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背景分析
宏观背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企业竞争逐渐向区域竞争延伸,“区域的崛起”尤为令人瞩目。
从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到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以及浙江模式,从深圳经济特区、京津冀经济圈、成渝经济带到长三角创新体系,均说明我国区域经济个性化特色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
美国硅谷的信息技术研发与制造、台湾新竹的信息产品制度、新加坡的国际商务、英国的创意产业等,各区域争奇斗艳,纷纷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最亮点”,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了区域经济“个性张扬、色彩斑斓”的时代。
中观背景
近些年来,从沿海到内地,从北方到南方,各种特色园区纷纷出现,除了高科技园区外,还有留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园、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亦有台湾农民产业园、中小型企业创业园,等等。
重庆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大力扶持微型企业的政策,并将其列为“十件民生大事”之一,为重庆在全国率先创办微型企业园创造了极佳的条件。现在,就看哪一个区县的决心大、动作快了。
微观背景
涪陵是具有特殊优势的,一是要建设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二是提出了建立工业优势突出的工业强区,三是离主城比第二大城市万州近得多,四是已经有名扬全国的微型企业家——手工平车绣花技术的创业者胡华芳等人,五是有一批本地企业家愿意大力推动此事的进行。
只要政府支持,企业行动,各界合力,重庆乃至西部第一个高起点、大规模、新模式的微型企业园诞生在涪陵,是完全可能的。
一、核心定位
西部第一微型企业园。
【注释:
核心定位,指发现客户心智中有一个富有价值的(阶梯)位置无人占据,就第一个全力去占据它。也叫抢先定位。
杰克特劳特说过:做第一胜过最好。做第一的本质其实就是要让自己经营的品牌在客户心智中排第一。因为排在第一位就意味着第一个被选择,排在第一位的品牌被选择机会最多、最大,成长的速度也将会是最快的。
如果仅仅定为“重庆第一微型创业园”,气势和力度都不够,与重庆现在“西部经济中心”的定位不相匹配,也与重庆周边许多城市主动要求加入大重庆经济圈的现实与趋势不相适应。
其次,成都市武候区斥资10亿元打造的中国西部最大大学生创业产业园暨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本市南岸区早已提出打造“西部第一街”,都是个活生生的榜样。
第三,涪陵的区域崛起之路,应该是一条超常规、跨越式之路,追求“西部第一”,应该有底气、资格和实力的。在若干年以后,园区升级为中国名列前茅的微型企业家园,也应该是敢于想象并努力作为的。】
二、形象定位
新亮点,新典范、新乐园。
【注释:
涪陵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重庆十件民生大事的新典范,西部微型企业家创业的新乐园。
在李渡开发区内,单独划出一片土地,在重庆率先创办一个大规模的微型企业园,第一步打造成10亿级、最终打造为100亿级的微型企业园,使之成为涪陵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新亮点,成为重庆十件民生大事中的新典范,成为西部大批微型企业家的创业乐园,是一件利民、利企、利国、利区(域)的大好事。
这件事做好了,对涪陵区域形象的提升,将功不可没。】
三、客户定位
涪陵→重庆→西部。
【注释:
以涪陵微型企业家为内核,以重庆微型企业家为主体,以西部微型企业家为支持。
涪陵地区微型企业家的培育重点是四类人群:三峡移民,大中专学生,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
而重庆和西部微型企业家的培育范围则包括了重庆市政府文件中提到九类人群,甚至更多一些的人群。
涪陵微型企业家数以千计,重庆微型企业家数以万计,西部微型企业家数以十万计。而且,园区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或名声传扬到一定的程度,吸引西部之外的微型企业家入园创业,也是可以预期的。
应该具有超前意识,预留足够宽阔的土地空间。】
四、功能定位
商品制造,技艺研发,企业孵化、产业培育、人才培训,办公居家、旅游观光等。
【注释:
1、商品制造
重点开发涪陵及周边1000公里左右的地方特色产品,特别是手工特产产品,利用现代技术,生产出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新型产品。
同时,把视野投向广阔的重庆与西部,先动手,快动手,大动手,营造优良环境,出台特殊政策,吸引更多的特色商品制造者——特别是拥有或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商品制造者落户本园,形成规模与声势。
为此,应该在园中兴建“西部微企特色商品生产基地”和“西部微型企业商品博览馆”。
2、技艺研发
