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指理想和信念的概括与结晶。
理念识别系统是幼儿园存在的依据、发展的方向和力量的源泉,是用以指导幼儿园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经营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也是幼儿园品牌个性化、形象差异化的标志。
理念识别系统能将全员的士气凝聚在一起,并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长期坚持,就能塑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而使人不断奋发向上的幼儿园精神。
一、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是理念识别系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理念,是理念识别系统之魂。
1、文字表述
仁爱,探索,自然,健康。
2、理论(意义)解读
仁爱——
既是中华美德的精髓,又是人类教育的真谛。它能让幼儿最早沐浴到人性的光辉,感受到作为一个人存在的价值,为塑造其美丽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奠定第一块基石。
探索——
既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动力,又是人类教育的瑰宝。它能让幼儿最快打开智慧的门窗,张开心灵的翅膀,为将来成为一个创造性的人才打下最早的基础。
自然——
人类来自于自然并生活在自然之中,自然是人类最亲切最亲近的鲜活物象,也是幼儿最先接触、最先感知的启蒙教材。“习惯成自然”是它的另一层含意,好习惯对幼儿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乃至一生的命运都至关重要。
健康——
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有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有美好的学习与生活,幼儿期的健康,萌孕着日后一生的健康,其重要性是怎样强调也不过分的。在“健康重庆”的大背景下,它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3、实践(运用)解读
仁爱——
教师关爱孩子,孩子关爱同学,领导关爱教师,幼儿园与家长、社区互爱,共同为幼儿提供充满至亲之情、温馨如家的成长环境;让幼儿爱父母、爱长辈、爱同学、爱家乡、爱祖国,是仁爱教育的重中之重。
探索——
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孩子早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开始成为主动积极的探索者。
自然——
让孩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并使其成为自然。
健康——
让孩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成为心态良好、人格初成、尝试自立、拥有自信的小主人。
4、整体性解读
贝迪珊瑚幼儿园以仁爱中心,以探索、自然、健康为重点,为幼儿提供一个充满亲情、温馨如家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放飞想象,求索未知;亲近自然,养好习惯;增强体质,健美心灵,成为潜能初步开发的创造者和自主自信的小主人。
二、发展战略
战略,指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整体谋划。
幼儿园战略,是从核心理念出发而制定的一系列根本性的指导方针,是一种科学构划的积极的、向前的、全局性的蓝图。它同核心理念一样,每一个员工都必须牢记在心,坚持到底,决不动摇。
1、办园宗旨
为创建一个可亲、可爱、可敬的幼儿园而奋斗!
2、办园目标
让幼儿快乐、健康、聪慧、自信;
让教师敬业、专业、守德、创新;
让家长理解、喜爱、互动、协助;
让社会关注、欣赏、赞扬、支持。
3、办园方向
为幼儿提供开心的教育环境;
为教师提供舒心的教育工作;
为家长提供放心的教育质量;
为社会提供称心的教育成果。
4、竞争方式
对孩子的关爱比别人更多、更细;
对幼教的创新比别人更好,更快。
5、发展阶段
2011年为助飞阶段——
即完成整体策划,作好全面实施整体策划方案的前期工作。
2012年至2014年为起飞阶段——
即按整体策划方案进行分步实施,获得全新的、大踏步的进展。
2014年至2019年为高飞阶段——
即按整体策划方案进行更深入、更细致、更高水平的实施,让核心理念化为辉煌的现实。
三、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校园核心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展示化、具体化和生动化。优秀的幼儿园文化,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它熏陶浸染,润物无声,是幼儿成才、教师成长、园所发展的肥沃土壤。
