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书选:流行的25种创意技法

[日期:2007-09-16]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创意网 [字体: ]

    面对几百种创意方法,如何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创意方法分类系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这是因为:第一,绝大多数方法都是研究者根据其实践经验和研究总结出来的,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第二,各种方法之间并不存在线性递进的逻辑关系,形成统一的体系较难;第三,创意思维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心理活动,其规律还未得到充分深刻的揭示,难免出现各执一端的状况。这样,各种方法在内容上彼此交叉重叠,既相互依赖,又自成一统,这给全面条理化带来较大的难度。尽管如此,许多研究者还是作出不少努力,提出一些分类方法。
    创意的方法带有专业性。不同领域也许有不同的创意方法,但有些方法却有一般性。例如勤思苦索,好学多问,相互启发激发,不迷信,多质疑,给自己压力而在“急中生智”,梦想、幻想、联想、冥想、好奇、执意、异想天开等等。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较专业的方法。例如对现有结论的假设前提提出反假设,看会得出何种新的结论。集思广益(Brain Storming或曰脑爆法),即把不同专业的人集合一起,从不同角度提出毫无任何限制的多种方案方法,从中找出创意点子来。
    以下列举的是一批经典性的、最重要的、最具成效的、也是最常用的创意技巧和方法,提供给一切尊重创意、喜爱创意、渴望参与创意的人们学习参考。

1、头脑风暴法 (BS法)
    所谓头脑风暴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现在转化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造性设想的产生。由头脑风暴一词可想而知允许自由联想的程度以及创造者须将创造力(确切地说应是想象力、联想力)激发到何种程度。
    这种集体自由联想方式可以创造知识互补、思维共振、相互激发、开拓思路的条件。
    BS法的原则:
    1、禁止批判(褒贬)原则
    2、自由奔放原则
    3、先求设想数量
    4、借题发挥规则
    规则:5-10人,其中一人为主持人,1-2名记录员(最好不是正式参加会议的人员),人人参与;会议时间为1小时之间,地点不受外界干扰,自由奔放,严禁批判(延迟评价原则),求数量,善于利用别人的想法开拓自己的思路。 试验:在1000多公里外的电话线被雾淞所损害,无法进行远距离通讯联络,怎样在最短时间内修复。参与者为飞行员,他们想到第36个主意才是使用直升机。
    头脑风暴会还有几种变异形式:
    1、默写式头脑风暴法(西德人鲁尔巴赫所创)6(人)3(个主意)5(分钟)法(用卡片)
    2、卡片式头脑风暴法
    (1)CBS法(日本人创)--最初10分钟,各人在卡片上写设想,接下去30分钟,轮流发表设想,余下20分钟,与会者相互交流探讨,以诱发新设想。
    (2)NBD法--5-8人参加,每人提5个以上设想,一张卡片上写着一个设想。会议开始后,各人出示自己卡片,并说明。若有新设想立即写下来。将所有卡片集中分类,并加标题,然后再讨论。分项检查法
    3、多路思维方法,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想问题,Why→Where→Who→Whom→What→How,二战中,美军使用这种方法改善了许多兵工厂的工作。有无其他用途,加减,综合(组合)。例如,改变光线波长,发明了紫外线灯、红外线加热灯、灭菌灯。
    4、类比、联想创新法
    5、信息交合法

