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明武注:
学习新的知识,发现新的信息,接触新的观念,产生新的思维……既为人生的一大乐趣,且是生命的一大动力。
时间紧迫,未加分类和注明标题,未能指明出处,敬请谅解。
来自网上,杂采纷呈,仅作参考。)
=========================================
对于中国诸多的“老品牌”而言,旭日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例子,旭日升能否被挽救?又如何消除它的这种老化呢?
可口可乐是一个神话,旭日升也是一个神话,旭日升早期的高速成长丝毫不逊色于可口可乐,但可口可乐把故事延续了100多年,旭日升则已成了明日黄花。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2001年,旭日升的市场份额迅速从最初的70%跌至30%,市场销售额也从高峰时的30亿元降到不足20亿元。2002年下半年,旭日升停止铺货。
……………………
旭日升曾是全国知名品牌,据中国饮料行业协会统计,2000年旭日升总产量103.6万吨,在中国饮料十强中排名第二,曾一度占据茶饮料7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誉为中国茶饮料大王。高峰时期“旭日升冰茶的销售额达到30亿元”,其品牌价值一度达到惊人的160亿元。
………………………
“旭日升”身陷拍卖还债困境品牌估价仅余千万元
本报4月20日讯记者从旭日集团高层管理人士处得到证实:“旭日升”商标所有权将由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托拍卖行拍卖,用以偿还旭日集团拖欠上海紫江公司的巨额债务。
据了解,旭日集团下属的旭日保健公司自2001年以来一直拖欠上海紫江公司600多万元的货款。由于旭日集团无力偿还债务,紫江公司要求苏州中级人民法院将“旭日升”商标查封,并申请该法院强制执行,拍卖“旭日升”的商标所有权以清偿债务。
------------------------------------
谈到海外市场的开拓,特别是日本市场的开拓,张瑞敏的笑容有些凝重:“在世界上,没有比日本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更苛刻了。”对于海尔来说,只有征服了日本用户,才是从真正意义上征服世界,所以日本市场对张瑞敏来说势在必得。“很早以前,我因公来到日本,看到大街上闪烁着LG等韩国家电的广告,我知道,不仅韩国,欧美家电企业都花了很大努力想进入日本家电市场,但始终没有成功,所以海尔一直在考虑应该用什么方式进入日本,直到我们找到三洋这个合作伙伴后,才有信心进入日本,因为三洋是日本用户认可的品牌,我们可以借着三洋这艘大船东渡日本。我们找到了日本的市场缝隙,先导入一个产品,让日本用户通过该产品逐渐了解海尔。虽然2002年海尔进入日本后,销售量还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要求,但是我认为销售量并不重要,眼前我们注重的是怎样让日本顾客接受和了解海尔这个品牌。”
在未来的日子里,三洋和海尔还有很多事情要携手合作,我们的关系只会更加密切。”张瑞敏相信,随着中日贸易合作更加频繁,中日企业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关于日本家电企业,它们有许多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和藉鉴。要想走上世界,我们必须学会做狼,只有成为了狼,才有资格与狼共舞。”
--------------------------------------
“到中国度一次假,是我未来几年的奋斗目标之一。”尼尔对记者说。尼尔是布鲁塞尔一家手机公司的普通职员,从来没到过中国。
尼尔言谈中充满了对中国的向往:“我和我的朋友经常聊起中国。对我来说,中国的经济奇迹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一样神秘。到中国度假是我的‘梦想’,但你知道,那要花不少钱。”
普通“欧洲公民”尼尔的话,真实地反映了一个现象:时下,中国正越来越多地成为欧洲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也谈中国“人权问题”,谈中国“没有新闻自由”,但更多的时候,欧洲人谈论的是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中国的崛起。欧洲普通百姓对中国的“亲善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
逛一逛欧洲的“家乐福”超市,“中国制造”可谓琳琅满目。虽然这也让欧洲一些制造商感到苦恼,但对于普通欧洲人来说,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是他们的所爱。
比利时鲁汶大学一位社会学家在分析这一现象时说,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是欧洲人“亲善”中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经济的“蓬勃生机”让欧洲人羡慕不已,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也为经济增长乏力的欧洲注入了一股活力。
德国人沃尔夫冈告诉记者,欧洲人正在像当年关注日本一样关注中国。但是,与日本相比,中国少了一些“暴发心态”,多了一些“大国风范”。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
道德沦丧的根源在于历史被歪曲
本贴子针对这样的事实,就是未成年人的犯罪现象逐年上升,社会的道德论丧,是什么原因?
