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理论的创始者特劳特所说:“如果品牌缺乏一个独一无二的定位,将会像房子没有产权一样,令企业无立足之地,哪怕你是IBM、美国西南航空一般的大厦,也不能幸免”。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定位是企业生存下去的唯一选择,而精准定位的关键就在于区隔,也就是找到“对手没有的,我有的,市场需要的”区隔点,这个区隔点就是定位。
举个简单的例子,奥迪轿车我们都知道,它的品质跟宝马、奔驰等豪华车相差无几,奥迪A6基本等于宝马5系、奔驰E级,奥迪A8基本等于宝马7系。奥迪车的功率也是一流的,它的原产地也是汽车王国——德国。
“定位”, 致力于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位置(如“防蛀的牙膏”),成为消费者心目中某品类或特性产品的代表品牌,从而迅速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当消费者产生相关需求时,就会想到并选购本品牌。如我们一想到防上火的饮料,就能迅速想到
王老吉。
定位从产品开始,可以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于是一个人,也许可能是你自己。但定位并不是要你对产品做什么事。定位是你对未来的潜在顾客心智所下的功夫,也就是把产品定位在你未来潜在顾客的心中。
定位是承诺并兑现给消费者的最主要、最具差异性与持续性的理性价值、感性价值或象征性价值,它是一个品牌最中心、最独一无二、最不具时间’性的要素。
有位外国企业家曾说过,中国企业总是有钱干几件事,但却没足够的钱干好一件事。这一点值得许多创业者深思。"
聚焦:
品牌定位做到正确还不够,同时要精准、聚焦,强调“凸透镜”原理,将企业资源集中到一点上,进行“以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市场推广。
统一:
定位还需要统一即用一系列的品牌推广手段和积极的营销主张予以配合,持久配合
优势定位法:
以自身的绝对优势或相对于其他同类竞争品牌的比较优势为核心定位。比如索尼依靠其精湛的技术占领电子消费品市场;而联邦快递的绝对优势在于其庞大的速递运输、格兰仕的全球最低制造成本等。
空隙定位法:
即对潜在目标市场的深入挖掘,独辟蹊径介入竞争对手还未涉足的领域,并以此为定位点展开相应的品牌推广。
如戴尔打破IBM、康柏、惠普坚持的长渠道销售模式,以个化性化加工为代表,运用直销模式,开展网上订购和电话购买等拓展出新的销售市场。
需求定位法:
即依照目标市场的需求确定品牌定位方向。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就必须透彻了解相近品牌的全部属性,透彻了解消费者的具体需求。
伊莱克斯进入中国时,针对自己目标消费群的特征和产品风格,以“静音冰箱”作为市场切入点。这种极具亲情色彩的定位,除使中国消费者感觉到温馨和真诚外,品牌形象和产品形象也随之得到了认可——“静音”就是伊莱克斯的个性和风格。
海尔的“小小神童”就是为解决消费者夏日勤洗、洗少量衣物的需求所推出的具有针对性市场定位的产品。
目标定位法:
即从企业想要达到的目标出发,进而贯彻实施相应的方案,如文中提到的厦新,其品牌核心价值的定位“精致”,并不是其早已拥有的,而是其对市场的状况有着通盘的把握,对市场的新动向有着敏锐的感知后作出迅速反应,经过努力、革新、积累后才达到的产品与文
化的特征。正所谓“有目标有定位”。
品牌定位理论已经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发生了变化,说明什么?说明原来市场竞争不激烈的时候,搞个定位就可以了,而后来发现能定的位基本都被定完了,单纯的品牌定位已经无法制造差异,因此,还要从品牌形象、个性特征、独特利益等方面寻找差异。但这还不够,作品牌、做营销必需具有想象力,新市场环境下,单纯的理论应用没有价值,只有想象、创造才能制造差异!
2014、8、24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