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来,人们以为“香港”和“社会主义”是两个互不相容的东西,但实际上,它们却完全能够和睦相处。
1997年7月1日,当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形单影只地离开这个被英国统治了150年的殖民时,许多人认为香港从此将不复存在了,中文里又增加了一个新词“特别行政区”。在英国归还香港的仪式上,彭定康的两个女儿还痛哭起来,但现在看来,她们哭的似乎早了点……
香港的爱国主义有着国际主义的特点
当飞机飞近香港两年前新建的机场时,你就会感到香港仍像以前一样保持着活力。香港的老机场距离市中心很近,飞行员不得不在无数的摩天大楼之间左躲右闪,练就了高超的本领。而现在则完全不同了,新建成的机场位于距市中心合适的距离,运用了当今最新的科学技术,是亚洲最大的机常
英语在香港仍像以前一样被广泛使用,但中文自香港回归后当然就成为官方正式语言。爱国主义在这里有了国际主义的特点:英国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汽车仍是靠左行驶,英式装修的酒吧也没有任何改变,电视中播放着英国的新闻、英国的电影、英国的足球联赛。当被问到“香港回归祖国你们有何感想”时,大部分香港人的回答都是一致的:香港回归祖国让他们感到自豪。与此同时,几乎每一个香港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说,愿意为大中国的繁荣贡献一份力量。去年夏天,当北京荣获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时,香港市民都自发地走到大街上举行庆祝活动。
内地支援香港,香港支持内地
对于中国来说,每年通过香港的贸易能带来70亿—80亿美元的收入,因此当1998年香港经历历史上最大的金融风暴时,北京没有袖手旁观,北京表示香港可以自由使用自己1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最终,香港政府表示,他们在1998年9月对金融市场进行了两次干预,购买了150亿美元当地公司的股票,终于遏制了股票的下跌,稳定了香港的金融市场,后来股市甚至还有上涨。这引起了外国投机商人,尤其是美国投机商的强烈抗议,指责这是干预金融市场的自由。后来香港官方人士表示,这是在紧急情况下的一次迫不得已的行动,香港政府并无意采取任何强硬的政策。国际投机商们见此,不敢再招惹这只“中国虎”,都离开了香港。
北京在影响香港的同时也受到来自香港的影响。中国有这样一句俗语:“深圳学香港,广东学深圳,全国学广东。”来自香港的投资占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境外进入中国投资总额的65%,中国内地22.4万个合资企业中有2/3来自香港,仅在广东省的合资企业中就有300万工人。对美国的投资规模,香港仅次于日本;与美国的贸易额,香港仅排在中国大陆之后。香港本身也是金融中心,同时它还是中国大企业走向世界市场的“门户”;另一方面,中国内地的企业资金占到香港银行存款的20%。与此同时,香港还是海外华人进入中国的“大门”。海外华侨、华人在改革年代共向中国投入了2000亿美元的资金,超过了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的总和。
去年,当彭定康访问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的时候,记者提出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个被欧盟国家包围的俄罗斯飞地变成像香港那样繁荣?”彭定康笑了笑说,那可能得让600万香港人都搬到这里来才行……(原载俄罗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