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邓肯与叶赛宁之恋

[日期:2007-09-08] 来源:舒明武创意网  作者:舒明武创意网 [字体: ]

    伊莎多拉·邓肯和谢尔盖·叶赛宁是我们这个世纪所能出现的少数天才之一。一个被誉为现代舞之母,一个自称“我是乡村最后一个诗人”。这两颗闪耀的星辰,单有一颗就足够眩目了,而当这样的两颗星辰相遇时,那种激烈的碰撞所能爆发出的耀眼光芒,又将是怎样的动人心弦,撼人心魄呢?请看……
 
    俄罗斯现代著名诗人叶赛宁与美国舞蹈家、“现代舞蹈之母”邓肯之间短暂而强烈的爱情,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天才与爱情这一历久弥新的话题。他们的爱情犹如两颗巨星的碰撞,既偶然又必然。他们的爱情与其说是一种相亲相爱,个如说是一种交锋,一种较量、一种在相互毁灭中的相互成全。对于这种爱情而言、唯其短暂,所以夺目;唯其夺目,所以短暂。两个人的生命的能量都在这短暂的相遇中耗尽。在此短暂相遇之前的岁月,都是这一相遇的漫长前奏;在这短暂相遇之后的时光,都是这一相遇的漫长尾声。
 
    据说,叶赛宁对发达的西方世界的反应,简直像个孩子——像个生气勃勃、静不下来的孩子。他对其中的一切都感到不知餍足,就像一个穷孩子一下子被推入一家眼花缭乱的玩具店。他起初对漂亮的衣裳、皮箱、刮脸膏、生发油、男人的一切奢侈品都能要个没够,后来就是嗜酒如命,要不就是对女人没够。再后来,他变得不能控制自己了,就变成露骨地破坏成性。这种说法也许是有根据的,经历了在欧洲的漫游之后,叶赛宁对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已不再简单地持一种克留耶夫式的敌视态度,而是掺杂了一些惊讶和羡慕了。在去往美国的“巴黎号”航轮上,叶赛宁觉得轮船上的餐厅比大剧院还要大一些。诗人穿过几个专门图书室、休息室、一个跳舞厅,而且,“大约过了五分钟”才到达他的客舱。“我坐在沙发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我觉得我以前曾经经过的那个世界,可笑之极,荒唐之极……从这时候起,我再不爱那叫化子似的俄罗斯了……”
    一九二二年十月一日,星期日。在起锚离开哈弗尔港口约六天左右,“巴黎号”轮船开过自由神像,驶进了纽约港口。当时的纽约报纸这样报道:“当‘巴黎号’轮船抵达哈德逊湾的时候,叶赛宁先生对美丽的纽约市高大建筑的空中轮廓赞美不已。他是通过朦胧雾霭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美景,作为一个诗人,他欣喜若狂。”可是,叶赛宁高涨的兴致很快就被败坏了——他们被拒绝进入纽约。原因很简单,他们怀疑伊莎多拉和叶赛宁是专门到美国宣传可怕的“赤色”瘟疫的。尽管,早在船上的时候,就发表了一篇由叶赛宁和维特柳金(伊莎多拉的秘书)起草的声明,声明宣称,伊莎多拉和叶赛宁“决不过问政治问题。我们从事工作的唯一领域就是艺术。我们相信,俄国人的心灵和美国人的心灵很快就会互相了解……”


阅读:
录入:admin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天才·孤独·女人
下一篇:性能量与天才
相关新闻 天才与爱情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