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工资收入一种基本的保障,在激励机制之外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两者结合成一体来考虑了,激励机制也就大大扩张了它的范围。这方面也是创意频出,异彩纷呈的。
有一些企业开始实现高工资无福利,它的观点是只有工资收入高人才市场价位,人才才稳定,虽有些偏颇,却也有几分道理的。比如,对华为总裁来说,最快活的事,莫过于每月把近亿元的员工工资签发出,他知道,那是员工享受高品质生活的保证。
在实现员工高收入方面,做得最好的还是西方,在实践中西方企业建立起了一套套完整的治理原则和治理方法,并采取了包括职工持股计划、职工凑养老金计划、经理人员股票标期权安排等一系列措拖来尽可能地使员工和经理人的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利益保持一致,继而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南风窗》刊登过一篇“硅谷不眠夜”的文章,描述硅谷人夜夜加班的敬业场景。作者问道,如果公司资本和自己的人力资本之间没有一种直接的利益统一关系,还会有这样的场景吗?
思科总裁钱伯斯的一大创意是推行“人皆有股”的期权文化。遍布全球的3、5万名思科员工全部都有期权,企业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他们的企业,不拼命努力行吗?
贝瑞老总李建良认为,解决激励问题,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推进员工持股、股票期权和经理层融资收购等措施。.
通用的韦尔奇采用充满技巧的薪酬制度来激励所有人,每个人都可以在增加薪水的前提下获得红利和股票期权。
美国坦丁公司总裁也很注意利用经济因素来激励员工,他定期地在员工中拍卖本公司的股票,目前,几乎公司的每个员工都拥有公司的股票。这样就大大地激发了大家为公司努力工作的热情。
中国许多民营企业(包括一些国营企业)也在股票期权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假以时日,这些探索是会结出管理的硕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