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说"一个没有形而上的民族就像一个没有神像的庙宇"。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以阐发本民族思想、提升民族精神、把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提并论为己任的哲学家、思想家。
近代在阐发中华文化思想上最突出的人物是谁?张岱年在冯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时说:在“西学东渐”以来……当代中国哲学界最有名望的思想家是熊十力先生、金岳霖先生和冯友兰先生,三家学说都表现了中西哲学的融合。
这三人目的相同但方式有不同。张岱年先生说:熊先生的哲学是由佛学转向儒学的,也受到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影响,以熊氏哲学体系中,中局十分之九,“西”局十分之一。金先生西九中一。而冯正好各半,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中西结合。
哲学后辈单纯在评论冯先生文化人之间的区别时说:中华文化在传统上给人的个性确立了两种价值标准——谦谦君子和英雄名士。
其发展的后果,前者容易成为学者,思想家,后者容易成为斗士,行动家。他们对社会历史的贡献也不一样,前者是平和的、持久的、深刻的,是思想上的缓释和;后者的贡献是激烈的、短时的、表征性的、是感情上的爆发力;他们的人格魅力表现方式也不一样,前者诉诸理性,后者诉诸情感;前者重气象,后者重形象。林语堂、冯友兰属于前者;鲁迅、梁濑溟属于后者。在民族危难,风云突变时代,社会较易选择英雄、名士为其号角,鲁迅梁濑溟各为一代直声,可谓历史使然,修改使然;在一个平和时期,人可以充分展现其理性的尊严,社会则较易选择谦谦君子以作人伦楷模,林语堂、冯友兰应时而尊,亦可说是历史使然,个性使然。
确实冯不是一个英雄,更不是一位政治家,但他的思想深度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国人的高度智慧和文明高度。
冯先生一些重要著作,包括在二、三十年代的,还是西方人解读中国哲学思想的途径,有意思的是,他晚年九十岁后作的《(新)中国哲学史》比他五六十年前的又大大提高了一步。他有许多哲理的话充满了哲理,常常在哲学界里作为经典传流。他不少哲学的观点,包括开始受到批判的东西,现在在哲学界里越来越受到重视。
他哲学思想是贯通中西思想说的,对中华思想是“接着(宋代理学思想)讲”的,思想境界是广袤无境又有创意独见的,对中西思想是互补着的,辩证观紧贴中国社会实践的……
作为今天,经济改革迅猛发展的时代,如果说我们思想上没有创新观,在哲学上没有充分的支持,那么其发展也是不稳定的。为此特抬出冯先生思想来开个道。
------------------------------------
以下是部分跟贴选:
作者:戈 于 2006-12-15 15:10:52.0 发表
人生境界说可以说是冯友兰先生哲学思想中最为珍贵的部分.
他曾说:平生立论最不可改变的就是境界说了。
在《论人生中底境界》中冯全面论述了他的境界说:“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的意义,亦有不同……”“人所可能有的境界,可以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年谱》第249页)
自然境界,指人对其行为只有生物直觉;
功利境界,指人知其行为是满足自己的私欲;
道德境界,指人知其行为是利他的,是有益于社会公益的;
天地境界,亦即哲学境界,指人对其行为还自学有超社会、为天地立心的意义。
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