2、强制联想法
    强制联想法就是强制人们运用联想思维,充分激发人的大脑的想像力和联想力,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产生有创造性的设想的方法。强制联想法可以迫使人们去联想那些根本联想不到的事物,从而产生思维的大跳跃,跟踪逻辑思维的屏障而产生更多的新奇怪异的设想,而有价值的创造性设想就孕育在其中。
    这是以丰富的联想为主导的创意方法系列,其特点是创造一切条件,打开想象大门;提倡海阔天空,抛弃陈规戒律;由此及彼传导,发散空间无穷。虽然从方法层次上看属于初级层次,但它是打开因循守旧堡垒的第一个突破口,因此极为重要。"头脑风暴法"是联想系列方法的典型代表。它所规定的自由思考、禁止批判、谋求数量和结合改善等原则,都是为丰富的想象创造条件。
    其中方法有多种,如查产品样本法,列表法,焦点法等。
    1、查产品样本法。
    将两个以上,一般情况下彼此无关的产品或想法强行联想在一起,从而产生独创性设想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只需打开产品样本或其他印刷品承受随意地将某个项目、某个题目或某句话挑选出来即可。然后,用同样的方法,从别的产品样本或其他印刷品将某个项目、题目或某句话挑选出来,将他们合二为一,借此期望意外地产生独创性的想法。
    2、列表法又称对联想法。
    该方法是事先将考虑到的所有事物或设想依次列举出来,然后任意选择两个加以组合,从中获得独创性的事物或设想焦点法只可任选一个项目,另一个项目却是指定的,不能任选。也就是说,本方法是就特定的项目而寻求各种设想。
    3、焦点法
    它以一个事物为出发点(即焦点),联想其他事物并与之组合,形成新创意。如玻璃纤维和塑料结合,可以制成耐高温。高强度的玻璃钢。很多复合材料,都是利用这种方法制成的。
 
3、移植法
    移植法就是把某一事物或领域的原理、结构、功能、方法、材料等转移到另一事物或领域中去。利用这种更换载体启发发明创造的方法叫移植法。换言之,就是在不同事物上不同领域中进行模仿的方法。

4、列举法
    列举法是一种借助对一具体事物的特定对象(如特点、优缺点等)从逻辑上进行分析并将其本质内容全面地一一地罗列出来的手段,用以启发创造设想,找到发明创造主题的创造技法。
    列举法不在于一般性的列举,在于从所列举出来的项目中挖掘出发明创造的主题和启发出创造性的设想。比如缺点列举法,不是如人们一般所想像的那样:“就是把缺点列举出来,加以改进呗!”其实有时“发扬缺点”反倒产生了奇迹般的创造。可分为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需要性列举法等。

5、设问法
    设问法是一种把有关问题以提问方式列举出来制成一个表,然后把某一事物或特定对象代入,与表中的各项加以核对,以启发创造性设想,或找出发明创造主题的创造技法。
    提出问题,选择目标是创意、创造活动的首要环节,它决定创意的主攻方向,影响到创意设计的成败。这类方法包括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检核表法、设问法等。例如设问法,它直 接从下列7个角度提问题:
    (1)为什么需要革新?(2)创意的对象是什么?(3)从什么地方着手?(4)由谁主持或完成?(5)什么时候完成?(6)怎样实施?(7)达到怎样的水平或标准?

6、形态分析法
    形态分析法以全面搜索的周全思维为指导,对发明课题的主要变数(即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各种形态进行分析和列举,然后通过形态组合,网罗所有方案,从中找出独创性和实用性强的设想。实施此技法的小组的成员不宜过多,三、二名专业人员即可。
 
7、分解法
    所谓分解法就是通过对某一事物(原理、结构、功能、用途等)进行分解以求发明、创造的方法。分解法中所运用的分解手段并非指一般的简单分解即算告成,例如把带橡皮的铅笔分解橡皮和铅笔,这种对组合的复原没有创造意义。分解法的分解是指通过分解手段使人们发现更多的创造对象,在既有事物的基础上,搞出发明革新。判断事物的分解价值,有一个判断标准。从分解价值角度来看,对于一个整体,只要能分解成异于的原理、结构、功能、用途等,或者分解出新的事物,就具有对其分解的价值。

