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5月……
1995年之前,每逢5月,我心里总是怀着孩童单纯的兴奋和期待,因为我将在这个月份里向成人自由的世界迈进一步,为自己充满幻想的明天拆开五彩的礼盒;1995年之后,每逢5月,我期盼的不过是在生日宴上能见到多年不见的同学,能对为了我付出所有的父母说声谢谢,同时,能在这个特定的月份里给眷刻我青春的你寄上一张卡片。现在,2006年,又是5月,我已经俨然是个成人了,这个真实的成人世界比起儿时想象的缤纷灿烂,实在单调得多,5月,也不会因为有我的生日而变得光鲜些,但是,这个5月有你,一个在我梦里离开了11年的你。
还记得去年,你离开整10年。也许是中国人向来对数字的表征特别敏感,喜欢用一个个孤立的数字来记录历史和展望将来吧,去年一年,我对各方各面关于你的信息应接不暇,有的是真心纪念,有的且凑凑热闹,而有的则不过是顶着光冕堂皇的理由在商言商吧。而我,向来不喜欢追随着时代大流忽而热络,忽而冷淡,你在我心里的标尺不是时间,而是一丝丝浅浅的笑容,一抹抹朦胧的倩影,一个个流淌的音符,故居斑驳的外墙,筠园清凉的朝露,还有那古老唱片磨损的痕迹……,对这些的回忆,便是我对你最简约的纪念。
思念是一种无声无息的涌流情绪,它就像一块海绵,把人的回忆吸干,再带着无尽的情感迅速膨胀起来,要在这当中全面地释放对你的回忆和纪念,按理说就应该要叙述你所有的过去,但我知道,无论我怎样描述你的歌艺都是徒劳无功的,我可以如数家珍地告诉旁人,你得到过多少大奖,你的歌有多少人至今仍在传唱,你是怎样完美地诠释现场表演……可是在这些话语滑过唇边的时候,我已经知道,那等于什么都没告诉别人,因为组成真正的你的并不是这些东西,而是你的姿态,你的柔情,你的坚定,你的态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糅合。
有人对我说,邓丽君不过就是个时代创造的典型。对,我承认,你是处在特殊的时代,那个时代在某种程度上无限地放大了人性的压抑和反抗,也许吧,时代是给了你一个机会,让你的歌声成为那种反抗最好的载体,人们可以在你的歌声里感知爱情的五味杂陈,在你的歌声里寻找绚丽的画面,在你的歌声里幻想充满无尽可能的未来……但很明显的,对这种舒适感觉的追求与时代并无关联,无论身处任何时代,任何空间,这都是生存最基本的需要,所不同的只是程度上的高低罢了。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无疑,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但我并不愿意完全承认这句话里时势的身份,否则,无法解释你在东南亚和日本的成功,无法解释你对整个华语乐坛的影响,况且,那还是一个一边在微笑着给你机会的同时也毫不留情的为你套上重重枷锁的时势。看看现在,新时代给了歌手们多么好的交流渠道,市场给了歌手们多么广阔的空间,唱片公司给了歌手们多么有力的支持,可为什么中国人再也没出现在日本唱片界最高的圣殿上?为什么再也没有声音有能力飘扬回旋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为什么在千篇一律的尖叫之后只留下一片片迷茫无措的空白?难道这是另一种时代创造的典型吗?多么可怜可叹的时代啊,它给你无情的留下了注定被所有人记起的烙印,可惜,那烙印只刻在了你摇曳的衣角上,风一吹起,便被有心人远远抛在了你长长身影的背后。
有人对我说,邓丽君早已不再是流行象征了。每每听到这个,我都不禁哑然失笑,也许是我一直只能跟在现代流行的后面,也许吧,被电子音乐埋没而躲藏着的声音才是流行;也许吧,被高科技润色过能高能低的嗓子才是流行;也许吧,一张漂亮的面皮才能推动一条条干涩声带的另类流行;更加也许,越令人费解的歌词才能传递最至上的流行。无所谓,对我来说,流行就像一阵狂风,席卷完村庄以后便消失在天边,不复存在,下次再来的不再是那场狂风,再席卷的也不会再是从前的那个村庄。你对我,是微风,是细雨,是淘尽万担沙石后终于显现的闪光金粒,我不需要你仍然流行,我只要还能在心底的箱子里珍藏你传递的爱和温情,希望和快乐便足亦,我在你这里获得了爱的真谛,已经无需再获得流行的证明了。你的前瞻性注定无法被现世的流行所理解,感谢现世流行的撞击,它让你这颗璀钻越发面面耀眼。
有人对我说,邓丽君就只会唱甜丝丝的情歌。我不想反驳无知和浅薄,更不想去动气的争辩。我只想把耳机递给他,为他缓缓播放你的《淡淡幽情》;我只想让他坐在沙发上,给他看你唱ROCKNROLL,给他看你唱探情郎,给他看你唱郊道……,然后,在他惊异的目光下客气的把他推回到外界的繁杂喧嚣中。回想1999年的最后一个夜晚,我选择听着你的《淡淡幽情》来过渡到新世纪,除此以外,我想不到还有什么能比游走在1500多年前的迤俪温婉和16年前的绰约大气之间更能让人感知一种张力和重量。2003年的某一天,我选择听着你的情歌来遗忘一段过去,以往的种种在你的歌声里重播,一出出的在你的歌声里拉开帷幕,笑过,哭过,开心过,失落过,不舍过,释怀过,这就是你对我声声唱出的,这也正是我默默回顾的,这哪是一个“甜丝丝”能负荷的?这是你为我讲述的一个过程,一个不能简单地用“甜丝丝”这一形容词来诠释的过程,最后一幕,我伴着《再见,我的爱人》向他坚强的挥了挥手,再见了……
有人对我说,邓丽君不就是一个歌者而已吗?歌者,对,这正是我所喜欢的对你的形容,相比歌星,明星,这个词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平实。我崇敬你作为一个歌者,不断努力,超越自己,在70年代就为中国人在日本赢得了尊严;我崇敬你作为一个歌者,始终执着地走着歌唱这一条路,按现在的价值观,也许会认为你的发展太单一,但是,正是这种单一,让你攀到了顶峰,也让我们庆幸在有生之年对一个如此贴近灵魂的声音有了触碰;我崇敬你作为一个歌者,能流利的用不同的语言和听众交流,把自己放到听众中间,尊重听众,尊重音乐,你就像那高洁的莲花,有鹤立鸡群的气质但绝没有轻视周遭的桀骜;我更崇敬你作为一个歌者,能勇敢的承担起结合古典和通俗的责任,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成为了古典文化在年轻一代身上传承的开拓者,在无声无息划过的时光里,你已经成为了古今交汇的依托者。
11年,为纪念1个时期的结束我回忆你,为期盼1个时期的到来我叙述你,但这种回忆和叙述并不会掏空我给你留下的居室,它已经随着时间的流淌幻化为一股痕迹,深深地刻在了标注我之所以为我的印记上。此刻,旁边,又有人在议论你了,他们说,你是上帝遗落在凡间最可亲的天使,展翅远飞后,仍会洒下永不散化的一片幽香……
(作者:北京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