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冯汉卿谈创新与策划

[日期:2007-09-14]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创意网 [字体: ]

舒老师:
    您好!
    感谢老师于百忙之中能回信,不敢以迟。
    对“竞争”的问题,老师的教导学生是否可以理解为“君子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争则莫能于之争”之大争?
    “今天”与“明天”的关系与创新的问题学生有些疑问和情绪想请老师指点指正。
    创新之大问题本关乎民族大计,但是现在的社会却独以经济利益为“天择”之称,学生未能例外,老师也许也无奈于此。
    “今天是明天的必要条件”、“明天是今天的需求”、“明天是明天的今天”,那今天和明天选择创新的标准会是什么样的关系?创新有战略的、精神的、其他的,这些产于今天,却影响明天,今天创新的产生和选择标准是“经济利益”,明天的标准会是什么?今天的标准影响今天的创新,今天的创新影响明天的社会,明天的社会产生明天的标准,明天的标准……
    无论什么样的行业、民族,都会有一个沉淀积累的过程,这种积累应该是基于偏差不大的“标准”上,是有后人顶礼之贤之圣之祖。放眼今之策划业,各种虚衔遍街,狗肉羊头混杂,经济利益选择创新的标准已潜规则入策划基因,遍读了国内几乎所有“策划大师”的文章、事迹,“钱”味儿太浓,所以难出超级大师,后世留名恐怕只能是“匠”,老师您也开始涉足“房地产”,这本无可厚非,只是学生张狂,颇有遗憾。在您诸多有关毛主席的策划里我带着崇拜读,因为此标准为“人文利益”;在些许关乎房地产的策划里,学生怯以为乱,大师之笔金贵,有所为有所不为。回顾老师曾经给学生的信,“为策划业、创意产业的崛起而努力”的叮咛似有恍惚,“策划业”、“创意产业”,标准都是“钱”定的,我等似乎只是投机于“钱”而倒把“小聪明”……
    策划本是人生一乐事,亦是社会是益事,可如今,学生却难以策划为荣,满腹愁疑,情绪难息,请老师指点指正。
    祝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
    致
礼!
                    
    学生冯汉卿

    2006、4、23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冯汉卿的来信
下一篇:武汉艾国胜来信
相关新闻 读友来信选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