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天才文摘130-150

[日期:2011-07-18]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创意网 [字体: ]

130

格拉德威尔认为,成功不是个人天才的必然结果,而是由许多其它因素──家庭的、朋友的、历史的、地理的、环境的、文化的和各种偶然的因素综合的结果,是各种有利条件逐渐积累的成果。有的人智商极高,终因缺乏其它因素而成了凡夫俗子。如在密苏里州一个乡村养马场有个名叫兰甘的人,他的智商高达一百九十五(爱因斯坦也只有一百五十),可在他成长的环境里没有任何人、任何因素能帮助他使其超凡天资得到发挥,所以也就不可能大有作为。格拉德威尔写道:“没有一个人,──不管是摇滚明星,不管是职业运动员,不管是计算机软件亿万富翁,甚至不管是天才人物,──是自己单枪匹马取得成功的。”

 

131

古代中国有那多发明创造,有《九章算术》,有《齐民要术》,有《本草纲目》……足以令世界侧目(见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技史》),但为何没有产生系统性的科学,这就是李约瑟难题。中国这么大地方这么多人,总有人能够脱颖而出,在科技史上有所建树,但就整体而言,社会环境,制度构建都不利于天才辈出,只有零星天才能够闪耀照人。

 

132

天才人物本来就是指那些十分富于幻想的人……思考问题时部是用幻想来开道。

                                        

133

前些日子有本书叫做《国家的品格》,其中给国家品格设置了四个指标:独立不羁,道德水准,美丽田园,天才辈出。

 

134

无论是社会还是科学,所前进的每一步,几乎都能看到天才们的足迹,在各条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路标,让后人能够跟随。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常的理解其实是对牛顿原话的误读),实质是不停的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如此反复。没有那些天才,有些捷径会推迟数百,上千年才被发现,甚至永远不会出现(尤其是艺术领域),你期待贝多芬以外的人来谱写《第九交响曲》吗?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去绘制梵高的《向日葵》?不得不承认,有些事情,是只有天才能带来的。

 

135

在艺术上,只要有一点天才的闪光,只要有一点向新的征服冲击,都要比在已知范围内所有的科学手段和智慧对人产生更大的迷惑力,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乔治·桑)

                                   

136

在艺术方面,对于那些上天没有赋予天才的人,注意力和工作无济于事。(乔治·桑)

                                 

137

天才也是上帝喜爱之物,他不肯轻易赐给人,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和尊重天才人物。(乔治·桑)

                                 

138

障碍可以显示人们的才干;但在真正的天才身上常常表现出一种笨拙……他克服这些障碍的能力远比只有二流才华的人要差。(斯太尔夫人)                             

                                      

139

天才如同爱情一样,是以感受者激情的深度来衡量的。(斯太尔夫人)

                                     

140

当平庸的性格掺进了许多才智的时候,人就容易变得骄傲,多怒,自以为了不起。但真正的天才唤起的是感激,是谦逊;因为他知道天才是谁赋予的,也知道赋予者对这些才能作了那些限制。( 斯太尔夫人)

                                        

141

作品登上国际拍卖会的珠宝设计师龚遵慈则属于《发现我的天才》第三种类型。她在四十八岁以前就一直被摆在「家庭主妇」的位子上,要不是惊觉丈夫外遇,她可能永远不会走出家庭,更没有机会发现自己艺术的天赋。历经生命的沉淀后,她说:「人是满可怜的,拥有摩天大楼,但只用到地下一楼的楼梯,人的潜力是非常大、非常大的。」

走入珠宝设计领域后,龚遵慈的内心忽然开了一扇窗,她对珠宝师傅的手工不满意,还自己买了机器来磨玉石,学习的过程中连指甲都磨掉了。龚遵慈发现了自己的设计天才时,还不太清楚自己的天赋。一直到这几年她认真学佛,才慢慢明白,「我的心中总是能清楚浮现珠宝设计的样式,而我只是照着心中的图像在琢磨珠宝。」这样的发现,就像一束光线集中照入天赋的领域。龚遵慈天才的拼图一下子摆对位置了,她也从不起眼的家庭主妇、小珠宝商,一跃成为发光、发亮的珠宝设计天才。

 

142

提倡「想做的事就去做」的大前研一,开出的上班族景气救济良方正是:不怕失败、多做尝试,找到让自我成功的天才。

你以为自己没有天才吗?《发现我的天才》一书中经过许多研究后发现:「成功者很少是全方位人才,但必然特质鲜明。」没有人样样都行,但每个人一定都有属于自己明显的天赋特质。你了解自己吗?你的天才是否正等着你来发掘?

