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从小家里就有美国的大落地电唱机。胶木大唱片是整套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和莫扎特、德沃夏克、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窿科夫、 理查、施特劳斯、马勒、德彪西、拉威尔、西贝柳斯、拉赫的弦乐作品,我学提琴时也是整套洋练习曲。我觉得那只是人类音乐精神食粮中的一部分,光吃西洋的古典并不代表你高尚和文明。
许多国人可能是小农做惯了,他们不懂音乐,却总要以欣赏古典当有文化、有修养,许多人甚至还斥流行乐为“垃圾”,当我看到这种还远未精神“脱贫”的“乡下佬“时,我总是觉得他们心灵很不健康,你想就像生理需要一样,人偏食能健康吗?
同理。一个几百年不变的交响乐正因为它的旋律变化得让一般人根本记不住,所以才有了所谓的“经久不衰”。可它在我的耳朵里与流行乐无异,听久了只有各类乐器同样的嘈杂躁音,怎及独一无二人的声频美妙呢?邓正是三百年出一个的音容笑貌,那没生命的乐器怎与她的演唱能比美?阿呵~~
===========================================
作者: lixiao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