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扬文是个广告界、创意界的“疯子”,是个狂人。
他带着他“招牌”式的飘飘长发和永不褪色的激情,奔走于重庆各大房商之中,吴扬文最热衷的就是“贩卖”着一个思想——城市运营。)
人物素描
一个被艺术家称为生意人、被生意人成为艺术家的人;
一个说话时长发与手势一起挥舞、激情与豪情齐齐发散的人;
一个认为自己首先是诗人,其次是哲学家,最后才是广告人的怪人;
一个坐飞机像赶汽车一样普通、3个月才和儿子见一次面的“空中飞人”;
一个极瘦、永远一天只吃一顿饭却精力四溢、被手下人称为“神”的平凡人;一个熬通宵如同喝开水、假寐半小时相当于常人6小时睡眠、凌晨四五点算“正常下班”的工作狂;
一个自己从不唱歌、斗地主,也严禁公司员工打牌打麻将赌博,违者“走路”的“苛刻”老板;
一个左手戴公司标志戒指右手戴结婚戒指、坦言工作永远重于家庭的不怕被老婆骂的重庆女婿;
一个记忆力超群数百个楼盘细节张口即来,却怎么也想不起自家小孩到底是读几年级的聪明糊涂蛋;
一个坚持房地产包装必须走城市运营道路,所有层出不穷的点子创意全围绕着这个中心“偏执狂人”;
一个只做“操城手”不做操盘手、总把自己放到等同于市长省长位置来指点城市运营、整体规划高度的广告人;一个总给人有点不务正业却总能够抓住成功的“异人”……
把这些人叠加起来,就是吴扬文的大致模样。
很多业内人士说起他,均有一个相同的动作:笑着连连摇头,再连连点头。
影响力事件
2004年的重庆楼市,“疯子”吴扬文又有几件“疯狂”的事情再次让重庆业界为之震惊。
最张扬的事:奥林匹克来到重庆
相信在
在这一天,以“世界的奥园,今日抵达!”为主题的户外广告在一夜之间铺满重庆主城26个黄金档口。
同时,全城各大媒体纷纷打出了双通整版的报纸广告,以最大的篇幅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接下来,吴扬文又打出了其一贯坚持“城市运营”的牌:“重庆向北,生活向奥林匹克!”
广告一出,且不说重庆的目光全体投向了北部——奥园开盘即封盘——注意力经济时代的成功到来。据悉,市政府某位负责人在接见奥园老总时竟然连声道谢,感谢他们做了政府想做而没来得及做的事情。
这是吴扬文的功劳。
我揣摩,吴扬文在和融创置业一起策划这个铺天盖地的广告时一定也充满着激情——一夜之后,奥林匹克花园将被几十万重庆人知道并记住。广告做得气势恢宏,吴扬文的广告创意也再一次表现出他的魔力——你来了,你看见,然后,你被征服。
最“不务正业”的事:解放碑CBD设计
一般而言,广告公司最关心的事情是接案子、做广告、挣钱,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利益最大化。可吴扬文不是这样。
更让他关注的是重庆这座城市的运营,比如设计解放碑CBD的标识。一件即费力气又没效益按理应该市府官员们操心的事情,吴扬文却从一开始就投入了最大热情——“重庆解放碑整体CBD商务区是最能够体现城市的建筑风格和重庆人个性的,具备了最佳的营销资源,也必然最能表现出城市运营本质的,因此,我喜欢!”
