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湘西剿匪记

[日期:2007-09-07]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创意网 [字体: ]

    一、匪患猛于虎
    
    站在巍峨的沅江大堤上,64岁的白族老人周丰武回忆起半个世纪前一幕幕鲜活的悲喜剧,仍然令记者感到震撼。他说,“我的童年,是在土匪的烧杀掳掠中过来的。”
    上个世纪中叶,周丰武老人是湘西沅陵县七甲溪乡的一位普通村民。素有“中国盲肠”之称的湘西,自明清以来便匪患不断,民国时期尤为猖獗。
    辰溪县县长周圣余在研究中发现,由于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多种原因交织在一起,形成持续数百年的“湘西匪患”。位于湘西境内的辰溪、沅陵、永顺等地,是匪患的重灾区和剿匪的主战常
    周丰武老人对记者说,“土匪一般把枪藏在衣服里面,看上去和农民没有两样。他们大部分原来是受苦受难的农民,但后来却与农民为敌,杀人不眨眼。1947年到1949年,土匪闹得最凶。土匪习惯晚上出来活动。当时我刚刚念小学,每到夜里,我们全家都不敢住在家里,只好躲在山洞里过夜。
    回忆土匪的罪行,周丰武老人的话语更是一种控诉。“1947年2月,两股土匪在我们家乡混战,整个村庄都被烧光了,天空一片通红。我的家也没能幸免,成了一堆灰烬;1948年11月,村里有人结婚,迎亲的队伍欢天喜地,突然村头几声枪响,一伙土匪扑进村里,见人就杀,见值钱的东西就抢。”
    和周丰武老人一样,半个世纪以前,湘西人民一直生活在匪患之中。据辰溪县的史料记载,辰溪县长田湾土匪熊自金,16岁就一身匪气。他为报父仇,将锦滨乡的金长发押往其父老匪首熊桂清坟前,把他绑在特制的木板上,并在其背上用刺刀戳了4个孔,点上4枝蜡烛,举行亘古未有的活人祭坟仪式。
    辰溪文史研究学者张必津认为,湘西土匪在建国初期仍然垂死挣扎,根本原因是1949年,蒋介石为了保住大湘西,达到保住大西南这个最后堡垒的目的,在湘西大肆收罗土匪武装,为各路匪首封官授衔,组成所谓“千里人防长城”,妄图颠覆年轻的共和国。
    周丰武的人生是在1952年秋天改变的。“那一年,我读小学6年级。有五、六十个土匪看到末日到了,就潜伏在沅陵县和大庸县交界的深山老林里,不出来。后来,解放军抓住一个土匪的副官,并由此设计出一个诱敌深入的计策。没多久,藏在沅陵深山中的土匪都被擒获了。”
    “真是大快人心啊1周丰武老人说,“1952年10月,枪决土匪头子那天,七甲溪乡周围几个乡镇的7、8万群众前来围观,大家无不拍手称快。一眨眼50年过去了,咱们老百姓都过上了平安幸福的好日子。”
    
    一个剿匪英雄的传奇
    
    12月16日,彩旗招展,歌声飘扬,辰溪人民迎来了剿匪英雄舒同文――――一位亲手击毙10多名土匪的解放军战士。
    50年,岁月改变了山河,也使当年的英雄从小伙子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今年已经76岁的舒同文老人,提起当年剿匪的经历,声音微微有些发颤。“一次战役中,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我们部队只有100多人,土匪漫山遍野都是。但是,解放军发动攻势后,土匪就像乌合之众一样溃败了。”
    舒同文老人一生参加剿匪战斗30余次。在他的家乡怀化市溆浦县,报名参加剿匪斗争的就有500多人。“土匪有次攻进与溆浦相邻的沅陵县城,匪首叫嚣‘放假三天’,纵容和指使土匪到处杀人放火,我们心底里恨透了土匪。”
    这位剿匪英雄的辉煌战果中,还包括剿灭“湘西魔王”――――古丈县匪首张平。
    湘西上年纪的老人说起古丈匪首张平,其罪行令人发指,罄竹难书。张平杀人如麻,对不满意他的人,格杀勿论,而且是满门抄斩,还要株连“九族”;他对山民经常施以酷刑,如“割下身”、“吊半边猪”、“挖眼睛”,将小孩吊在树上当活靶子……
    当时,有一首广为人知的民谣,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张平这个“湘西魔王”的凶残本性:“天见张平日月不明,地见张平草木不生,水见张平浑浊不清,人见张平九死一生。”
    舒同文说,土匪的灭亡是必然的,“大伙都盼望过上安宁的日子,解放军剿匪时,秋毫无犯,深受老百姓拥护。谁得到了民心,谁就能打赢战争。”
    剿灭土匪后,舒同文又投身到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和他一同参加剿匪战争和抗美援朝的堂弟,没有来得及回国过上几天幸福的日子,便长眠在朝鲜的土地上。
    一项统计数字表明,从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47军挺进湘西开始,经过历时两年有余的剿匪战争,共歼灭土匪和地方武装11万多人。湘西百年匪患从此彻底肃清。
    
    ======================================
    
    转摘自铁血论坛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这才是中国最需要的将军
下一篇:中国人应为朝鲜战争感到自豪
相关新闻 军事与战争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