 

143

人的才华不可能因为梦而到来,也不会因为梦而丧失。不过有些人的才华确实是有限度的。譬如说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年仅23岁就写出了《静静的顿河》这等巨著,以后的作品都不及这本书,以至于后人怀疑这本巨著是否是出于他人手笔;比如说张艺谋,从《大红灯笼高高挂》到《我的父亲母亲》,都是不错的佳作,可是后面的什么《英雄》《四面埋伏》就是完全完全的败笔,仿佛场景的浮华和内容的充实永远不能够成正比。再说说列夫托尔斯泰,七十一岁的时候创作最后一部长篇《复活》;德国作家歌德完成《浮士德》的时候已经是八十三岁高龄;毕加索一生辉煌,在死前的十三年,所作作品超过千件……可见,人的才华尽否还是分人,不要以期望才华为由,任意放纵自己。

 

144

 天才是需要独处的。天才是需要时间做白日梦的。天才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

 

145

扬格将独创性作品比作一颗植物,“它从天才的命根子自然生长地出来”;摹仿之作则类似于一个工艺制品,“靠手艺和功夫这两种匠人,从先已存在的本身以外的材料铸成的”。前者是自然天成,不需要技巧的,后者则是人工制品,需要手艺和功夫。因此,独创性作家自己是自己的祖宗,他可能繁殖出一大批子孙后代而使自己永垂不朽;摹仿者则深陷入故纸堆中,他沿着先圣的足迹慢步行进,永远只能充当子孙后代辈,老死而无继者。

 

146

天才的创造是独创,他“横越一切大道进入新颖无人之境” 。天才超越于法则的樊篱,法则如同拐杖,对跛者是有用的帮手,而对天才来讲,却是一种障碍。天才超越学问的权威,他从自然的手掌中生长出来,正如美德越低的人越需要财富,天才越低的人越需要学问。

 

147

扬格指出,现代独创性作品越来越稀少,天才越来越罕见,这不是因为今人的才智不如古人,而是由于崇古情绪在作祟。今人过于崇拜和敬畏古人,这压抑了今人的天才和创造力,古典范例使今人意迷、心偏、胆怯,“它们迷住了我们的心神,因而不让我们好好观察自己;它们使我们判断偏颇,只崇拜它们的才能,因而看不起自己的;它们用赫赫的大名吓唬我们,因而腼腼腆腆中我们就埋没了自己的力量。” 因此,今人对于古人的作品应该有正确的态度。一方面,要理解古人和尊重古人,从他们的思想中吸取营养,但却不能摹仿他们的作品,不能让他们的思想消灭我们自己的思想,“我们读书时,让他们的优美点燃我们的想象;我们写作时,让我们的理智把他们关在思想的门外”。

 

148

天才就是那天赋的才能,它给艺术制定法规。……天才是天生的心灵秉质。

天才是:(一)一种天赋的才能,对于它的产生不提供任何特定的法规,它不是一种能够按照任何法规来学习的才能;因而独创性必须是它的第一特性,(二)……天才的诸作品必须同时是典范,这就是说,必须是成为范例的,它自身不由摹仿产生,而它对于别人却须能成为评判或法规准绳;三)它是怎样创造出它的作品来的,它自身却不能科学地加以说明,而是它作为自然赋予以法规,因此它是一个作品的创造者。这作品有赖于作者的天才,作者自己不知晓,诸观念是怎样在他内心里成立的,也不受他的控制,以便由他随意或者按照规划想出来,并且在规范形式里传达给别人……(四)大自然通过天才替艺术而不是替科学定位法规,并且这艺术仅止是美的艺术。(康德)

 

149

《发现我的天才》这本书说,过去职场玩的是跳棋的游戏,每一个人都依循相同的训练与走法,一步一步向升迁前进。不过现在是西洋棋的时代,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这颗棋子最厉害的走法,「你不能把城堡误以为骑士,或把骑士误当城堡,否则就会在效率不如人下输掉比赛。」

 

150

天才,“指被赋于某些人的那种不可思议,不可理解的能力“及”表现了这能力的个人。

                                      

 

(摘选自舒明武将要出版的第七部著作《天才》一书。)

 

2011-6-9录入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天才文摘91-110
下一篇:这个世界上有天才吗?
相关新闻 天才其他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