8、组合法
    我们周围的事物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技术因素组合在一起的。如带电子表的元珠笔、录音机、电唱机等等,这其中孕含着一种组合的思想。运用这种思想搞创造发明的技法,我们称之为组合法。即按一定的技术原理或功能目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立的技术因素通过巧妙的结合或重组,而获得具有统一整体新功能的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新技术的创造发明方法。 组合的方式可分为:成对组合、内插式组合、辐射式组合、系统组合、焦点组合、模块组合等等。
    这是一个以若干不同事物的组合为主导的创意方法系列。其特点是把似乎不相关的事物有机地合为一体,并产生新奇。组合是想象的本质特征。与类比族相比,组合族没有停留在相似点的类比上,而是更进一步把二者组合起来,因此方法层次更高,它也是以联想为基础的。
    因为一个新想法往往是老的要素的新组合,所以要敢于去尝试各种各样的组合。当它们出现时,赶快记下来。从不同的开始点尝试。随意选择任何东西——一种颜色、一种动物、一个国家、一个行业,试着把它们与你的问题和答案联系起来。
    去这样做,把你的笔记本记满。但是有一句警告:不要太集中于你的特殊领域,或者不要被你自己的先人之见限制。
    尽可能广泛地阅读,特别是阅读那些远离你自己专业的、谈论未来和挑战的文章。一直要问:如果……会怎么样?“如果我把这和那连起来会怎样?如果我从这儿而不是那儿开始会怎样?”一直要问。
    索尼公司把耳机与一架收音机组合起来,发明了随身听。高压炸熟的鸡和一种特殊的调料相结合成为我们的肯德基炸鸡。尼龙与紧身短衬裤结合产生了连裤袜。沃尔特·迪斯尼把米老鼠与旅游结合起来,创立了迪斯尼乐园。商店与停车场连在一起就产生了购物中心。通用汽车公司把分期付款和提供不同漆色的销售方式结合起来,结果建立起了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

9、逆向法
    所谓逆向法是指从反向提出问题进行思考,以求得比正向提问题更理想的效果。这种技法的核心是从对立的、颠倒的、相反的角度去想问题,逆常规思路的思考。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所谓逆向不是简单的表面的逆向,不是别人说东,我偏说西,而是真正从逆向中做出独到的、科学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超出正向效果的成果。2、坚持思维方法的辩证方法统一。正向和逆向本身就是对立统一,不可截然分开的,所以以正向思维为参照、为坐标,进行分辨,才能显示其突破性。

10、侧向法
    所谓侧向法是指通过把注意力引向外部因素,从而找到在问题限定条件下的通常解决问题办法之外的新思路的思维方式。这种技法的核心是在问题被限定的条件下,变换注意力于外部因素而得出解决问题新思路

11、卡片整理(KL)法
    所谓卡片整理(KL)法是一种通过集体讨论或个人调查收集信息或设想,借助于卡片整理,发现信息或设想间的有机联系,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和系统方案的方法。KL法将待处理的信息卡片化,具有克服人脑思维限度的功能,从而成为整理资料获得启发的有效方法。KL法和为整理资料获得启发的有效方法,可用于解决问题的各阶段中。
 
12、7×7法
    所谓7×7法允许首先尽情畅想,然后通过按重要程度分组和限制卡片数量(不超过49张),来消除头脑风暴法中所提出的那些初步的粗浅的抽象的设想,解决了这个矛盾。既保证了头脑风暴过程充分进行,以得到质量较高的设想,又满足了KL法不宜整理过多卡片的要求。

13、创意的积木游戏
    所谓组合与分割 就是将旧产品加以新的组合或分割的意思。
    以创意扬名全美的广告大师詹姆斯.杨会在所著的<<产生创意的方法>>中揭示创意完全是旧元素的新组合。
    合金是“组合”概念下的伟大产品;生日音乐卡片就是旧产品生日快乐歌与卡片的新组合;电子表笔就是旧产品电子表与原子表与原子笔的组合。
    小孩子玩积木就是一个典型旧元素的新组合的游戏。积木柯以有许多不同的组合,但它不一定能组合成为有用之物。
    积木游戏给我们重大的启示:任何旧产品都可以组合,但不是所有的组合均能成功。换言之,并非所有旧产品的新组合均能产生创意。不过,旧产品的的新组合是决定产生创意最重要的来源。
    除了积木外,大家在念小学时,一定都玩过一种有趣的游戏。老师要小朋友们用三张纸分别写下姓名、地点与行动。
    张三---在操场---打球
    李四---在教室---睡觉
    王五---在厕所---尿尿
    经过重新组合后,可能变成:
    张三---在操场---睡觉
    李四---在教室---尿尿
    王五---在厕所---打球
    当老师念出重组的结果时,常会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原本平淡无奇的东西,经过“组合”之后,带来了“创意”,也带来了“欢笑”。
    旧产品的分割也能产生创意。鸡贩鉴于有人只吃鸡腿,也有人只吃鸡胸,于是他将鸡腿与鸡胸切割后,分开来卖。这是经由“分割”的概念,所产生的卖点。