为了体现出解放碑CBD是重庆城市的中心特点——三角形结构,商务经济核心地位;二来还要代表了山城重庆独特的天际线与景观特色,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独特景观;三者不能忽略重庆人独有的解放碑情结,要将这一地标性建筑号抽象化;最后还要体现CBD经济聚能的特征含义和集聚的视觉效果……
整整1个星期的不眠不休,方案出来了,再是1个月的熬更守夜,近百次的修改稿最终敲定,吴扬文又成功了。
当然,吴扬文的“疯事”远不止这些。
一个数据可以说明吴扬文的影响力:虽然成立了10年之久的唐都进入重庆房地产仅仅1年半时间,但其却占领了重庆房地产行业36%的广告份额。这一切,都离不开吴扬文一直在贩卖并且越来越被人接受的“城市运营”理念。
影响力分析
“疯子”吴扬文一出手,着实吓了重庆人一跳。尤其是重庆的广告界,称得上“震撼”二字。
从来重庆房产圈内的人谈起房地产的潮流、广告的趋势,眼睛总是盯在香港、深圳、上海。因此,当平空从湖南闯来一彪人马,带着看似不切实际的“城市运营”杀来的时候,便着实让重庆的开发商、广告人以及购房者大开了一回眼界:“我们造城!”震撼了多少人心;“重庆向北!”“重庆主城西进!”又划出了一个新的时代。
与粤港和海派不同,吴扬文麾下的唐都颇有“黑马”之风。或许当年入渝后第一个参与开发的项目——旭日凤凰城并没有引起市场太大的关注,但如今已经无人敢小视这个“以大出奇以猛致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外埠兵团。
用风风火火形容这等阵势想必不为过吧。一袭长发之下,一个骨感的身影让颇为自傲的重庆元勋贵胄们惊愕之后,又多了几许汗颜。
影响力评价
尽管说的10句话中有8句可能都是废话,但剩下的2句话中必然有闪光点,给人启迪极大。 ——棕榈泉副总风革
“吴扬文做广告挺像毛泽东打仗,两者都看似天马行空,但管用。” ——众联行(重庆)地产咨询有限公司副总廖佐亮
“说得太好,反而盖住了做出来的更多光芒。其成功包装的案例常常被人当作学习的范本。”——某广告同行
吴扬文自述
从传统广告行业里脱离出来并与之决裂,以城市的名义结合城市的宏观发展力量来推动房地产行业的企划与传播甚至影响并指导营销,是我和团队迈向成功的重要前提。
2004年,我和团队一直在努力。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努力使我在重庆获得了很多朋友和客户的认同,这是令人愉快的。
其实,我只能说的是:我们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蓄势待发了。
吴扬文轶事
双休日,午休时间,没吃午餐,精神抖擞的吴扬文正在给手下一帮员工讲课。讲的不是什么突发的战略决策,而是自己这趟出差北京的体会。他是头一晚十一点赶回公司的,然后把员工们找来一直工作到现在。不过,大家对这种情况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吴扬文的主食是去公司楼下吞碗馄饨,另外还有冲咖啡,吴扬文冲咖啡一般会冲到凌晨四点左右。奇怪的是,他的员工们却似乎都心甘情愿地陪他来折腾。员工们还说,他们其实一直很担心吴总开车太快,会出事。正说着,其中一人竟然猛地情不自禁痛哭起来:"如果吴总出了事,我们该怎么办!"突然听到这样的话,我们呆住了。难道,这就是我们期待采访的吴扬文?
传言不会是空穴来风。在广州3000多家广告公司里,唐都低薪高压折腾人的手段,让他在同行中显得分外扎眼。在这里甚至有800元一个月的待遇。而法定的周末,对于唐都人而言,更是一个遥远的话题。不过奇怪的是,员工中的大部分人居然正是冲着吴扬文这种"恶名"来的。让人不禁要问:他们到底怎么啦?
有一个在唐都出现频率特高的词叫洗脑。同事之间的交流一般是这样的:你今天被老吴洗脑了吗?如果说大家被吴扬文折腾得不成人形,是因为要学习,那在吴扬文看来这种惨状其实是注定的。
吴扬文有个从不离身的包,随时随地记下自己的想法。他也好为人师,一有了新的想法就会第一时间把员工叫到自己办公室交流。在员工眼里,这位通常把马丁路德·金、孔子、老子挂在嘴边的老总,其内心之强大已经到了足够成为精神领袖的地步。
洗脑,真恐怖!想不到在好莱坞电影中常出现的手法,居然也被吴扬文用上了,唯一差别是,在电影里这些通常是靠高科技完成的,而吴扬文纯粹用的是一种精神暴力。被吴扬文洗过脑的人,被他折腾得不成人形也能够口无怨言。只不过,这样一个人,却至今也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叫一声爸爸。
吴扬文的文案据说在广州业界能排到前三,不过他倒不太愿意提起这些。有人说他太把自己当回事,他却反问,如果自己都不把自己当回事,谁还会把你当回事呢。精神理念的口号在唐都随处可见。公告栏、办公桌、MSN。这群激情的广告人习惯用这些字眼,让理想变得触手可摸。
那个下午的4个小时里,我看到了一场精彩表演:这个男人把长长的头发扎起来放在胸前,干瘦,表情严肃,目光有神,言辞激烈。我们俩隔着一个长长的西餐桌,但我还是感受到了他那像潮水一样汹涌而来的信息——怪诞与狂想包裹在精细的文字中。席间,我没说一句话,却按捺不住给好友发去一条短信:“我今天终于见到了一狂人!”
我惊叹于吴扬文身边的人,尤其是他的下属的承受能力,他们将用怎样的精力和精神去接受这么一个有着奇怪脑沟的男人?当听到他们称呼吴扬文“先生”、“老师”时,我才找到了答案:吴扬文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在肉体上平视的沟通平台,但在灵魂深处,他们却是需要仰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