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解放日报》一文引用舒明武的观点

[日期:2008-09-22]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创意网 [字体: ]

  历史上,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创新发明并非出自业内专家,而是外行人。

  如坦克,就不是军事专家发明,而是一个记者的突发奇想。1914年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叫贝斯特·斯文顿的英国随军记者,在法国目睹了英国远征军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后突然想到:如果能给拖拉机穿上装甲外衣,不是可以抵御敌人的枪弹吗?于是,他向大英帝国防务委员会郑重提出将“霍尔特”型拖拉机改装成战车的建议。这项建议最终被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慧眼识珠,仅用一年多时间就设计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坦克。

  国内著名创意网站网主舒明武在分析这一现象时认为:大多数创新发明都起始于人们大脑产生的新想法———灵感,灵感并不专爱于知识渊博的专家和名流,正常的普通人同样会产生创新灵感。把握这一特征,对企业利莫大焉:可以领先一步,进入更新更高的产品开发境界,那就是让目标消费者自己来创造自己喜欢的产品。

  在这方面,海尔公司已有诸多“个性化零距离服务”尝试。据悉,海尔曾应一个哈尔滨消费者要求,制作了一台左开门的冰箱;也曾应山东一家商场的要求,制作了近900台内置温度显示器的冰箱。海尔还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我的冰箱我设计”的活动,100多万台“个性化”订单飞了过来。有的消费者向海尔提出了“需要一台三角形冰箱”的要求,有的消费者向海尔提出了渴望有一台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冰箱并希望由自己来设计,海尔都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追求消费者认可的价值创新,是时下世界第一流的企业产品制造水平。欧洲有一家企业出售手表时,让顾客自行选择主体、外壳、表带,组合后再卖出去,这种“拼装出的个性商品”创造了一个新的目标消费群,创意开发思路是商家的,具体的产品创造却是由顾客自己完成的。戴尔电脑公司更是满足顾客购买个性化电脑需求的典范。顾客需要什么样的电脑,自己想设计一种新色彩、新外观、新款式的电脑,戴尔公司很快就能将其变成现实。

  应当看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个人越来越难以独立完成创新发明,所以普通人的大量灵感最后都无奈地丢掉了,这是一种极大的创新资源浪费。而海尔、戴尔等企业,则是将个人零散的灵感串成珍珠,发现个性化需求,研究需求和捕捉需求的变化,从而使企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上等级。消费者设计,企业制造———这种开发策略不再斤斤计较于瓜分不断缩小的现有需求和对付竞争对手,而是面向无限生机的无限市场———消费者大众,商家完全不必担心商品有没有销路的问题。

“小批量、个性化生产”,是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上个世纪70年代所作的预言。专家认为,这个预言在21世纪正渐渐化为现实。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产品的开发,如果不能发现需求或应对不了需求,只能是白忙活一场。这是企业在新世纪的生存和发展之路。   

   

  (文章原名:消费者设计时代渐行渐近   

   http://www.jfdaily.com 2005-9-24 9:25:37

 

2008-9-20录入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时代信报》对于舒明武的长篇报道
下一篇:
相关新闻 专家个人文章与业绩  舒明武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