14、创造性模仿
    所谓改良就是把旧产品缩小、放大、改变形状或改变功能的意思。所有的产品,除了第一代是发明外,以后都经由“改良”逐步完成的。
    莎士比亚最著名的舞台剧,就属那个悲剧王子的复仇记--<哈姆雷特>。但该剧并非莎翁的创作,而是源自丹麦的一则传奇故事。那则平淡无奇的传说,经莎翁改良之后,变成了光芒万丈的经典名剧。这是旧元素经过改良后,所产生的伟大创意。
    如果你是一位爱听笑话的人,必定会发现,任何新笑话的改良版罢了。原因是,真正新鲜的笑话太少了,只能藉着改良或新编旧笑话,以创造出新笑话。
    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深谙“改良”的道理,因此从创业之后,一直秉持“改良旧产品、大量生产、降低成本、低价售出”的经营策略,打出了一片大好的江山。
    其实不只松下,日本许多企业家亦深刻体会出“改良”的重要。瞧瞧日本称霸国际市场的产品:汽车、电视、照相机、录影机....全都从模仿外国产品起步,而后逐渐改良产品的形状与性能,再努力于生产线合理化,最后终于能降低成本、生产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因此,“改良”不但是创意的重要来源,也是开发中国家的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利嚣。
    “改良”的定义,近似哈佛大学教授李维特所说的“创造性模仿”。创造性模仿绝非仿冒,它的基本精神是创新的、积极的,经过对旧产品的改良或重组后,产生另一全新的产品。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说:“创造性模仿者并没有发明产品,他只是将创始产品变得更完美。或许创造产品应具有一些额外的功能,或许创始产品的市场区隔欠妥,须调整以满足另一市场。”
    杜拉克这一段话,正好对“改良”做了贴切的诠释。

15、五颗速效创意胶囊
    不管点子的内容如何,只要肯拼命地想,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可为什么有的人绞尽脑汁仍不见效果? 创意初期,往往要忍耐等待点子产生的苦闷。这儿有快速操作金点子的5种方法,只要采纳,立马见效。
    1、记住点子的最佳时效。
    2、记录点子,防止遗忘。
    3、设置自己思考的空间。
    4、准备好点子笔记本。
    5、乘坐交通工具时注意发现点子。

16、类比法
    类比系列(类比族)方法。以两个不同事物的类比作为主导的刨意方法系列。其特点是以大量的联想为基础,以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同或类似点为纽带,充分调动想象、直觉、灵感诸功能,巧妙地借助他事物找出创意的突破口。与联想族方法比较,类比族方法更具体,是更高一个层次。
    类比法(包括提喻法和各种类比法等)。通过两个(类)对象之间某些相同或相似来解决其中一个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关键是寻找恰当的类比对象,这里需要直觉、想 象、灵感、潜意识等多种心理因素。
    “提喻法”是类比族方法的典型代表。类比包括拟人类比、仿生类比、直接类比、象征类比和幻想类比等。

17、臻美系列法
    这是以达到理想化的完美性为目标的创意方法系列。
    其特点是把创意对象的完美。和谐、新奇放在首位,用各种方法实现之,在创意中充分调动想象、直觉、灵感、审美等诸因子。完美性意味着对创意作品的全面审视和开发,因而属于创意方法的最高层次。联想、类比、组合是臻美的可靠基础,而臻美则是他们的发展方向。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都是有代表性的臻美方法。找出作品或产品的缺点,提出改进的希望,使其更完美,更有吸引力。作品或产品的完美是无止境的,臻美也是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
    应当看到,一切创意方法都不过是创意设计的辅助工具,既要重视,又不可迷信。
 
18、三类创意思维法
    胡伦贵等在《人的终极能量开发》一书中,按创意思维方式,把创意思维方法归纳为3类,即:
    1、发散思维法。
    包括横向思维法、纵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侧向思维法、分合思维法、颠倒思维法、质疑思维法、克弱思维法、信息交合法、头脑风暴法等。
    2、聚合思维法。
    包括求同法、求异法、同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完全归纳法、简单枚举归纳法、科学归纳法和分析综合法等。
    3、想象思维法。
    包括原型启发法、类比法、联想法、假说法和梦幻法等。

