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新业商业形态的进攻,传统商业(主要指批发商与零售商)愤怒了,这头因长久成功而慵懒的睡狮再度发狂了,它的大反扑开始了。它反扑的主力兵团是购物中心、超级市尝仓储式商尝大百货商抄…作配合的是地方军和游击队是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这是一场世界范围内的传统商业流通通路大反扑,战马嘶鸣,旌旗猎猎,风云激荡,硝烟弥漫,用一本书来描写也不足够韵味的。
1989年,世界第一大购物中心在加拿大开业。此后,购物中心迅速发展,并衍生出按规模划分的近邻型(小型)、社区型、自然景观型、城市再开发型和休闲娱乐型购物中心。重庆的大都会广场,也是一个面积十万平米、除购物外,它吃喝玩乐能齐全,俨然如一个商业王国,傲视着所有的另类商业形式,喝问谁能撼动它的霸主地位。
尽管事先作了心理准备,我一走进麦德龙商场,还是被它那宽阔敞亮、空间高远的气势震住了,它完全不同于我们所见惯了的百货商场与超市,它里面货物如山,应有尽有,价格低廉,购买随意,我甚至联想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商品怕也只是这么的一回事吧?此时我不禁又有些为我们那自负的网上营销担忧起来了。
中国大城市中的许多大百货商场(面积27000平米以上)也进行了创意革命,开始设有免费儿童乐园、代托儿童、喷泉、音乐、游艺中心、美食广尝娱乐城、休闲咖啡厅、美容院、婚纱摄影等;定期举行服装表演、文化讲座、某类商品学术性研讨、引入艺术活动进行促销,等等,有效地制止了商品销售额的下跌。
大有大的壮美,小也有小的秀丽,通路终端个性化、特色化的创意趋势。使小店仍然生机勃勃。由于生活要求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千差万别,消费正在进入个性化时代,所谓“一对一营销”、“定制营销”将越来越凸显,零售业态因此将更加丰富,诸如利基商店(集中经营特定的商品)、特许经营店、品牌专卖店、夫妻便利店等将更多涌现,形形色色的零售业态使企业面对更加个性化的销售终端。
反扑的最新重头戏是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争夺家电市场主导权的大战。商业资本一是对产业资本的价格“逼宫”,如国美对彩电企业价格联盟的挑战,苏宁对空调价格的干预。二是商业资本的“定单”决定着厂家的制造、销售业务。有专家认为,商业资本的成熟使得产业资本以前的千军万马做市场的“人海战术”成为过时的老套路。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在新基础上建立分工协作的局面已经形成,现在厂家要仰仗商家来走市场了。真的会这样吗?我看结论下得说得太早了,据我所知,国通等新巨头在重庆的日子已经过得很艰难了。
也有在反扑过程中单独与敌方休战结盟的,也就是厂商合作。这种结盟可以消除厂家与商家为追求各自利益而造成的冲突,厂家与商家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致力于提高市场营销网络的运行效率,由于优势互补,减少重复服务而增加经营利润。格力空调与经销商共同组成销售公司是一个例子。
不管未来怎样,传统商业的大反扑使营销战场的充满了更多的刀光剑影、硝烟血火则是无可怀疑的了,这也给中国的营销策划人提供了更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