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北麓,群山环抱的西柏坡,一个普通的山村里有一处普通的院落。这个普通山村的普通院落,就是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所在地,这是中共中央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也是党的一处精神圣地。在这里,中共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奠定了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在这里,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革命胜利以后的道路更长,工作更艰苦,更伟大,务必是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如今,千百万的人赶来探寻,探寻奇迹的秘密和原因。“数往者逆,知来者顺”,还是让我们循着“两个务必”的声音,在历史中探寻,在现实中解读吧!
刘禹锡的《陋室铭》大都耳熟能详、开口能诵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如今,西柏坡可谓名满天下了,而它的“仙”是什么?它的“龙”是什么?“厚德载物”,西柏坡的“德”是什么?
几处狭小的土房院落,木床、木桌、木凳、煤油罩子灯,还有茶缸或者茶杯,……。这就是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一个伟大的党的中央领导人们的居室陈设,是简陋,是朴素,也是简易。没有华屋丽厦,远离浮躁与喧嚣,有的只是“简易”和宁静。《易?系辞》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1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了这样的“淡泊宁静”,才会有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才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三大战役是也。曹刿说“肉食者鄙”,或许“鄙”就鄙在不够“淡泊”和“宁静”,有太多的牵绊瓜葛,利令智昏了!
毛泽东曾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伟人的伟大之处在于对于事业,有勇气面对,有胆量承担,有能力成功!当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大家都要绝望了,问“红旗还能打多久”时,他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民族危难时刻,“抗战必亡”论调甚嚣尘上的时候,他作《论持久战》,指出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当敌强我弱,别人说用“小米加步枪”对抗飞机大炮不现实的时候,他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当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大家都以为可以止步享乐、骄傲思想和情绪滋长的时候,他说“革命胜利以后的道路更长,工作更艰苦,更伟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一个伟人的人格魅力。这个“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党的伟大领导人所领导的这个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举而错诸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她的事业和使命就是谋取国家的、民族的利益,为人民服务,要团结和带领人民开拓国家民族的希望之路,振兴之路!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的革命队伍,从井冈山经过长征到延安,从延安到西柏坡,再到北京,实践检验证明,这支队伍是过硬的,能够经受得起困难;这支队伍还要经受胜利的考验0胜不骄,败不馁”,“谦受益,满招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毛泽东对这两句古语的注释。他不得不开始思考这个党和这支队伍如何经受胜利的考验了!
从延安到西柏坡,从《甲申三百年祭》、从黄炎培的“周期律”到“两个务必”、到“进京赶考”,……。曾经是多少个白天和黑夜,黄昏落日,明月梢头,在碾子旁,在山路上,在油灯下,……,点燃一支香烟,凝神而沉思:想《孟子》的“与民同乐”,想《阿房宫赋》,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想“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想李自成,想国民党……。“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氏”。以毛泽东的博学与睿智,想到的又何止于此!
西柏坡是个转折,也是一个新的开始。西柏坡,“三大战役”战略思想和“两个务必”精神的诞生地,以无言的诉说,告诉人们胜利的秘密和精神的实质!或许是朴实无华的语言,更能讲出真理!
“务必”似乎是不容置疑的吧0两个务必”,胡总书记牢记着,党中央牢记着,所以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员要牢记着,人民会牢记着,毕竟“革命胜利以后的道路更长,工作更艰苦,更伟大”,毕竟我们还要走下去……
西柏坡是一个意义深远的符号,精神的符号。1948年5月到1949年3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那短暂的驻留,赋予西柏坡的是永久的魅力!魅力在延续……
写于党的第83个生日
2004年7月1日
===========================================
[黎莘]
转摘自强国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