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发达国家的商战中,曾有过某国以数千万美元的年薪挖走竞争对手最得力干将的故事,那身价数千万美元的企业经营者或管理人,足可称为“企业天才”了。
天才是任何领域都是可以见到其踪影的,问题在于,企业家要有一颗敏感而崇敬的心,一旦发现其踪影,就要饿虎扑食一样的猛扑上去。
对科学领域里的天才,曾有“他一个能抵得上五个正规师”的说法,对企业领域里的天才,至今还没有这样的经典性说法,但是,有人把“比尔·盖茨”比喻为商战领域里的“希特勒”,却也能说明许多问题的。
中国企业的老总们,自身如果是企业天才当然最好,但这种情形是有限的,不过这种有限并不那么可怕。
关键在于什么是企业天才?谁来发现企业天才?怎样运用企业天才?
我认为:
企业天才不一定有太高的学历,但一定具超人的天赋,他一接触企业便自有非凡的见解、超常的行动,即使偶犯一两次错误,也归于“有些错误也只有天才才能犯下的错误”……
多数情况下,天才只能被另一个天才所发现,少数情况下,天才可以被具有某些天才素质的人才所认识,问题是后者必须要对天才有崇拜感,否则嫉妒感当道,那一切都完了──企业家千万要提防这一点……
企业天才的运用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让他自由自在的、尽情的、奔放的、勇敢无畏的发挥其天才,老总不要管他,只交谈,只交流,只给与一些必要的提示,如同巴尔扎克所言:“天才是能像蛇蜕皮一样自我更新的”……
对中国企业家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提出来或许超前了,但却决不是毫无意义的,只要有那么一批企业界人士想明白了此理并敢于付诸实践,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看到外国名牌企业首脑的头开始疼了。
——选自舒明武第二部创意著作
《新鲜的出发点》第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