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象梅花开过
冷冷冰雪不能淹没
就在最冷枝头绽放
看见春天走向你我
……
病休中的我随意浏览着网页,隐晦的天气更渲染了孤寂的心情,百无聊赖中,只听见《一剪梅》的曲调袅袅娜娜的从远方传来……
一直对梅花情有独钟,一直喜欢梅花的高洁、清雅、暗香盈袖,喜欢梅花迎霜斗雪、笑傲群芳、独自开放于严寒之中的那份坚贞与傲骨。
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以梅言志、借梅抒怀,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就是借梅花形象抒发了自己报国无路的苦闷和挚热的爱国情感。“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以梅花自喻,用梅花象征了自己孤高正直的气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贞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北宋的王淇有诗:“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王冕《墨梅》中有这样的句子:“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陆游的友人陈亮的梅花诗写到:“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为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至于林埔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则更透出梅花灵动的风韵,写出了梅的美与高洁,梅的孤傲不俗的风格。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境,更宽广、更奔放、更高尚。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我们读咏梅诗的同时,也读着人生这本书。朋友也曾告诉我:人生中无论怎样的艰难困苦,无论怎样的失意落魄,都是一种磨练。“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过磨炼的人生,才更加亮丽多彩,只有经过磨练的生命,才更加强劲昂然。
季节有春夏秋冬的更替,人生也有高低的轮回。一点病痛算什么?人生中偶尔的一丝不如意算什么?就做一朵绽放在最冷枝头上的腊梅吧,看:春天,正在向我们走来……
========================================
作者:梅若梅(2002-12-0417:21:19.0)
转摘自:新华网论坛
------------------------------
以下是跟贴选:
第6条回复:
作者:大浪淘沙(2002-12-0419:08:32.0)
咏梅诗中,我最喜欢林逋那首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钭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
第19条回:
作者:*望月怀远*(2002-12-0511:20:39.0)
雪梅之一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