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向陌生
这个世界上,幼儿的创意是最多的,少年的创意也丰盛得犹如春草,青春年华的创意也叫人目不暇接(很大的一部分体现在恋爱时的花样百出),青春之后,创意就如花落水流一般。
原因何在呢?原因在于:陌生的世界慢慢不再陌生了,三十岁左右的男女,大抵已把历代祖先的人生重新经历了一遍了,展望未来,似乎一切都不过是重蹈覆辙而已,新鲜的东西(除了娶媳接孙等)已经不多了,创意也因这种微微的叹息而西风日渐。
这就给了一切想获得大量创意或成为创意家的人一个有力的启示:创意与陌生有缘。
无论你是渴盼创意的广告人、营销人、产品开发人,还是想用新颖的创意来重振雄风、击地手的企业家,快到陌生的地方去一次吧,──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陌生地方去一次吧,创意在那里恭候你已经很久了。
哦,随意搭上一班运行郊外的客车,随意买一张票,又中途随意下车。下车后,关闭你的BB机或手机,漫不经心的自由走去,你熟悉的一切顿时被你甩在身后,陌生的田野或小街迎面而来,轻松的脚步声中,幼儿时那种久违的生命之原始冲动涌了上来,奔腾咆哮的思维潮水扑向你现实中的种种疑惑。说来也奇怪,那些平日仿佛坚如礁石的疑惑竟然沙堡似地倒下了一大片,潮水过后的河岸,创意的奇思异想正如青嫩之笋“沙沙沙”地钻了出来,那笋尖长得好快,一派翠色葱茏的竹林眨眼间就吞没了荒凉江滨,有一种初恋般的幸福疼痛击倒了你,你踉跄着,掏出了打开了手机,而你的手指颤抖着,──为一个骇俗的新创意而恐怖地颤抖着。
当然,又何必非要去郊外不可,多去几次不又成了老套了吗?
你还有可去灯光乱闪、鼓乐大作、令人血压陡增的疯狂迪吧,让超高分贝的声浪把百思不得其解的迷茫淹死;你还可以去晨四点半的桥头,像观察一头怪兽似地重新打量生你养你的城市,一些从未有过的感觉、意象、灵思会悄悄滋生在你的大脑里;你还可以去黄昏时的公园,在那静谧的林荫小道上有意无意地偷听情侣的呢喃,在一阵略带酸楚的加快复苏智慧的浪漫活力……
总之,你要在生命的某一段时空,坚决地放弃滚瓜烂熟的一切,亡命地投入陌生的怀抱──投入创意那永远汩汩冒涌的源头之中,让你的思维在那里晕倒、昏厥甚至死它一回。
于是,你求之而不得、祈祷而不得、追求而不得的创意发明、创意发明,创意构思、创意设计、创意理念……那时就俯拾皆是了。
2、瞩目未来
未来之谜,就像足球世界杯开赛时的冠军之谜一样是猜不透的,未来所蕴蓄的万万千千的财富之谜亦同样如此。
大洋彼岸的美国人,用《超时空战警》、《未来战士》、《天煞》等科幻巨片在全世界赚了不知多少美金,那《变形金刚》等卡通科幻片更是挟带着低中高档次玩具疯狂而来,于无形无影中大大洗劫了一番全世界儿童的口袋──这不过是美国人瞩目未来的自然成果之一。
还是美国人,其两部未来学名著《大趋势》、《第三次浪潮》畅销于世界各国,从科技专家、企业巨头到政府首脑,谁也抵挡不了它的知识魅力、思维魅力、智慧魅力的侵袭,以此扬名天下的托夫勒在北京一个上午的演讲下来,私人进帐就达1万美元,你说得了不得了?而那世界首富,那微软帝国首领的盖茨,更是一个疯子般的未来狂。少年时代,他便是一个科学幻想迷,一旦钻入电脑软件开发后,关于“建立视窗一统天下”、“设定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技术标准”等未来梦想占据了他全部的思维空间,他的心灵,早已生活在21世纪甚至22世纪的空间里了,令许多拼命追赶他的人──包括一向自命不凡的日本商人──徒然沮丧。
中国人近一百多年来的思维形式中,滞后性思维所占的比重太大,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思维负担过重,老想腾飞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十年“文革”中,我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代,那本应是一个富于幻想、瞩目未来、大胆开拓的时代(那时,亚洲“四小龙”正在起步,世界正处于新技术革命的初期),可我们却被反复的教育着什么“忆苦思甜”,什么“红米饭、南瓜汤”,什么“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结果我们这一代人,视贫困为正常,视挣钱赚钱为耻辱,不知现代商业、经济为何物,最后所谓的“知青”成了现代中华民族经济创造上最平庸、最无能的一代(虽不乏少量企业精英,但总体效果,绝对如此),至今想来,深为痛悔。
所幸近20年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艰难沉重然而坚定不移地向前瞻性思维转变了,海尔人创造的国际星级服务标准,乐百氏集团聘请美国管理咨询公司为自己所作的《企业战略管理策划》(为之付出1200万元),创意、咨询、策划业在中国的蓬勃兴起,无一不是前瞻性思维的结果。
令我遗憾的是,滞后性思维的巨大历史惯性仍在影响我们众多的企业家、商人的头脑,如诸多趋同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重复引进的生产线、低水平上重复开发的商品、一轰而上的同类性商店商场等等。
猛醒吧,中国企业界、商界的志士强人,用你们犀利的眼神,捕捉那隐藏于现实背后的商业机遇,猎获那裸露于时间前方的经济横财。
3、思维之漫游
夏日的傍晚,孤独地,在江畔,一个人坐与躺着,懒懒的,散散的,蠢蠢的,让思绪小别一下钞票、火锅及超市百货,任意识随江流而逝或象轻风云霞一般在空旷的蔚蓝中作一次无岸无涯的漫游:
江水为什么爱向东流?流了几亿年为什么还装不满海洋?
