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华民族有幸,已经有诗的天才处在我们中间,那么他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应该露出他光彩夺目的双眸,他是那样强有力,他的灵魂和民族人类之魂一起搏动,他洞察人类的悲欢离合,他了解人类的爱恨交织,他能道出人们想道道不出来、想说说不清楚的东西,他的诗篇不仅会拥有青年读者,还会有中老年读者。时代已经具备了产生天才诗人的土壤,那么这天才的基因能否合成呢?十三亿人口的民族不出个把诗的天才似乎说不过去,其实有些人已经具有相当不错的诗的秉赋了,只不过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或走了弯路,或被压抑了,因为他们的秉赋还没有等到有足够坚强的内在坚定性支持自己孤独寂寞地探索,也正因为他们没有天才的秉赋,因此看不清未来的方向,很容易将热情从诗歌移往它处。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