期间,我们的文化,不鼓励探索,不鼓励冒险,不赞赏和奖励创意、创新、创造、独创,不承认、欣赏和喜欢一切敢于挑战权威、超越古人的人物——即使你是500年一遇的天纵英才,而是与之相反。

    长歌当哭啊,那漫漫数百年间,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中国天才少年和青年,要么一生埋首于四书五经经史子集,要么俯首帖耳于皇帝宦官,要么无为虚度或仰天悲吁“生于末世运偏消”。有资料显示,从1624年到1924年的三百年中,人类——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的人类共有2200多项重大的科技发明,但其中没有一样是中国人发明的。培育中国天才的土壤之瘦瘠干渴,真的无以言说。

    今天的中国文化创新,应该从这里开始,从培育中国天才的肥沃土壤开始。

我知道,新中国六十年来,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中国天才所需要的文化土壤也有一点肥沃的样子了,但我认为,面对新的六十年中国发展的人才需要,这土壤的肥沃丰厚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与其说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不如说二十一世纪是天才竞争的世纪,因为只有每一个天才的身边,都聚集在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天才不过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21世纪的中国文化,其最大的特色之一,应该也必须是为天才——特别是创意性天才、创新性天才、创造性天才、独创性天才提供空前肥沃丰厚之土壤及阳光雨露的文化。只有这样,唯有这样,各个领域、各种行业、各个区域的中国天才——特别是青少年天才才有机会脱颖而出,锋芒毕露,大显身手,宏图尽展,功业盖世……

 

——摘自正在创作中的舒明武第四部著作

        《强国九策》第四策、中国文化创新

 

舒明武

 

电话:13983101295

邮箱:smuce@vip.163.com

QQ524842691

创意生活QQ群:34692922

 

2009-11-8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保存中国的文化基因
相关新闻 舒明武第四部著作文章选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