苏东坡、李白都在江边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句,我也是人,我怎么脑袋想痛了也没能想出一句与“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相媲美的诗词来?
这大地看起来明明是平的,可书上的地球怎么却成了圆的?难道地球真是球形?若是,那地球另一面的人为什么没有头朝下的感觉,为什么老掉不下去呢?
人们常说大地最坚实,可提供这大地的物体(地球)自身却是悬空的,这难道不是一种最大的叫人想不通的东西吗?
我父亲的爷爷还未出世时,这块礁石已峭立江边了;我儿子的孙子的去世后,这块礁石还将在这儿屹立,时间是长得多么的令人无可奈何和不可思议呀?
远方那朦朦胧胧的地平线为什么总给人一种诗意的感受?为什么一个人终生都走不到它的尽头?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经不起一粒子弹的穿透,可人类为什么要去造当量为几百万、几千万吨的炸药(据报道世界最大威力的氢弹当量为5800万吨炸药)呢?
人,人到底有什么了不起?──人不过起源于当初并不出众的猿猴,而且至今不能象鹰燕那样自由飞翔,没有狮虎那样威风凛凛,不如大象那样力量巨大……可他居然成了地球(万物)的主人,冥冥中是谁作的这种安排?
对于我来说,两岸拥有千百幢高楼的城市已经够大了,可谁在说,拥有千万座城市的地球不过才太阳的百十万分之一,而太阳在银河系中有1000多亿颗,而银河系在总星系(宇宙的一个局部)中只是沧海一粟……天哪!这是怎么回事?是谁发了疯弄出来的这一切的一切?……
江风中,浪花旁,斜阳余晖里,大脑深层的千沟万谷中,时而醒悟如闪电惊雷,瞬间惊颤如狼窜蛇奔,刹那狂欢如洪峰扑泻,倏忽创意如翠竹挺秀……
一位历史大哲人认为思考是人间至高无上的乐事,我则认为在漫无边际的思考中发现与捕捉创意是人间至尊无上的美事……
朋友,不信你也可试试,──假如缺思考题的话,尽管来找我好了。
4、目光投向历史
当一个创意者把目光投向历史──历史深处的时候,被熙熙攘攘的现实所遮蔽的商机,就一一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了。
孔府家酒、孔府宴酒不就是这样粉墨登场的么?一种普通的水和某些酒原素勾兑出来的东西,与在历史风雨中耸立数千年之久的孔府本来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创意者的犀利目光却一下子就看出了它们之间深藏不露的情缘所在,发现了它们联姻成家的巨大可能性,于是精心策划,几番炒作,一个令国人几分惊讶几分爱、令海外华人几分惊喜几分痴的新品牌就揭竿而起了,并很快在败鳞残甲满天飞的酒市场杀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岂止是酒呢?被誉为现代工业文明奇花的轿车何尝不是如此?一位澳大利亚人收藏了几十辆老得令人沮丧的轿车,却在全世界到处展示,大赚赞叹与钞票。有的轿车制造商推出的仿古型新款轿车,所获的利润是新车开发怎样也比不上的。
又岂止是轿车,珠海的一家大酒店,用旧日的香烟、电影海报、报纸、旧家具等营造出了三十年代上海滩的风貌神韵,立即在众多大酒店中昂首而出,浓厚的迷人的历史文化氛围来自于那中国人说不清道不白的上海滩情结(几人不知周润发主演的《上海滩》,几人不晓“远东巴黎”、“冒险家的乐园”?),这氛围巧妙地洗涤了酒店业自身略带腥味的商业气息,令诸多对旧中国──旧上海的昔日繁华情有所钟、心有所缅的富商大贾、明星名流、远方游子一下飞机便向它张开了双臂。
98年好莱坞的电影经典巨制《泰坦尼克》,在全世界赚够了眼泪和钞票,其创意不也是一次历史性灾难所提供的吗?
历史啊,深远而辽阔的历史,是一座采掘不尽的商业创意之富矿,而我们每天都在制作、创造着新鲜的历史,所以历史之矿又常采常新。
不是吗,每过一段时间,每换一个环境,每移一种心情来打量历史,历史仿佛容颜更改,让你再度感到陌生了──这陌生感一来,创意之幽灵不又在开始你的意象中游荡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