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艺术家而言,多才多艺往往是他不能成为「大家」,粘贴于平面而飞跃不起来的根本原因。尼釆曾一再强调「要有计划地聚集精力于单纯目标上,加上个人勇毅地去实践和施展」,因为唯有单一才能专注,唯有专注才能有所成就。殷海光在《春蚕吐丝》一书中,大彻大悟的说﹕「凡古往今来,任何成大业者,都只有一个主调,譬如爱因斯坦,他只有一个主调:他所知的物理的世界。」
有些人劳碌一生,一无所成,因而怨天尤人,牢骚满腹。若将他一生析剖研究,问题的症结可能就在这一点上:想献身的目标太多,反而把精力分散了﹔或是游移不定、朝三暮四,不能有始有终。常人最易犯的毛病也即在此,平庸的人,特别喜欢拿各种不合逻辑、不相干的理由解释他的失败(或转移标的),而不愿反省真正的原因。
当我们努力专注于单一目标时,通常会遭遇到信心与毅力的问题。有宗教信仰的人,认为越怀着虔诚的心接近神,试炼越深。他们把现实中的挫败解释为「试炼」是聪明之举,当然,在这里也牵涉到一点﹕是否因此变得顽固不灵,使「择善固执」变成「刚愎自用」?我以为宁可过之不可不及。
一旦决定了方向和目标,剩下的只是如何贯彻到底了。梵谷、贝多芬等大师的奋斗史,正指明此一事实﹕一个主调,坚持至死。
(作者不详。)
2010-8-21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