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是丰富的宝藏,能陶冶人性,美化品格,发抒其纯洁的美感,以表达人性的真善美,导化人们的至高理想,医治心灵上的创伤。
刘开的问说:“君子之学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破疑,非问,无以广识。”
衣食住行,样样都涨,生活压人,通胀压力,日益高涨,人民喘不过气,人民努力寻找美丽理想的家园。
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怀,池鱼思故渊。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伊拉克战争,非洲动荡不安,人民离流失所,水深火热,饥荒恐惧,遍地死尸,鸟啄兽食的悲惨。
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李华的古战场文:“浩浩乎沙为垠,复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 ,鸟飞不下,兽铤之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乐府的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鸟可食,为我谓鸟,且为客豪,野心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薄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
中国文学是理性和感性,她治医沮丧和创伤最好的良药,温馨人们空虚的心灵,滋润国人忧国爱民的情愫。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苏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长恨歌”就是反映被压迫者的悲惨命运,同时引起弱者共同的情感。“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屈原的“离骚”,对昏庸王室和腐败贵族的恨,流露出爱国家爱人民的深厚的感情,对生命充满无限憧憬。
有鉴于此,中国文学之美,美到可以医治人们心灵上的创伤,不但如此,更鼓舞我们在苦难逆境中,努力迈向美好的人生.
作者:曾繁荣
2007/9/30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