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明星因价值不菲用起来花费较大、程序繁复这一点不言自明,因此风险也就加剧,我们经常可以读到几百万几千万元的资金用在某明星身上企业没几天却垮了的新闻。对有的企业来说,一则没这么多钱,二则也不想再在那些老脸旧嘴的明星上下注了,但对明星效应又是首肯的,怎么办,那就“造星”吧。
有的明星是刻意制造的,如美国的一家餐厅,用大众传媒将自己的名厨捧为偶象,引得大批的顾客冲着偶象而来,营业额悄无声息的就冲上去了。前面所说的乔丹,也是刻意造星的结果之一,凭他自身的能量是不可能这么大红的。
据资料介绍,天皇巨星郭富城也是造出来的新星,本来郭富城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后来因为拍广告片而名声大噪,再后来才发展成演艺界大腕的。松下的青春形象小姐,也从来不用人们熟悉的明星,专门寻找新人,多加宣传,新人也就成了明星了,但初始费用却是很低的。
最省钱的是恐怕要算模仿秀的利用了,中国人喜欢模仿而不善创新的积习在许多电视娱乐节目中暴露无遗,不过因此给企业的产品营销提供创意提供了极佳的素材,有些模仿秀不加多少修饰也能敌真,给使用者省下了大笔金钱。
有的明星是顺势而造的,如TCL最近包装出了一位高科技明星——郭春泰。锂离子电池在技术上分两种:一种是我们常见的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索尼、松下占据其“电芯”核心技术,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多进口其电芯组装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等。第二种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又称固态锂离子电池),其最大的外部特点是超大薄,形状可以自由弯曲,其电池材料为半固态或胶状,1995年在贝实验室研制成功,是郭春泰把这种电池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郭春泰对贝尔技术进行改进,于1998年1月率先成功地将这项技术商业化。2000年4月,郭春泰又在TCL推出了中国第一条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固体锂电池生产线。一种被称为“博能”(POLION)的电芯结束了日本人独步世界锂电池市场的时代。郭春泰自身的技术含量实际上是TCL金能电池最佳的形象代言人,他亦被定位为中国锂电池之父。通过强调世界最好在他手中,来强化TCL金能电池是当前世界锂电子尖端产品。事实证明这一创意手法是成功的。
有的人等不及别人来造自己就行动起来了,有个教授以300万元出售一个世界文化名城的策划方案即是一例,卖没卖成不要紧,他的名声却已经造出来了。当年余明阳、何阳等策划点子明星的全国巡回演讲,也有自我造星的味儿在内。
在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在这个不表演就灭亡的“新教授新专家时代”,在这个没有新明星出现时许多人就会全身不自在的时代,造星运动的高潮在中国还并未到来,高水平的造星之创意策划大师还在初试身手,但快了,瞑瞑之中,我们已经听得到一位位大师那急迫前来的脚步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