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也往往和见识有关。在现在这个纷繁的社会,人就像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一样,不知道往哪走了,就会很困惑和迷茫,看看历史书,就会不近视,不短视,不狭隘,原来生活就在历史里;多读一些人物传记,去体会那些平凡的人、伟大的人、美丽的人、普通的人,这些人的一个个足迹,可以启示我们,感悟我们如何从容、豁达的面对人生。
生活中还有一句话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心胸不够宽阔的人也往往是比较封闭自己的人,古代的青蛙王子坐在井里观天,现代的青蛙王子可以把井随身背着观天。多关注你所在城市的历史和现状、国际国内的时事变化,多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加入一个志愿者队伍等,对开阔自己的心胸都是有帮助的。
多和性格开朗、心胸宽阔的人交往,你就比较容易受到他们言行的感染和气氛的渲染。同时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你要注意观察这些和你性格不同的人,留意他们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同样的场景、同样的问题他们是如何面对和处理的,自己碰到同样的场景或问题就试着像他们那样去做,看看自己是否会从容一些。生活中尽量减少与心胸狭窄或斤斤计较的人的交往。
我国著名的医学泰斗吴阶平教授,在谈及精神养生时介绍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不把悲伤的事放在心上”。他认为“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总要想得开,以理智克制感情。著名学者季羡林老教授的养生经验是奉行“三不主义”,其中有一条就是“不计较”。老大也有个“三天主义”,不为昨天后悔,不为明天犯愁,只为今天快乐^^。这都体现了“放得下”的心理素质。
英国科学家贝佛里奇指出:“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我国唐代著名医药家、养生学家孙思邈,享年102岁。他在论述养生良方时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勿把忿恨耿耿于怀。”
财能否放得下。李白在《将进酒》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能在这方面能放得下,那可称是非常潇洒的“放”。
忧愁能否放得下。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实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忧愁可说是妨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狄更斯说:“苦苦地去做根本就办不到的事情,会带来混乱和苦恼。”泰戈尔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如果能对忧愁放得下,那就可称是幸福的“放”,因为没有忧愁确是一种幸福。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放得下”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境界。没有“无欲”、“忘我”、“慈爱”等方面的心境,不可能放得下。或许只能放下一时,不能长久放下。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喜欢一样东西不一定要拥有它,有时候为了追求一样东西而令自己身心疲惫不堪,这样是不是很不划算的,再者、有些东西也只是远观不能近瞧,虽然得到了,但是你一旦拥有就知道了它的价值所在,因此,得到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放弃的也不一定都是最坏的
请你记住!摘不到的星星,总是最闪亮的,溜掉的小鱼,总是最美丽的。错过的电影,总是最好看的,失去的情人,总是最懂你的。
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
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
北京潭柘寺有副对联写得好: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怀一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宽大为怀,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是豁达大度的表现。人要做到虚怀若谷,学会包容,舍名、舍利、舍财,不比、不妒、不争,就能拥有一种人生的高境界。
有些时候放弃不仅是一种勇气,而且也是一种智慧。人生有尽,精力有限,如果把名利、财富、权势、地位等统统抓在手中,就无法腾出手脚去创造;负重太多,就难以行远。为了达到更远大的目标,充分实现人生价值,就应学会有所放弃。人生的成败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往往因为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功者有时仅仅在于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在人生道路上果敢地进退取舍。
一个苦者找到一个和尚倾诉他的心事。他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和尚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他说:“这些事和人我就偏偏放不下。”和尚让他拿着一个茶杯,然后就往里面倒热水,一直倒到水溢出来。苦者被烫到马上松开了手。和尚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干不完的工作,停一停,放松心情;挣不够的钱财,看一看,身外之物;看不惯的世俗,静一静,顺其自然;生不完的闷气,说一说,心境宽广;接不完的应酬,辞一辞,有利健康;还不完的人情,掂一掂,量力而行;走不完的前程,缓一缓,漫步人生!
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老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
任何形式的野心,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会导致焦虑及恐惧。人一旦有了恐惧,便失去了智慧。
风雨必是常常要经历的,而彩虹见不见到是要看天机的,不是每一次经历了风雨,都能见到彩虹,也不是每一次风雨后,都会出现彩虹,许多时候,彩虹与我们的距离正如幸福与我们的距离,遥不可及。
(舒明武摘录)
20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