它是一种以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行为养成的方式,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教育手段。
1、文化定位
它与核心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即“仁爱文化、探索文化、自然文化、健康文化”。
核心是“仁爱文化”,它属于纲领性的文化。
2、文化展示
文化展示,主要是文化环境创设。因为对于幼儿园来说,可观可触、可听可玩的物质性文化环境创设,比小学中学重要得多。
1、仁爱文化环境创设
(1)、大门两边是一幅对联“仁者爱人乃中华美德之首、温馨如家为幼儿教育之魂”,横批就是“贝迪珊瑚幼儿园”。
(2)、专设一面文图并茂的中华仁爱名言墙,让教师与家长天天学习,时时自励(最好是大型喷绘的,以便过一段时间换一换内容,防止审美疲劳)。
(3)、在显眼的地方,以美术(卡通漫画为主)、摄影、视频等形式,重点表现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同学(同伴)之爱和师生之爱。
(4)、以绘画方式表现的中国历史中的经典仁爱,如《哭竹生笋》、《百里负米》、《孝感动天》、《孔融让梨》等故事。
(5)、“爱心小天使”墙,以(系列)照片方式表现校园中涌现的最富爱心的孩子故事。
(6)、“最爱我的人”形象展示栏,展示父母及祖辈们照顾孩子日常生活的照片。
…… ……
2、探索文化环境创设
(1)、布置一面可不断增大的“空间图”,小班的画面小一些(比如从南坪或重庆地图或全景式照片开始,如用地图,最好是手画的地图,买的图幼儿可能看不不懂),中班变大一些,大班则更大一些,让孩子们的空间感觉越来越大,思维空间也越来越大。
(2)、置放马车、航海船、望远镜、宇宙火箭等人类空间探索中的经典器物模型,并由老师讲解,让孩子们受到强烈的空间震撼和发明诱惑。
(3)、设一面“想象世界之墙”,让孩子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地在上面(涂画)表现他们所认为的世界。对他们的作品,以正面表扬为主,隔一段时间便评出一位或多位“想象之星”,给予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奖励。有时可设一主题,如生命、自然、时间、家乡等,有时不设主题,让孩子们自由想象。
(4)、“科幻美术墙”,科学幻想,是想象之王,最能唤醒、启发、激励幼儿的想象。尽量选择与自然界有关的科幻经典绘画作品,与“探索、自然”的核心理念相吻合。让孩子们也可模仿画一些,通过幻想力强化强化孩子们的想象空间。
(5)、专门设计制作一个可以由幼儿转动的、带玩具性质的地球仪(尽可能的大一些),让孩子们在玩乐中认识世界的宽广浩大。
(6)、试设“数字化生活馆”(不在大而在精,经常添一些最新的东西),让幼儿接触最先进的数字科学世界风光,——接触电脑动画片、动态绘本、数码摄像、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游戏、电脑绘画等,感受与前人完全不同的心智冲击。
…… ……
3、自然文化环境创设
(1)、在校园操场的周边尽可能多栽种一些不同品类的树木花草蔬菜,摆放一些鱼缸(甚至做一个小鱼池),养一些小动物(设动物饲养角),让孩子们接触并喜欢它们。
(2)、以美术(卡通漫画为主)、摄影、视频等形式,向孩子们展示大自然的优美风光与神奇万物。
(3)、引入低碳、生态、绿色概念,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儿童喜爱的玩具、游戏物品、手工练习工具等。
(3)、以卡通漫画、动画形式为主向孩子们宣传良好的生活习惯,要详细,要生动。
(4)、创意设计一条“好习惯时光走廓”,将幼儿生活、学习、交际等方面的若干个好习惯串联起来,从这头走到那头,就能整体地复习一遍。习惯错了的时候,就退回来重走。中间可由教师或同学激励、启发、引导。
…… ……
4、健康文化环境创设
(1)、在校园中摆放各种运动形态的绘画、照片与适当数量的雕塑。
(2)、创设适合于幼儿行走、跑动、攀越的体育设施。
(3)、发明融幼儿运动与游戏为一体的新型设施(不在大而在新),可以通过教师、家长与幼儿的集体智慧来创造性地解决。
(4)、创作生动活泼的幼儿心理辅导系列宣传画,即针对部分幼儿存在的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孤僻、攻击性行为、胆怯、多动、吸吮手指、情绪障碍等问题,有目的地进行创作。
…… ……
3、园歌
园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展示,由于它的优美性和重复性,对校园文化的传播,能够起到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附注:此策划作于2011年。策划方案的总目录如下:
第一章、理念识别系统
第二章、行为识别系统
第三章、图形识别系统
附件一、组织制度与管理规范
附件二、课程建设
附件三、教师发展与家长发展
附件四、幼儿教育名言67条
附件五、国内外幼儿园的现状与趋势
附件六、贝迪珊瑚幼儿园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