我以为,道德沦丧的根源,在于历史被歪曲地宣传了。而宣传的主体,有我们自己的人引刀自宫的行为,也有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效果。
我将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即“经济人”的概念来解释,为什么说,历史被歪曲地宣传,就会导致社会上的道德沦丧。
还是来看苏联的演变过程。最早是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突然来了一个秘密报告,把斯大林臭骂一顿,把斯大林形容成白痴,笨蛋,独裁者,等等。
那么,在苏联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原本不是这样的,斯大林领导他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也取得了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斯大林直接导致了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所有的帝国主义都对之胆战心惊的国家。
那么,先用“经济人”理论来分析赫鲁晓夫,他为什么会这样思考问题呢?为什么要把斯大林丑化呢?我认为他的思路是这样的:
他在斯大林在世的时候,观察到了苏联人民对斯大林的热爱和拥护,这是一种荣誉上的利益。对此,他感到妒忌。也正因为他一度比较接近斯大林,一般情况下就是这样,再伟大的人物,接近他的人,总是知道他是人而不是神的。那么,他在接近斯大林的过程中,就认为斯大林的才干,不应当受到苏联人民如此的爱戴。此外,他也认为,只要把宣传机器一开动,就能够把任何的歪曲的宣传变成历史,使人民相信。这在苏联当时的结构下不幸也是真的。
因此,赫鲁晓夫也一定试图获得象斯大林那样的荣誉,他希望苏联人民都热烈地敬爱他,崇拜他,视他为伟大的领袖,他希望享受这个荣誉。而既然是这样的目标,当然就需要丑化斯大林,让人民获得这样的知识,斯大林是一个坏蛋,不值得热爱。真正值得热爱的,真正配当伟大领袖的,是他赫鲁晓夫。
但是从理工科思维的角度分析,赫鲁晓夫这样做是错误的。这个错误的原理如下:
当开动宣传机器宣传一个真正伟大的人物的时候,人民是会相信的,而相信的结果,就会导致社会上的道德风气很好,人民意气风发,甚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大家都互敬互爱。
而当开动宣传机器把一个其实并不伟大的人物硬捧为伟大的时候,并把前面一个领袖丑化成坏蛋的时候,人民也会相信的,但是效果就是,发现社会上开始风气变坏,道德开始沦丧。
也就是说,在大字报出现之前,或者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知识分子是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的,他们宣传什么,人民就一定会别无选择地相信什么。但是,如果发现社会上道德风气良好,就能够反推当时的知识分子正在宣传真的东西。而如果发现社会上道德风气败坏,那一定是知识分子们宣传了掺假的东西。
我认为,苏联的道德沦丧,是从赫鲁晓夫开始的。
虽然苏联党的勃列日涅夫部分地纠正了赫鲁晓夫的错误,为斯大林恢复了名誉。但是对斯大林的宣传仍然是少的,知识分子们在明里暗里对斯大林的丑化仍然在不断地进行之中。而勃列日涅夫也犯了和赫鲁晓夫类似的错误,就是没有注意宣传真的历史,而是把宣传重心转移到他是一个伟大领袖上来了。但这依然不真,因此就依然导致苏联的道德继续沦丧。而计划经济为什么在后期不行了?原因就在于道德垮了,既然斯大林被丑化了,则保尔,冬尼娅也就相继被丑化,人民没有榜样,没有道德上的标杆。计划经济,的确是需要有良好的道德作为支撑的。其实,市场经济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是也发现了缺乏诚信的社会做生意的交易费用也大大上升吗?