19、创意马拉松法
    人类的脑部不停地运转,就是为了不使脑部所浮现的画面老是停留在某一个记忆之中,创造出金点子战术。 然而存在的另一个难题就是瞬间产生的点子可能稍纵即纵,因此,我们必须用大量资料持续刺激脑部,使其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点子,这就是当今时尚名词“创意马拉松法”的规律。
    “创意马拉松法”可以归纳为以下12条定律:
    1、所有的商品都需要不断地改良,不具体的点子比已成形的点子重要。
    2、人类所运用的脑力其实不及全部的百分之一,所以无论怎样使用都不会出故障。而且就算是故意地耗用,脑部也照样能发挥功效。
    3、想出一个点子并使用具体,所需时间为3秒钟。
    4、若忘了点子的内容,只要是两天以内,应该都可以再回想起来。
    5、点子产生时蜂拥而至的,千万不要只拘泥于其中的一个。
    6、想出来的点子一定要记录。
    7、点子通常都是集中涌现的,所以必须一个个地记录下来。
    8、不要太讲究笔记本的版面。
    9、想出来的点子可先告诉好朋友和家人或同伴。
    10、首先要想出100个点子,然后再加以衍生想出第二代点子,这就是“点子的再生产”。
    11、当想要尝试实现点子时,会连带地想出其他10个点子。
    12、无论想出了多少个点子,千万不可因此而自满,因为点子只出现在虚心进取的人身上。

20、创意的点线面
    创意的发想始终有一个核心点来支持,进而由这个点出发,想出所谓创意的表现手法,就是成形的影视广告或平面广告,但这一切都要受到消费者细分、市场局势、产品定位三个层面的制约,这一过程我们不妨称之为创意中的“点线面”。
    韦伯扬将创意的产生或孕育比喻为“魔岛浮现”:在古代航海的时代,水手传说中的灵光乍现,令人琢磨不定的魔岛,恰似广告人的创意一般。魔岛就是大海中常年累积,悄然浮出海面的珊瑚形成的。其实“魔岛浮现”不能说是创意的完全成型过程,韦伯扬所说的魔岛理论实际上只是揭示了创意的第一步——“点”的提出。
    创意中的“点(创意概念)”非常难以寻找,因为这个点是由目标消费群的所需和产品定位、市场局势三者最佳结合所产生出来。一个产品有可能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的点有很多,但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就显得不那么好找了。

21、记录一览表法
    为了开发创意,有必要事先做记录一览表。一旦事到临头,一览表便会发挥很大的效用。下面是为了使开发的商品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所做出的记录一览表。
    体积缩小——除去产品的某些部分,使它变小、变轻、变短、变薄、变浅、或使它柔软化,并且将它压缩。
    扩大——增加数量,使它变大、变重、变厚、变深、变硬,并将它强化、增加。
    ·采取代用品——由谁代替?用什么代替?
    ·重新编制——修改设计图、修改相关的地方,使之垂直、水平、倾斜、平行、交叉。集中于一点,分散于各处。制造距离、描出轮廓、赋予境界、开放、闭锁、修改比例。
    ·相反——融合,将各种东西合成一体;结合目的、结合点子。集合、重新组合。
    ·分离——“结合”的相反
    ·使用在其他用途上——依现状用于其他用途,修正后使用于其他用途。
    ·修正——意义改变、颜色改变、动作改变、速度改变、声音改变、香味改变、味道改变、形状改变、温度改变;固体化、液体化、气体化、粉末化;用完即支。磨擦、润滑、绝缘、干燥、起泡、凝固;弹性化、电气化、人工化、自动化。
    ·改变时间——加速、减速;频率调空、频率调低;依年代顺序;永久化;用汽车变速器加以调整;更新、再快、相互作用。

