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与学习是一种投资,这是常识;培训与学习是一种带战略性的即关系企业未来大命运的投资,这就是创意的认识了。之所以将它摆在第一位,是我感觉到中国企业家中拥有这一创意认识的人还不太多,仅从投资资金比例就可以看出来。
据介绍,IBM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所作的投资,往往要占到营业额的两个百分点以上。这真是个惊人的数字,对比一下,我们的大中企业中有多少是员工培训资金超过了广告投放资金的。也正因为这样,在IBM工作的李洁认为,在这儿工作并非因为公司能够提供高额的薪金,实际上公司的薪金还往往比不上许多其他的公司,但在这里你可以明显感觉到你的职业生涯是在进行可持续性发展的。而公司人事部项目经理孙珊珊则直言不讳地说,IBM这个蓝色巨人能够常胜不衰的秘诀就是它有着极其出色的员工培训。
“奉行人才第一原则”的韩国三星集团,始终坚信企业的成败在于员工的素质。1957年,三星集团成为韩国第一个通过公开考试甄选人才的企业。三星继之设立了自己的培训中心,人员一旦被录入,就会对其投入大量的资本进行培训,这成为韩国企业的首例,一时被业界人土传为美谈。
再看一看美国,有数据表明,1983年用于正式培训的支出是396亿美元,而在1991年已达到了633亿美元,年增幅达到59%。在美国,公司一般拿出其销售收入的1-5%或工资总额的810%用于培训工作。如: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每年用于员工培训和领导发展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一些企业还把培训作为福利奖励给表现良好的员工,即公司根据个人发展的计划安排其所需参加的培训内容,以帮助员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与此同时,美国企业也通过提供培训课程、在岗培训、报销学费、资助参加管理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来支持员工参加培训工作。这也说明企业在物质上、精神上都支持员工参加培训。同时,各个企业的培训机构作为服务部门,也成为企业中不可缺少的至关重要的一个部门。人力资源部员工的工资在企业中也普遍高于其他部门。
在网络经济异常红火的今天,人们盛赞思科公司对于新经济蓬勃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公司的市值也一度飙升至华尔街股市的榜首,有人甚至认为它将领导21世纪前20年的风骚。然而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思科始终把员工培训当作公司的头等大事,即使是在它独占鳌头的现在,其领导层依然为如何开展好员工培训、让员工越跑越快而禅精竭虑。思科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杜家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司非常特别的一点就是员工的学习。
最极端的例子怕要数韩国浦项制铁式会社了,它甚至提出了“牺牲一代人”的口号,它的工业大学高薪引进200名外国教授,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人才开发体制,所投入的巨资是难以想象的。
中国企业目前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学习与培训的问题,而是学习与培训占什么地位的问题,差距正是从这儿拉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