我以为,领袖人物应当认识到这个规律,就是说,认识到,历史上伟大的领袖是很少的,既然如此,领袖人物最好的办法就是谦虚一些。如果领袖做到了谦虚,即使不怎么伟大,也会显出伟大来的。
普京上台之后,我认为俄罗斯的道德风气是有所好转的,他也受到了大部分人民的拥护。原因呢?普京对于历史做了一定程度的拨乱反正。他就为前苏联的解体感到痛心,认为一些毛病是可以在体制内解决的。他在任期间把苏联国歌恢复为俄罗斯国歌,这些都是通关的做法。
-----------------------------------
随着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一些关乎最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有的问题反而愈发突出,比如低收入人群的生存状态问题、三农问题、教育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等等。如果说邓小平没有预见到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困扰和问题,那就是低估了他老人家的智慧。昨天在人民网阅读时,见到一位网友在一个驳斥经济学“大师”张维迎关于“现在过多地关注了贫富差距”的混账观点的文章的跟帖中,引述了一个资料《实现共同富裕避免两极分化邓小平晚年最为牵挂》,资料原先刊载于《解放日报》,其中说:
【新近出版的《邓小平年谱》发表了1993年邓小平同志与他的弟弟邓垦的一段谈话,反映了他晚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认为,过去先强调发展,这是必须的。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分配问题,比不发展的时候还要多,还要困难。那么多的财富,如果被少数人得到了,大多数人没有,分配不公,导致两极分化,如果这样长期下去,将来要发生大问题。他说我们就应该采取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解放日报》的作者用了“最为牵挂”来形容邓小平关注这个问题的焦虑和迫切,从文中看出,邓小平的担心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发展起来以后的分配问题,比不发展的时候还要多,还要困难。”,说白了就是,既得利益的一群,是不会轻易与人“共享”其占有的财富和轻易丢失其垄断的社会资源的,邓小平意识到,他老人家在改革开放初期设想的,“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他人致富”,遇到了现实情况的挑战,所以,分配问题“比不发展的时候还要多,还要困难。”。因为由财富分配不平衡而导致的社会不公平,已经体现在分配的调整机制无法公平上来,怎么搞,都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把天平向已经居高临下的那群倾斜。
其二,邓小平更加看到了这个问题带来的危险趋势,“那么多的财富,如果被少数人得到了,大多数人没有,分配不公,导致两极分化,如果这样长期下去,将来要发生大问题。”,财富“那么多”了,大多数、绝大多数人没有从“那么多”当中得到其成果,“分配不公,导致两极分化”,产生新的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发生矛盾,长此以往,不得舒缓,“将来要发生大问题。”,什么“大问题”,不言自明,社会动荡,自然发展、安全、崛起成为空谈。
应该说,邓小平高瞻远瞩,是看到的问题所在。预见了问题的严重性的。现实情况也印证了邓小平的英明论断,比如,中国“短短25年的时间里,解决了2.2亿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中国扶贫事业这一辉煌成就”,是建立在一个很低水平的“温饱线”:人均年收入637元为标志的基础之上;标志贫富差距的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红线;在中国10万亿个人储蓄资产中,占储户20%的少数人,拥有储蓄资产的80%以上;全国60%的人群,年收入低于2000元人民币;按照国际机构的标准,拥有百万美金(千万人民币)以上的富豪,只占全国人口的万分之二左右。贫富差距是现实存在的,而现实是严峻的。
-------------------------------------
近来,我看到北京大学的蠢材贺卫方在国家的媒体上模仿陈水扁的“去中国化”大肆叫嚣人民法院的“去人民化”。
这真是一个蠢材啊!是一个十足的蠢材,还是一个双重的蠢材。对于人民来说,它贺卫方无视人民的意愿、历史发展的潮流,吃人民种的粮食、住人民造的房子、穿人民织的衣服,反而要偷盗人民的权力,革掉人民的命,倒是印证了一句俗话——叫“吃人饭不拉人屎,说人话不办人事”;对于资产阶级来说,它贺卫方这是暴露在中国阴谋复辟资产阶级政权的目标、力量和战略企图——养你们是要叫你们咬人的,不会咬人只会叫,要你们干什么,白养你们了?!真是蠢到丧心病狂、无可救药(所以不用“蠢驴”,是因为不想侮辱善良的动物)。
再回想起这些资产阶级所豢养的贺卫方之流为王廷江在飞机上殴打乘务员、对抗空警、指使他人冲击机尝殴打侮辱空警、危害公共安全的罪行进行开脱,在“厦门交警拒出示证件”上对人民警察的声讨,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内部揭露院长陆德明嫖娼被治安处罚的问题上反咬公安机关的诚信水平,在刘涌一案上“要钱不要脸”的精彩表演,在一次次人代会上向党和人民要这样要那样、要这个要那个……这一切的一切,使我怎么也想不通在今天的中国资产阶级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要惹出这么多事来?
