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香港创意大师杨志超

[日期:2007-10-29]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创意网 [字体: ]

  早上十一点来到铜锣湾霎东街的G.O.D总店,已经有三组传媒在忙碌:周刊和报纸在采访G.O.D的新产品,时尚杂志在借地方拍摄时尚作家。杨志超还没来,我得以绕场一圈,G.O.D俨然一个小“宜家”,而且更加多姿多彩,它的繁杂和怪异更像一个恋物癖的大仓库,有别于宜家的简约朴素。

 

  进门左侧就是食店,上书“食饭埋边啦”(广东话:想吃饭请到这边来吧),马上就带出了G.O.D那浓厚的香港本土味道;右侧层层进去,一个个家居空间变化着,要说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对香港特色的强调和六七十年代的怀旧氛围,像老式店铺的大铁拉闸、邵氏搞笑片的老海报等等处处皆是,然而都被罩上了一圈时尚光环,在许多小玩意儿上也穷尽心思,红双喜蜡烛啊,油麻地唐楼图案的拖鞋、提包、枕头啊,报纸分类广告图案的球鞋啊,既能挑逗起香港本土消费者的怀旧情结,又能符合来港旅游消费者的香港文化想象,更关键的是这一切都呼应了最新时尚设计的“六十年代回潮”这一流行品位,使它们的“旧”和“俗”都成为了崭新的文化Icon,“时尚”是由时尚者自己命名的,杨志超深诣此道。

 

  这时一个作街头“潮人”打扮(迷彩外套、白T恤、黑短裤、黄布鞋)的年轻人进来了,和女店员们高兴地打招呼,我还以为是在G.O.D打工的一个时尚青年呢,或者是又一个摄影师,结果他就是G.O.D创办人和总设计师杨志超。他的个人魅力和他的设计风格一致:本土、年轻、Open,就像他身穿的外套:外国军装的迷彩印在香港老式唐装上,前卫和传统竟然结合得完美无间。

 

  对于杨志超,我最感兴趣的是他原来去伦敦读建筑,回香港却转向家居用品设计并且以此著名,但是杨志超却觉得自己并没有转变,在他看来建筑的魅力和家居设计就是融合的,他的设计重视线条、实用,灵感就来自建筑,“建筑的潮流是改变很小的,家居用品的潮流却变得很快”,他就是以建筑的不变应家居的万变,“其实两者最重要的地方是一样的,就是如何在设计中发现设计者自己”。G.O.D的产品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出自杨志超之手,“我的灵感随时发生,尤其是在香港或者别的城市的老区闲逛的时候”,所以G.O.D的设计中出现那么多怀旧的景致也是有原因的,他追求在设计中包含一个香港的缩影,直至表现出一种香港的性格来,并且要使设计艺术变得大众化、通俗,让普通人也能接触到。

 

  什么是香港性格?“比如说唐楼,那就是香港特有的,每次外国朋友来香港想看香港特色,我就带他们去看油麻地的唐楼,外国是绝对没有的。”“唐楼”即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西合璧式廉价洋楼(实际上是两不像),渗着水迹的水泥墙、生锈的铁窗和横七竖八的旧空调使其外观颇为沧桑,但它们内观空旷,实际上比新的住宅楼实用。在老街上越过这堆怀旧杂物,后面是反差极大的新兴商业大厦,一律冷色调的玻璃幕墙,箭一般的直线,将一个昔日由唐楼搭建的老香港,向商业街上的游客完全遮挡起来。那种繁复、混杂的魅力来自四五十年代香港的文化大融合。问及全球什么地方的设计是他最喜欢的?他说并不太热衷北欧、意大利的主流,反而觉得旧时中国的设计更加新潮前卫,而他最喜欢的设计师也是香港本土的张智强,他为“长城脚下的公社” 设计的“箱宅”亦是甚有香港特色。 旅游是杨志超的创意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他每两个星期出国公干一次,而每次他都会抽时间自己去周围他感兴趣的地方转转。“我的工作就是旅行,旅行时也在工作,因为我会一路寻找灵感,有时会突然中止旅行,着手把灵感付诸设计。”但他也保留了纯粹的旅行时间,那就是每年农历新年都去欧洲滑雪。

 

  当然,每次旅行杨志超都会购物,为了自己的收藏。但他是个理性的收藏家,小时候他喜欢收藏小汽车模型,长大后觉得太占地方,竟全部送给了朋友。现在他收藏一切旧时的印刷品,其中最爱是老地图他最得意的一次是在上海的古董市场买到两张地图:一张是30年代的上海地图,有一面墙那么大,巨细无遗,他怀疑那是一张军用地图;另一张是香港的旧地图,绘制于十九世纪中期,地图上香港二字写在现在的“香港仔”这个地方,看风格是中国画师绘画的,上面的地名都是中文,那在十九世纪地图中非常罕有,因为那时香港的地图多是洋人所制,更有趣的是现在不重要的一些岛屿,在那时的地图上却被标以显著的名字。还有一次很令他惊喜的经历发生在伦敦,他竟然在大英博物馆旁边的旧书摊上买到一本七十年代出版的关于香港黑社会的专著,文图俱丰,大大满足了他对香港市井文化的好奇心。不过杨志超说他不会刻意把他的收藏应用于设计,“一切随缘,让它自然一点”。

 

  他也不会刻意为了淘宝而去旅行,但是他最喜欢的地方还是跳蚤市场,“首选是泰国曼谷的Chutuchak(港译翟度翟),因为那里什么都有,而且那种热辣辣的气味和气氛简直叫人兴奋;还有伦敦东部的Bricklane Market也是我每次去伦敦必逛的地方”。的确,跳蚤市场就意味着奇遇和惊喜嘛。

 

  当我问到他心目中一生中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是哪里时,他的答案竟然是长城,尤其是嘉峪关。虽然他还没有去过,但他想象中长城是一个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景观的前卫建筑,他甚至想拍这么一部关于长城的电影:“由始至终只是一个长镜头下来,从长城的一头拍到另一头,直到菲林用完为止。”

 

  这样,长城也成为了他最独特的收藏,至于这是旅游的艺术,还是艺术性的旅游,已经不重要了。

 

  “法国有Agnes B.,美国有Levis,香港也应该有能够代表香港精神的品牌。”——杨志超

 

    杨志超 :“G.O.D”创办人兼行政总裁,在伦敦修读建筑课程,取得硕士学位。1997年创办家居品牌G.O.D(广东话“住好D”,住好点的谐音),以极富民俗特色的家居用品及服饰设计,致力开创香港第一个以本土文化为主题的现代品牌。擅长拿地道香港城市文化借题发挥的设计,拥有非常鲜明的文化特色。畅销产品如麻将席、红双喜蜡烛和新产品系列——油麻地旧楼露台包包等,年老一辈有亲切感,年轻一辈更爱不释手,该产品还获得“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

 

2007-10-28录入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他自封:重庆卖脑第一人
下一篇:朱邦复与全球唯一的中文“中国芯”
相关新闻 中国创意人物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