由于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新工艺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高度发达,为传统技艺的精准化、高效化、扩张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所以,大力发掘涪陵及周边1000公里左右的祖传工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祖传工艺,培养接班人才,建立一个以继承、提升、完善传统祖传工艺为目标的“西部传统技艺研发园”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造福于社会、有功于后代的。
3、企业孵化
微型企业虽然是幼小的生命,但也需要孵化,通过孵化,它们会诞生得更多更健康,成长得更快更稳定。所以,有必要在园中建立一个“西部微型企业生命摇篮”,通过政策、土地、环境、场地、技术、设备等多方面的扶持,让涪陵、重庆及西部的大批大学生创业者、青年创业者、及其他创业者喜欢这里,爱上这里,成功以后不忘这里,感恩这里,反哺这里。
4、产业培育
微型企业集群现象具有优势,也是一种资源,把这种资源优势整合起来有其相当的市场竞争力,涪陵榨菜(虽然主要不是微型企业构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国内外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在商品制造、技艺研发、企业孵化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市场调查与实验,迅速在部落中形成几个或几十个不同产业的微型企业集群,是完全可能的。这也要预留足够的土地空间,迎接园中蓬勃兴起的“微企××产业带或产业群”的出现。
5、人才培养
如果说以前的微型企业人才是自发性产生的多,那么,今后,应该转变化自觉性培养的多了,这是时代的需求。而时代的需求,必将催生出新型的教育培训体制与机制。把握趋势,超前出手,在本园中大胆创办西部甚至中国第一所“西部微型企业家大学(至少学院、研究院)”的时机已经到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是一个意义和价值十分重大的战略举措,会给涪陵形象增添特异的光彩。
如果此举能够获得重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直接创办“中国微型企业家大学”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6、办公楼宇
微型企业中,有许多是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对办公楼的需求旺盛,精心设计建造一批现代时尚的办公楼宇,让大批年轻有为的大学生、青年人在里面进行创业,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可单独建立一个“西部微型企业文化创意产业谷”,赢得新生代、创意型、科技型、文化型微型企业家的好感。
主要提供可容纳2——10人办公的精装修迷你办公室,目标对象主要是初次创业的IT、传媒、设计、广告、动漫、卡通等创业精英人士,给予充分的优惠政策、资金和知识帮助。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爆发性、裂变性和全球性,它对涪陵经济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现在还无法估量。
7、美好家园
以往的微型企业家在初期创业时,大都生活清苦,过于劳累,因而给身体留下了许多后患。这种不良情况应该结束了,微企园从一开始,就专门集中建造一批居住舒适、环境优美的住宅楼,以低价、超低价出租给微企园的创业者(包括给带技术、带项目者免费提供),并提供完善周到的物业服务,使其在微企园度过的岁月中,获得美好的生活,保证健康的身体——让这一最佳的创业资本永不贬值。
家园的名称可叫“西部微创者之巢”。
8、旅游观光
避开过去许多工业园区建设那种只顾厂房密度、只顾土地成本效益、不考虑旅游观光功能的误区,在前期的战略策划与规划设计中,就精心创意设计让人们可以进来旅游观光的园区环境,可以赏花观鱼,可以参观生产车间,可以学习某种技艺,可以旁听微型企业家大学的讲课,可以参观,可以与微型企业家共饮咖啡,可以留下来加入创业者的行列……
这并不是完全新鲜的东西,日本松下早就公开让游人参观了,工业旅游在发达国家也方兴未艾。
除了以上八大功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可以增加相应的功能。】
五、文化定位
中国传统的勤奋文化、现代世界的创意文化。
【注释:
勤奋是微型企业家的最大特征,也是其最大的优势,所以,以为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勤奋文化为园区第一文化,是正确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21世纪的人类世界,已经进入创意经济时代,创意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所以,以创意文化作为第二文化,也是正确的,极有价值的。
这两种文化交相辉映,持久熏陶,将会使微企园中的人们,个个热爱劳动,不辞辛苦;人人智慧发达,聪明能干,让微企园的事业永远如日方升,光华灿烂。】
六、名称创意
A、西部星光——重庆涪陵微型企业园。
B、西部繁星——重庆涪陵微型企业园。
C、西部春色——重庆涪陵微型企业园。
D、西部新绿——重庆涪陵微型企业园。
【注释:
为什么一定要让“西部”在前呢?因为这是核心定位最直接、 最鲜明最有力的展现,有着最佳的第一广告传播效应。
“星光”、“繁星”、“春色”、“新绿”,充分显示涪陵微型企业园的特色、个性、希望、激情与活力。
在深入的策划中,还应该有更精彩的名字出现。】
七、广告语创意
1、去涪陵,幸福临!来涪陵,幸福临!
2、涪陵新魅力,重庆新精彩,西部新希望!
3、宇宙是伟大的,细胞却未必渺小!
4、西部百万微型企业家的新摇篮!
5、点燃你青春的激情,实现你人生的梦想!
6、参天大树,源于冰雪中的一粒种子!
…… ……
(其他部分略。)
舒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