我在这里要讲的,就是中国的资产阶级在今天中国的境遇不能说是最好的,但绝对是古往今来最好的。每当我看到资产阶级及其“泛走狗”对国家机器、专政工具进行污蔑和漫骂时,马上能够反映在我脑海里的就是“共产党好1只有共产党才会这样容忍敌对势力对自己国家机器和专政工具的攻击,容忍它们宣扬和实施阴谋复辟的理论。
--------------------------------
從表面看,美國軍力強大,推翻現在的伊朗政權是可能的。但是萬事皆備,就是缺錢。戰爭是吞錢最兇的猛獸,高科技的戰爭更是吞錢的恐龍。從天上的衛星到水裏的潛艇,高科技戰爭需要的費用是嚇人的天文數字。沒錢,老美這個仗怎麼打?和伊朗人拼刺刀嗎?況且美國已經沒有時間等待了,伊朗的流星3(Shahab3)中程飛彈已經試射成功,射程1450公里,足夠覆蓋整個以色列。兩年後伊朗的核子武器一出籠,問題就更棘手了。美國和以色列的猶太人都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錢,錢,錢,現在美國的問題就是錢。老美的眼睛盯著每一個盟國的口袋、甚至中國這個大對頭的口袋。台灣的六千一百億是美國急需的,逃得掉嗎?這六千一百億的軍售,美國的成本不會超過一千五百億,即使付出一千億的回扣,至少也有三千六百億的利潤。一百億美金不是小錢,攻打伊朗十分之一的經費就有了。如果加上後期的保養和零件,美國在這批軍售的利潤至少要乘3,也就是現在的三倍。要知道,一旦買了別人的武器,日後硬體的保養和更換、軟體的升級、還有人員的培訓等等,全都是逃不掉的,尋求獨立的台灣政府只有勒緊台灣人民的肚皮,一點討價還價的餘地都沒有。
美國不是像她外表看起來那麼的強大,因為美國的富有是虛的。錦衣玉食、奢華的生活、嚇人的武器,都是用借來的錢。美國的財政赤字告訴我們美國政府花錢不知節制;美國的貿易赤字告訴我們美國人生產幹得太少、享受卻太多,一句話,美國人高水平的生活是靠外國人供養。
美國的武力也不像她向世人炫耀的那麼強大,因為她沒有能力長期作戰。能夠研發出幾樣高科技武器並不表示就能贏得戰爭,因為打仗基本上是打補給。越是高科技的武器,製造越是複雜,價格越是昂貴,補給越是困難。1991年海灣戰爭的特色是智能武器的使用,打到後來許多智能武器的補給就跟不上了,譬如戰斧巡弋飛彈所有的庫存都用光了,生產根本跟不上。這還是跟一個被孤立的小國作戰,整個海灣戰爭海軍和空軍只打了三十八天,地面作戰只有一百小時。如果美國和大國作戰,時間不止十倍,各種軍需彈藥不止百倍。況且美國本土必定遭受攻擊,生產補給就更困難了。
看看美國的財政,現在就已經債台高築,如果和任何大國長期作戰,有誰肯長期借錢給美國?造幾件武器炫耀一下、嚇唬人、建立一個強壯的形象是可以的,真要大量使用則美國根本沒有這麼多錢。美國和任何大國打不起常規戰爭,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美國和中國一旦進入全面戰爭,就一定是核子戰爭。高科技的高強度戰爭只要超過半年(甚至三個月),美國的財力和補給就會出現困難。如果繼續打高科技的高強度戰爭,就必須進入戰時經濟,舒服日子就沒有了。美國人肯嗎?如果用低科技的武器繼續打,老美就不行了。在同一武器水平下,美軍根本不是解放軍的對手,就連對付金正日的北韓人民軍都有問題。
-------------------------------------
中国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产权,满足中国无线局域网国家标准的WAPI安全芯片IWN0401,日前在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西安产业化基地问世。
WAPI的中文意思是“无线局域网鉴别和保密基础结构”,是无线传输协议的一种。由于无线局域网在安全性方面十分脆弱,我国制定了中国无线局域网标准WAPI标准,以确保中国国家信息安全。这种芯片及IP核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符合中国无线局域网标准的安全架构,包括加解密、认证、密钥处理等。该芯片的研发成功可以降低无线局域网芯片设计厂商的系统成本,这个芯片将在今年年底完成封装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