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城的居民很少对其它城市的规模感到惊奇,但我对上海的第一印象却远非“惊奇”所能形容,在从机场到饭店的路上,我感觉自己仿佛不是来自墨西哥城,而是塞拉亚那样的小地方。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景观让人产生错觉,一时搞不清楚自己身在何处,但摩肩接踵的人群、乌黑的头发和数不清的自行车帮我找到了方向:我来到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最大的城市。
上海的灯光是由三种基本色调构成的,红色象征着以帝王时代的弄堂为代表的老城,蓝色是以绿树成荫的街道和特色建筑为特征的殖民时代色彩,银白色象征着一个全球化意味逐渐浓厚的未来城市。
之前我对上海的印象仅停留在《花样年华》等电影所描绘的上世纪30年代的景象。但很快我就发现《银翼杀手》中的未来世界就在眼前,是活生生的现实:在这座霓虹闪烁的大都市里,商店和饭店夜夜灯火通明,摩天大楼直冲云天,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上海和中国的其它地区不同,上海有史以来就是中国和世界联系的桥梁,是文化和商贸交流的窗口。没有比上海更能见证中国的变革和发展的地方了。这里每天都会有新的公共建设工程开工和完成,近几年来,世界上每4台正在工作的起重机就有1台在上海。
我想从最现代的部分开始了解上海,我到了浦东新区。这里从一片稻田农舍变成了中国最宏伟的城市扩张计划的中心。各大知名企业的纷纷落户带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经纪人们在这里可以找到满意的住处、大型商业中心和剧院。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浦东的象征——上海最高的金茂大厦。登上这座480米高的建筑极目远望,浦东的景象尽收眼底。与蜂拥而至的游客们一同拍照留念,我乐在其中。
尽管上海的发展规划还没有完成,但已经具备了同香港相提并论的实力,上海是全国收入最高的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其它地方的6倍,当你漫步于城市中间,你会发现,上海的发展计划是严肃认真的。例如,在奥运会这前要建成一条快速铁路,使上海到北京之间的路程缩短到6小时之内,20年以后这里将拥有20条地铁线(现有3条)和7条轻轨。联合国预计,届时上海的人口将超过2300万。
浦东的建设深深吸引了我,但它不是唯一能让游客惊叹的地方。我来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法租界所在地卢湾区。现在这里是散步和骑自行车的好去处,欧洲特色的建筑和花园被完好地保存着,一路上还能看到清真寺,甚至还有东正教的教堂。和上海其它地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嘈杂不同的是,法租界是隐藏在弄堂中间的一片宁静而悠闲的净土,路两旁的树木和周围独特的人文气息让人流连忘返。
来到上海的老城区南市区,我需要完成两个任务,找到明代庭院豫园的出口和控制住购物的欲望。第一任务比较好完成,因为和其它的中国传统园林一样,如果苦于寻不到出口,你尽可以索性在雕刻着飞龙的围墙、奇花异草、异石假山和池塘中体会中国人的境界,从中感受一份快乐。但第二个任务却需要有超强的自制力,因为整个老城区主像一个超大的市场,在这里可以以难以置信的低廉价格买到你想要的任何商品。从名牌衬衫到皮衣,从香水到影视光盘,从茶壶到香料,应有尽有。最有意思的就是讨价还价的过程,这是中国人的习惯,如果语言不通,手里有个计算器就足够了。
在半天的游览之后,我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回到饭店。我有幸尝到了正宗的上海菜,有莲藕、蘑菇、鸭舌、百合和其它美味的小吃。
回想一天的所见所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生动反映上海动静结合的画面:一个平和的男子在打太极拳,周围是喧哗的商业中心和来来往往的人群,而他的每个动作都按照既定的节奏进行,有条不紊,不慌不乱,在他眼中流淌着的是道家的精髓,就像这座城市一样。
=======================================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