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在读到美国某企业要求经理们先读一部莎士比亚名剧剧本,再写出读后感来进行测评的做法时就深感意外,这太出格了吧。在研讨了许多现代企业的培训文章资料后,我认为,今天比如果谁还以为员工培训学习仍旧只是技术方面的内容或专业知识方面的内容,那他已经落伍了,已经开始不适应这个朝代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未来企业的领导者(包括高级职业经理人)将不得不兼任多种“角色”:首先,领导者是教育家。国外的大公司如CE电气、通用汽车等公司总裁都直接为企业员工编写教材,亲自讲课。在三尺讲台上,许多优秀的企业家展现出教育家的风采,如海尔总裁张瑞敏在哈佛讲台上讲授海尔“激活休克鱼”的企业疗法,就是其教育家风采的展现。在这些讲学内容中,企业领导者们通常都跳出了企业自身的狭义领域,在世界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的范围中来描述自己的企业,并从哲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学的高度来理解,使员工们往往产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日立公司培训内容的不断创新也是一个例证。最近几年来,该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无论是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还是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或是生产技能培训,都增设了OA、软件等信息方面的课程。后来又增加了国际教育,成为日立公司人才培养的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在着手开拓中国市场,又在人才培养中增设了中国语课程。当知识产权问题受到世界关注时,它立即开设了知识产权的有关课程。
Intel公司的新员工培训基本上不涉及技术方面的内容,很大部分是讲公司的文化,5天课程可能有2天在讲公司的文化,详细介绍公司的方向是什么,战略是什么。1999年摩托罗拉大学的培训课程科目是一本厚厚的近300页的十六开的大书。内容涉及与本企业有关的方方面面。美国戴尔公司的培训内容则包括企业文化定位、技术技能、领导艺术及挖掘员工潜能方面的课程。而IBM公司基层经理在走上新岗位的第一年接受80小时的课堂培训,内容包括公司的历史信念、政策、习惯做法以及如何对员工进行激励、赞扬、劝告等基本管理技能;部门经理则还要接受有效沟通、人员管理、经营思想、战略计划等方面的培训。
总的说来,企业培训内容正从狭隘单一的职业培训转向丰富多彩的全方位培训。不仅要求员工掌握其工作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求员工掌握沟通技巧、团队工作技巧等诸多方面的技巧。因为未来的社会是协作性社会,以合作求竞争才能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掌握多种技能的员工才能在现代企业的工作中如鱼得水,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现代竞争要求企业在加强教育、员工奋发学习的基础上实行人员精简,使每个员工具有一专多能工巧匠的本领,以创造出企业的高效率和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