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我们为什么没有写出伟大的作品

[日期:2008-05-08]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创意网 [字体: ]

    我们为什么没有写出伟大的作品?这是很久以来我一直在苦苦思索着的一个问题。这里的“我们”主要指我自己,也兼指同我一样时常舞文弄墨的人们。的确,面对自己少部分面世、大部分没有发表的文字,我常常禁不住汗颜,继而感到一种莫名的空虚以至恐惧。我暗问自己,这就是奉献给读者所谓的“精神产品”吗?它真能禁得住时间的考验而流传后世吗?当我一次次地阅读文学史上那些真正称得上经典的伟大的作品,并且暗自把自己所写的东西同它们无与伦比的创造相比较时,几平为自己的浅陋和无力流下惭愧和悔恨的泪。

    而我们平时是怎样看待自己作品的呢?我们像一位母亲怜爱有加地抚摸着刚出生的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只能感动自己的手稿一遍遍发醉;我们欣赏着自己发表在报纸屁股上的一篇数百字的“力作”,眼睛里幻化出天空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的壮观景象;我们把自己出版的一大摞“著作”摆上书柜最显眼的位置,心想老子的《道德经》也不过五千言嘛;我们询问了好多读者都说没有读过自己的书,为了找回自信求得心理平衡,只好对上门请教的中学生乱吹一气;我们在旧书摊上发现了送出又被人家当作废纸卖掉的自己写的书,于是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有时我们从报纸上发现批评自己的言论,便暴跳如雷,狠不得扑上去咬那个不识相的家伙几口……

    没有写出伟大的作品,并非因为我们没有天赋,缺乏才气,或者懒惰,而是由于我们根本还没有认准什么样的作品才是真正优秀的、杰出的、伟大的作品。我们也时常阅读那些伟大的作品,但是我们吃了点心却得出豆沙包子的味道,就像崇拜鲁迅的年轻人只学着留出了鲁迅式的胡须一样。我们以为在自己的作品中点缀上诸如“黄土地”、“红高梁”、“蓝花花”之类的字样,就算写出了同沈从文一样地道的乡土文学。我们在案头上装饰起唐诗宋词,便觉得自己俨然继承了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在文章中使用上从西方捡来的几个吓人、蒙人的名词术语,就认为自己领起了文坛新潮流。如果再像《废都》一样在文章中画一些“口口”,那简直可以说一不留神又写出了一部《金瓶梅》,既要闻名天下又要大赚钞票了。

    没有写出优秀的、杰出的、伟大的、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除了我们审美感觉的迟钝呆滞、受到毒化阉割之外,还因为我们人格的猥琐、趣味的庸俗、境界的低下,以至造成精神上的侏儒化。我们总是祈求自己写出具有博大情怀的作品,却常常借助手中的笔发泄个人的一点怨恨,而很少去真正关注那些下层人们的疾苦,我们在嘴上挂着尊重妇女的口号,凑在一起就情不自禁地以一种猥亵的口吻谈论着女人,竟然毫无羞耻之心。我们标榜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却常常呕吐出污染别人眼睛以至心灵的秽物(这样的作品自然是连自己的女儿都不敢叫看)。甚至还以为,既然世人都说“文人无行”,那就索性假痴不癫地做一个风流(下流)名士吧!

    由于心灵的污浊和精神的卑微,我们的创作行为便没法纯粹起来,高尚起来,作品也就没法优秀起来,伟大起来。我们在提笔写作的时候,脑海里常常晃动的是一个对自己充满诱惑力的什么职务或者花花绿绿的人民币、港币以至美元。我们把自己出版的书送给某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认为他只要一点头就算是一部可以载入文学史的杰作了。我们常常美丑不分,善恶不辨,根水不知道自己在做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因而尽管我们写了一大摞书,在真正具有鉴赏力的读者心目中,实在是连卫生纸都不如,但我们自己却还洋洋得意,以为凭此就足以去领国家级的什么奖以至诺贝尔文学奖了。

    古今中外几乎所有文学大师的艺术实践都告诉我们,文学创作是一项高尚的精神劳动,没有严肃的创作态度,没有为艺术献身的精神,甚至没有清教徒一样对于文学创作的虔诚,就不会写出真正有价值的、能够禁得住时间检验的作品。文学说到底是人学,可以说没有伟大的人格,就不会写出伟大的作品。我们时至今日没有写出优秀的、杰出的、伟大的、让读者牢牢记住并时常咀嚼的作品,主要是由于我们精神上的苍白和矮化造成的。如果我们还有一点承认自身不足的勇气,还想朝真正正确的创作方向前进,还想写出好作品,那就需要创新审视自己的创作实践,在以后的写作中彻底更新自我,塑造出一个崭新的文化人形象吧!

 

   作者:西北客)

 

2008-5-8录入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雨果的国葬
下一篇:文学天才,关键在无形的推力
相关新闻 天才其他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