22、创意沉思法
    美国发明家盖茨博士,曾经完成过数百种发明和发现。盖茨习惯用创意沉思法,具体过程是这样:每当他用通常的方法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他就走进一间小小的隔音室;室内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桌子上摆着笔记本、铅笔,还有室内电灯的开头。盖茨博士走进来,关紧门,坐在椅子上,熄灯。
    在这种黑暗而宁静的氛围中,盖茨高度集中注意力,努力控制自己的潜意识,试图为所要解决的问题找出一个答案——无论什么样的意念性答案。有时,他在黑暗中枯坐数小时而一无所获;但是,只要头脑中的创意刚一闪现,盖茨就会立即打开电灯,把这个创意写在笔记本上。

23、另外的一种分类
    1、加或减
    当你在寻找一个新的主意时,你是否:把它加倍,就像伦敦的双层公共汽车?把它减半,就像比基尼或超短裙?把它扩展,就像能一处购足的购物中心或波音747大型飞机?把它弄干,就一小袋汤料粉?把它切开,就像面包?把它拉长,就像工装裤或加长轿车?
    2、你用什么替代
    符拉迪斯拉夫·伯罗用一个小球替代了钢笔笔尖,于是圆珠笔就诞生了。电传机已经用电信替代了邮包,而国际互联网又取代了电传。克拉伦斯·伯德埃在加拿大的北极圈中发现了冰冻的鱼后用冰冻替代罐头食品的制造,开创了冰冻食品业。超市使用自选商品和手推车取代了售货员。施乐研究中心用“点触”方式来操作计算机,苹果公司以营利为目的改进了它,结果世界上最简单的计算机系统就诞生了。在爱尔兰,提供住宿和早餐的家庭小旅店已经取代了旅馆,并且成了这个国家的旅游业的核心。光盘已经取代了乙烯基音乐唱片。
    3、 你怎样才能改进
    直轮溜冰鞋现在是一种年销售额数百万美元的行销货——它不过是把原来的四只滑轮重新排列成一条。橄榄球是由英式足球改进而来的,橄榄球联赛来自于橄榄球,垒球来自于棒球。
    4、你能扩大或增加什么?
    麦当劳把汉堡包扩大,这就生产出了巨无霸汉堡。普林斯公司通过扩大网球拍已经赚了一大笔财富。沃马特公司通过庞大的廉价商场销售商品,已经成为世界上营利最多的零售连锁公司。JVC公司发明了3小时的录像带,以此击败索尼公司而确立了国际规格——因为特长的像带使购买者能够录下完整的体育比赛。
    5、你能减少、逆转或消除什么?
    弗兰克·维特勒(FrankWhittle)使风力逆转,从而发明了喷气式发动机。比尔·汉密尔顿(BillHamilton)改进了这个理论,给了我们喷气轮船。真空吸尘器根据的是一条相同的原理。在澳大利亚,第九电视网的凯瑞·帕克(KerryPacker)缩短了板球比赛时间,发明了一天一场的板球赛,使之成为一个收视率很高的新的夏日电视节目。电脑拼写改错软件减少了印刷错误。
    6、你能创造什么新方式?
    你能做到吗:坚硬,如同一大块冰?柔软,如同容易涂抹的黄油或人造黄油?安静,如同一辆劳斯莱斯汽车?吵闹,如同摇滚乐?厚实,如同多克·马顿牌(DocMarten)的靴底(一种依据先前的“光头仔”的选择而来的有利可图的时装品牌行业)?有趣,如同《小娱乐》?垂直的,如同火箭升空?水平的,如同躺椅?
    你能行吗:混合它,就像香波和护发素?粘牢它,就像用胶水粘住?摇晃它,就像调制奶昔?覆盖它,就像鸡尾酒上的伞形装饰物?暴露它,就像迷你裙或开叉很高的裙子?涂染它,就像新唇膏、化妆品或蓝色包装的百事可乐?压缩它,就像CD-ROM?使它液化,就像鞋油?挤压它,在塑料瓶子里?涂抹它,就像果酱一样?使它膨胀,就像自发面粉?
    你能重新包装它吗?在易拉罐里,就像先调好的饮料?在塑料容器里,就像大桶装的酒?在喷雾剂罐子里,就像喷发胶、除臭剂?豪华的,就像宏碁电脑?

