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钟伟飞兵袭沈阳

[日期:2007-09-07]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创意网 [字体: ]

    奇袭沈阳,是钟伟将军疆场生涯中的壮丽篇章之一。
    1948年10月下旬,辽西会战接近尾声时,已是东北野战军12纵队司令员的钟伟接到野战军司令部转来的中央军委命令,命令他立即率部赶至海城拦阻沈阳之敌向营口退却。
    接到命令后,钟伟带着部队从公主岭取直线沿中长路南下,日夜兼程,经过三天三夜的急行军,于29日下午抵达开原。正当钟伟准备继续向海城前进时,突然又接到了东野总部的一份电令,要求他率12纵主力赶至巨流河阻击廖兵团后退沈阳。
    两个命令、两项任务一齐摆在钟伟面前,执行哪一项?
    两个命令,钟伟都没执行,猛然下令:“向沈阳进军1
    上级的命令都没有指示攻打沈阳,钟伟为何置两个命令于不顾而直取沈阳?
    钟伟对纵队其他领导人说:“军委和东总的两个不同作战方向的任务就像两个箩筐摆在我们面前。此时与其迂回到海城拦阻敌人,还不如直接打进沈阳拖住敌人。我们用主力打沈阳,就把劲用在了挑两只箩筐的扁担中间,既可以拖住沈阳之敌,使其难逃营口,又可以随时机动到巨流河堵截廖耀湘兵团退回沈阳。”
    根据当时的敌我态势,钟伟的决策无疑是最佳歼敌方案。这位小个子将军似有一种天赋,在战场上机警得像猎豹,能最快地捕捉住目标,然后一口咬住要害。然而,按钟伟意见实施,却又成了“抗命”。
    钟伟这一次心中底气十足。上回在靠山屯和林彪想取的大房身是两个目标,而这一回奔沈阳和林彪关注的是一个目标,只不过提前了几日。
    
    兵力不足,钟伟挠头,一挥手,他将2纵5师一个团“拦截”了
    10月30日,钟伟率12纵强渡浑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了孙家屯,全歼了国民党青年军第207师一个团和地方保安师,共歼俘敌5000多人。31日,12纵以部分兵力进攻敌人外围阵地小郭庄,因兵力不足,进攻一度受挫。
    善于用兵的钟伟完全懂得集中兵力的作战原则,但此刻他手中能用的兵力实在有限。为阻止廖兵团残余退守沈阳,他已将一个师部署在巨流河一线,另有一个独立师南下海城,实际在手的兵力不到半个军。而沈阳的国民党军则有10多万人,面前的207师是蒋介石的嫡系,一个整编师实际兵力等于一个军。
    正在这时,恰巧2纵5师13团路过这里。5师是钟伟的老部队。钟伟上前拦住了13团团长张峰,说:“别走了,留在这里和我一块进沈阳吧1张峰回答:“我是奉命向营口追击的。”钟伟道:“营口已经拿下了,你再赶去也没用了,留在这里还有仗打。”张峰不敢违犯作战命令。钟伟手一挥,说:“留下,一切我担着1
    平添一支生力军,钟伟放开手脚了。11月1日,他指挥12纵主力和5师主力一举攻下小郭庄,随即一路猛进,横扫浑河铁路桥北端全部蒋军据点,直逼沈阳守敌的防御中心铁西区。
    经过7个小时的激战,12纵占领了铁西区,歼灭敌人一万多人,缴获大量美式装备。
    林彪对钟伟既没批评也没表扬,只是急令1纵、2纵驰援钟伟
    钟伟突袭沈阳是奇招,林彪没有想到,沈阳城内的国民党军更是没有料到。
    12纵拿下铁西区时,国民党东北行政长官卫立煌正和受蒋介石指派飞来的杜聿明在一起吃晚饭。突然,“剿总”副参谋长匆匆进来报告:钟伟的部队已渡过浑河,占领了苏家屯,正向市区逼近。
    卫立煌一时间发怔了。有关钟伟的战场传闻,卫立煌早已听说一二。他知道,林彪手下这名猛将来打沈阳,是必定要突进来才肯罢休的。只是事先毫无征兆,怎么说来就来了呢?随后,他又想:一个纵队司令带着一两万人,居然敢碰十几万人防守的坚固城市,未免有点太嚣张了吧!卫立煌一时有点咽不下这口气。
    在战火中浸透日久的杜聿明深知情况突变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他对卫立煌说道:“沈阳守不住了,赶快走1
    当夜,杜聿明就乘飞机逃离了沈阳。第二天,卫立煌也从沈阳东塔机场登机逃跑了。
    
    钟伟兵逼沈阳城郊后,林彪得到报告,心中再度夸赞自己手下这位经常“抗命”的战将走出一着妙棋。不过他在口头上既没有批评也没有表扬钟伟,而是给1纵和2纵发去急电:“速向沈阳进发,会同12纵,歼灭该敌。”
    1纵和2纵连日征战,已是疲惫不堪。一听说去解放沈阳,部队顿时来了精神。各部队几乎是跑步奔向沈阳。
    到11月2日,沈阳市区内已基本无战斗,惟有郊区浑河堡还有207师一个旅在继续顽抗。2纵派了一个团增援12纵。这股顽敌终于支撑不住了,7000多人缴械投降。死心塌地为蒋介石卖命的城防司令周福成也做了我军俘虏。
    奇袭沈阳,钟伟建功。古老的沈阳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四野十大虎将传奇
    
    ======================================
    
    转摘自:挥师三军网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远东朝鲜战争》读后感
下一篇:李宗仁回顾八年抗日战争
相关新闻 军事与战争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