    唐·柯怕格(DonKoberg)和吉姆·巴格诺(JimBagnall)在他们的著作——《全球旅行者》中建议用其他词汇来鼓励创新:成倍增长、分担、消除、开脱、逆转、分离、互换位置、统一、反常、循环、展平、挤压、补充、浸没、冰冻、软化、蓬松、迂回、增加、减去、减轻、重复、加强、喷出、抵制、保护、隔离、结合、象征、抽象以及分析。

24、收集所有的材料
    如果一个伟大的想法是老的成分的新组合,那么下一步就是去收集你能收集到的一切材料。除非你对一个情况或问题掌握了一大堆材料,否则你就未必能找到最好的新的解决方式。
    材料可以是特殊的——那些直接与你的工作、行业或问题相连的材料;也可以是一般的——那些你从千百种不同的方面收集来的材料。如果你是一个不知满足的信息的寻求者、一个提问者、一个读者、一个挑战者、一个用笔记和神经细胞的树突来储存信息的人,那么你会是一个伟大的思想产生者。
    没有东西可以替代针对个人的、有目的的家庭作业。有所吸收才有所输出。关键在于连接已归类的信息,譬如说,把“第2614号轴突”上的“第369124号脑细胞”中的信息与储存在“第9378532号脑细胞”中的信息或其他地方的信息连接起来。
    大脑形成模式的能力既创造了问题,又创造了机遇。我们每个人都以一种固定的方式使用我们的大脑,来为每一个醒着的片刻作安排——从走路到奔跑,从读报到看电视,从驾驶一辆车到在红灯时停车。你的大脑倾向于以狭窄的通道把信息储存在联结的“树枝”上,以备迅速、方便地重新使用它。所以很正常地,我们常会提供同样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25、奥斯本的记录一览表法
    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你必须开辟新的道路、寻找新的突破点、发现新的联系,你必须打破原有模式。下面要举的是A奥斯本的记录一览表的应用实例;同时也参考了头脑出击法。这已被广泛应用。
    ·还有没有其他用途——现在是何作用?稍做改变以后会变成作发样?
    ·能否借用其他点子——有元和此相似的东西,能够借用其他点子吗?过去是否有类似的东西,能够模仿其他东西吗?
    ·改变以后将会如何——扭转以后会怎样?如果意思、颜色、声音、香味、形状、类型改变了,又会怎么样?
    ·扩大以后将会如何——加上了某些东西以后会怎么样?花更多时间会怎样?增加次数会怎样?加长会怎样?加强又如何?如果重复了呢?如何将两者相加呢?扩张后呢?加上其他价值呢?
    ·压缩以后将会如何——抛弃某些零件会怎样?如果变小、变薄、压缩、变低、变短、变轻、分割以后,会变成怎样呢?做成流线型好吗?不那么显眼后,会怎么样呢?
    ·替代以后将会如何——用他人代替会怎样?用他物代替会怎样?当成其他物品会怎样?当作其他材料会怎样?照其它过程行动会怎样?用其他动力会怎样?用其他方法会怎样?换成别的声音会怎样?
    ·来个改变将会如何——如何改变要素……如果改变顺序……如果换个造型……如果换种设计……如果改变程序……如果改变日程……究竟会怎么样?
    ·相反之后将会如何——正面和负面相反会怎样?完全使两者相反会怎样?上下颠倒会怎样?角色交换会怎样?
    ·组合之后将会如何——做成合金怎样?组合以后怎样?以独特的方法组合怎样?目的组合怎样?点子组合怎样?
    其他用途的开发——尼龙钓线。
    借用其他点子——利用“读书俱乐部”的想法,来出售水果或家庭用品;利用旧有的曲调谱成宣传歌等。
    代替——不能喝威士忌的人,可喝甜酒;塑胶代替真皮等。
    改变——引擎装在后头、中式便餐改西式菜肴等。
    组合——电视附有小型钢笔台、多色原子笔、日历手表等。


    摘自舒明武创意专著第三部《智慧光源》D篇第二章:创意的来源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智慧光源》基本概况
下一篇:书选:创造力的开发历史
相关新闻 智慧光源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